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井岡山導游詞文庫3篇
井岡山紅色旅游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興起的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旅游活動形式,是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zhàn)爭時期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上,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遺跡和精神為內涵,組織旅游者開展參觀游覽、緬懷先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旅游活動。本文是江西井岡山的導游詞,僅供參考。
江西井岡山導游詞文庫一: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井岡山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 天這井岡山之旅就由我為大家做向導.我是##旅游行的##,坐在我身邊的這位是 我們的司機#師傅.那么我就長話短說,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井岡山......
井岡山于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復雜,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 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qū)的最高峰.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轄五鄉(xiāng)一鎮(zhèn),一個省屬綜合殖 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里,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 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 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 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 臺灣松,福建柏,銀鐘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 息在這里,屬于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云豹, 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于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 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qū).
井岡山自公元前221年秦代設群縣制起,即為九江群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 開發(fā)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 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8年,這里才設 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qū).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 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峰,地勢險峻.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 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 "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1927年秋,毛澤東. 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為 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因而井岡山以"革命 搖籃"而飲譽海內外.1982年,這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1年被 抨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 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yǎng)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30多外革命遺址仍 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 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 烈士紀念碑于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 井岡山于湘贛 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復雜,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 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qū)的最高峰.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轄五鄉(xiāng)一鎮(zhèn),一個省屬綜合殖 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里,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 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 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 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 臺灣松,福建柏,銀鐘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 息在這里,屬于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云豹, 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于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 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qū). 井岡山自公元前221年秦代設群縣制起,即為九江群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 開發(fā)是在公元668年以后,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后才建村立寨,并 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
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8年,這里才設 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qū).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 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峰,地勢險峻.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 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 "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1927年秋,毛澤東. 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為 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因而井岡山以"革命 搖籃"而飲譽海內外.1982年,這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1年被 抨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 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yǎng)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
30多外革命遺址仍 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 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 烈士紀念碑于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光榮歷史.您欲探究 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跡,追尋先烈光榮傳統(tǒng),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復.井岡山不僅革 命遺址眾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qū)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 坪,龍?zhí)?,黃洋界,五指峰,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qū),有景點60 余處,景物景觀270多個.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 磅的云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 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賞杜鵑,夏觀去海,秋眺秀色, 冬覽雪景.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yǎng),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難怪中國當代 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zhí)讹L景區(qū)后,發(fā)出"井岡山 下后,萬嶺不思游"的慨嘆.
