中醫(yī)按摩頭痛方法
頭痛可以用按摩的方法來治療,中醫(yī)對頭痛按摩也很有研究,那么,頭痛按摩哪些穴位有效?頭痛該怎么按摩呢?2今天,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了中醫(yī)按摩頭痛方法。
中醫(yī)按摩頭痛技巧
頭痛是患者的一個自覺癥狀,在臨床上極為多見。頭痛一癥,可見于現代醫(yī)學的內、外、神經、五官等疾病中,并可分為顱外病變,顱內病變,神經系統(tǒng)病變及全身性病變等。
引起頭痛的原因非常復雜,但不外乎有外因和內因2大類。外因頭痛包括外感頭痛和外傷頭痛;內因頭痛包括情志頭痛與內傷頭痛。外感頭痛包括風寒頭痛,風濕頭痛,風熱頭痛和暑濕頭痛;外傷頭痛包括各種損傷性頭痛。內傷頭痛包括肝陽頭痛、痰濁頭痛、氣虛頭痛、血虛頭痛、氣郁頭痛、血瘓頭痛和腎虛頭痛;情志頭痛主要是指神經性頭痛。
無論何種頭痛,均以“常規(guī)按摩手法”的坐位按摩法為主,然后再對癥治療(重點在頭、頸部)。
中醫(yī)按摩治療各種頭疼的方法:
風寒頭痛加重拿風池,點按風府、風門(雙)、肺俞(雙),對按太陽,雙拇指同時點攢竹(雙)、魚腰(雙)、絲竹空(雙)、陽白(雙)。鼻塞不通者加重點按雙側迎香。
風熱頭痛加重拿合谷(雙),點按曲池(雙),擦大椎以發(fā)紅為度。
肝陽上亢和肝火上炎頭痛加按肝俞(雙)、膽俞(雙)、行間(雙)、太沖(雙)。
痰濁頭痛加按脾俞(雙)、三焦俞(雙)、豐隆(雙)。
氣滯頭痛加按擅中、期門(雙)、章門(雙)。
血癖頭痛是當今臨床頭痛中最常見的一種病癥,在女性中尤為多見。
這種病癥的主要病因是受風、寒、濕等外邪的侵襲;或洗了頭后不及時吹干;或因顱部損傷;或過食生冷、或某些高蛋白、高脂肪或高膽固醇食物所致。使腦血管收縮變細,或血管內異物增多,或血液砧稠度增大或血脂過高所致血管內的血流緩慢或癖塞不通,從而影響大腦供血不足而導致眩暈,甚至可因大腦缺血而發(fā)生昏厥或偏癱。
本病發(fā)生的部位常是頸內動脈、椎動脈、基底動脈、大腦中動脈和大腦前動脈。多因感冒而發(fā),往往起病比較突然,頭脹痛也較劇烈或痛如針刺。由于大腦供血不足而出現眩暈,四肢無力,嚴重時天旋地轉,如坐車船或懸吊在半空中,走路不穩(wěn),甚則起臥困難?;紘乐啬X血管障礙(血癖性頭痛)的患者經10^-30次的按摩治療后,有效率可達10000,治愈率也在95%以上。
其操作方法是在“常規(guī)按摩手法”基礎上,重點在頭、頸部治療。按摩手法主要以疏通頸動脈(特別是雙側風池穴處)和癖塞的腦動脈為主。手法操作時,必須按其動脈的分布走向而順行,同時加用TDP治療儀理療。值得注意的是,對本病癥的治療必須持之以恒,直到治好為止,否則后果嚴重。
氣虛頭痛時,除作“常規(guī)按摩手法”外,加用升提百會和點肋補氣法(見氣虛感冒)。
血虛頭痛加用點按隔俞(雙)、肝俞(雙)、脾俞(雙)、胃俞(雙)、心俞(雙)。
腎虛頭痛加按雙側腎俞和加用大補元氣法,又名“垂直推腰補腎法”,即用雙手掌分別按放于腰部兩側的腎俞穴(腎區(qū))處,兩上肢直立,隨患者的深呼吸運動作一緊一松的按壓動作,連續(xù)約1分鐘。
緊張性頭痛怎么辦
1、心理行為療法
現代醫(yī)學不僅從生物學因素研究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而且還從心理社會因素方面研究疾病的病因,預防和治療。本病一經診斷明確,需向患者及家人說明本病的性質,及時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日常生活要規(guī)律,經常參加文體活動。這是治療成功的前提。
2、松弛療法
枕頸部、額顳部肌肉按摩,電興奮,熱生物反饋和針灸治療等,可達到頸肩部肌肉松弛的目的。
3、運動療法
長期處于不良工作姿勢,使頭、頸肩部肌肉持續(xù)收縮亦可出現該頭痛,因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是非常必要的。
4、藥物治療
在藥物治療方面,應咨詢醫(yī)生,服用一些鎮(zhèn)痛劑等。
5、物理療法
還有使用物理療法也可使緊張型頭痛得到改善??梢圆捎玫闹委煼桨赴ㄋ牟糠郑?/p>
(1)訓練坐位、站立、睡眠及工作時頸部和頭部的正確姿勢。
(2)在家中練習改善頭部位置和俯臥位練習,加強頸后部肌肉的動作,并在頸后部放置冰袋。
(3)在背和肩部進行中至深部按摩2分鐘。
(4)被動伸展斜角肌、斜方肌上部、提肩肌和胸肌5分鐘。
猜您感興趣:
中醫(yī)按摩頭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