井岡山屬中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氣溫 24℃,為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3℃,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 均霧日96天.冬溫夏涼,暖秋爽,春夏多陣雨,秋冬多去霧.這里盛產各種"山珍 ",其中竹筍,香菇,玉蘭片,石雞,石耳最享盛譽.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 北經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贛州可能福建,廣東,西經寧岡可達湖南郴州,長沙等地. 光榮歷史.您欲探究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跡,追尋先烈光榮傳統(tǒng),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 答復. 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眾多, 而且風影非常秀麗, 風景名勝區(qū)面積達213. 5 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龍?zhí)叮S洋界,五指峰,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 景區(qū),有景點60余處,景物景觀270多個.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 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云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 神怡,流連忘返.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游,春賞杜鵑,夏 觀去海,秋眺秀色,冬覽雪景.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yǎng),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 去處.難怪中國當代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zhí)讹L 景區(qū)后,發(fā)出"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的慨嘆. 井岡山屬中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氣溫 24℃,為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溫3℃,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 均霧日96天.冬溫夏涼,暖秋爽,春夏多陣雨,秋冬多去霧.這里盛產各種"山珍 ",其中竹筍,香菇,玉蘭片,石雞,石耳最享盛譽.這里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 北經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贛州可能福建,廣東,西經寧岡可達湖南郴州,長沙等地. 好了,現(xiàn)在車就來到了井岡山山腳下,讓我們一起投入它的懷抱吧!!!
江西井岡山導游詞文庫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也許在座的各位曾領略過武當山的幽靜、黃山的秀美,也歌頌過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的確,這些祖國的錦繡山川,都值得我們每個炎黃子孫去欣賞、去贊嘆。然而,在許多人的心中,卻始終屹立著一座不朽的豐碑,一座英雄的大山,她就是——井岡山。
一說到井岡山,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共和國的第一塊奠基石。沒錯,在我們江西這片紅土地上一共有三個搖籃:人民軍隊的搖籃——英雄城南昌,八一起義在這里打響;共和國的搖籃——瑞金,中華人民蘇維埃政府就在這里;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沒有井岡山這塊奠基石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上井岡山,懷著一顆崇敬的心去了解去品味井岡山。1966年,國務院副兼中宣部兼文化部部長陸定一老先生上井岡山時曾經說過: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這句話為我們井岡山的旅游奠定了理論基礎。我們這次上井岡山不僅要學習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創(chuàng)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重溫當年毛委員在井岡山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的那段光輝歲月外,還可以領略井岡山秀美的自然風光。
井岡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面,湘贛兩省交界處羅霄山脈中段,東臨泰和,西接湖南炎陵,北接永新,南靠遂川 。解放前,井岡山沒有獨立的行政建制,是一個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滿萬擔的偏僻窮山寨。
1949年8月獲得解放,1959年7月成立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井岡山與寧岡縣與永新的拿山區(qū)合并成立井岡山市,2000年5月井岡山市與寧岡合并成立新的井岡山市??赡苡信笥褧柫耍乾F(xiàn)在的井岡山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呢?現(xiàn)在的井岡山轄四鄉(xiāng)一鎮(zhèn)兩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308.58平方公里,風景名勝區(qū)的面積26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82.1%,境內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而井岡山最深秀的景區(qū)要屬井岡山的主峰五指峰,1991年,國務院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朱镕基來到井岡山,指著五指峰說:“這是中國最值錢的山峰,中國含金量最高的山峰”。為什么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我們第四版百元大鈔,它的背景圖案就是咱們五指峰,所以咱們井岡山被稱為財山,上了井岡山,工資職位翻三番。
其實以前并沒有井岡山這個地名,早在東漢時就有人在這里居住,明朝時這里發(fā)生過一件大事,就是明朝朱寧王江西郡守朱辰濠起兵造反,后來遭到王陽明的鎮(zhèn)壓,在我們南昌陽明路被送上了斷頭臺,他的手下為了躲避追殺就躲到井岡山這深山老林里來了,成了井岡山的第一批土匪。明清時期,廣東福建這一帶人為了爭奪土地紛紛逃到這,辛亥革命后不少兵痞匪徒也持刀躥進井岡山,這樣打來打去最后就形成了袁文才和王佐兩大土匪幫,當然這兩大土匪跟一般的土匪是有本質上的區(qū)別的。
那么什么時候才出現(xiàn)井岡山這個地名呢?明末清初,有藍,黃兩戶人家從廣東遷到五指峰腳下安家落戶,他們居住的地方四面環(huán)山,中間平坦,旁邊正好有一條江流過,他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井江山”,因為他們家鄉(xiāng)方言客家話中發(fā)江為岡的音,所以外地人就認為這里是井岡山。因為曾被國民黨稱為共匪,所以毛澤東曾開玩笑說,井岡山自古以來就是匪類聚居之地,說通俗點就是井岡山在以前就是個土匪窩,名聲并不好。
知道1927年,毛委員帶領秋收起義上了井岡山,在這里進行了兩年零四個月的井岡山斗爭,并寫下了《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從此,井岡山的名聲才有壞變好,并且名聲大振。當然,毛委員上井岡山也是經歷過一段曲折的過程的。
這還得從1927年4月說起,4月12,15日蔣介石汪精衛(wèi)先后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并且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走漏一個的口號,當時全國共產黨員有6萬人一夜之間銳減到1萬人,面對國民黨的血腥屠殺以及白色恐怖統(tǒng)治,共產黨清醒的認識到,只有掌握了槍桿子才能有效地反抗國民黨的血腥屠殺和白色恐怖統(tǒng)治。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義爆發(fā),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8月7日,黨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八七會議決定在湘贛邊界發(fā)動秋收起義。9月9日,秋收起義正式爆發(fā),當時起義的有五千余人槍,但是由于敵強我弱加上戰(zhàn)術上的不嫻熟,使得秋收起義很快就失敗了。9月19日,秋收起義部隊退兵文家市,決定向萍鄉(xiāng)轉移。9月29日,部隊到達永新的三灣村,在這里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三灣改編主要有三個內容,將師制縮編為團制,把黨建在連上,設立士兵委員會。毛委員還提出愿走則走愿留則留的政策,要走的可以發(fā)三到五塊大洋作為路費,但是要走可以,必須把槍留下,這樣一改編只剩下了最后的751人,人數(shù)雖然是減少了,但是卻留下了整支部隊的精干,使得整支部隊更加強悍起來。
那么改編后的部隊該何去何從呢?經過深思熟慮和多次調查打探,部隊決定進軍井岡山。為什么選井岡山作為根據(jù)地呢?1.這里有陳正人,龍超清,劉作述等共產黨員在湘贛邊界建立的中共黨組織
2.這里有袁文才,王佐兩支農民自衛(wèi)軍。3.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離長沙,南昌,廣東,武漢等大城市較遠,屬于敵軍三不管地帶,敵人統(tǒng)治力量比較薄弱。4.井岡山地形復雜,易守難攻,有句話說不要會打仗只要會打轉。5.這里物產豐富。
毛委員上井岡山后在這里進行了兩年零四個月的斗爭。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領南昌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在寧岡礱市與毛澤東勝利會師,成立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
朱毛會師后,蔣介石在廬山坐不住了,于是開始策劃對井岡山的第一次會剿。說起會剿,后來蔣介石還對瑞金發(fā)起了五次圍剿。那會剿和圍剿有什么區(qū)別呢?當時蔣介石策劃會剿的時候,毛主席和朱德他們是在井岡山,蔣介石派了江西的朱培德和湖南的何健兩大軍閥會在一起對井岡山發(fā)起進攻,所以叫會剿。而瑞金是一個小縣城,國民黨軍官是從四面八方圍起來向瑞金進攻,所以叫圍剿。另外,會剿和圍剿在規(guī)模上也不同,三次會剿分別是4個師,18個團,21個團的地方軍兵力,而五次圍剿分別是10萬20萬30萬40萬50萬的中央軍兵力。
第一次會剿的時候,湘贛兩省敵軍各調集兩個師的兵力,由于都想保存自己實力,所以兩大軍閥就形成了“剿而不會,會而不剿”的局面。我軍通過對敵軍兵力的分析之后,決定對較強的湖南軍采用守勢,而對較弱的江西軍采用攻勢,朱毛大軍采用聲東擊西的方法打敗了這兩個師,贏得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以來最大的一次戰(zhàn)斗——龍源口大捷。戰(zhàn)斗以結束,百姓們就編了一首歌謠“朱毛領兵在井岡,紅軍力量堅又強不費紅軍三分力,打敗江西兩只羊”,兩只羊指的就是朱培德率領的兩個師楊池生的第九師,楊如軒的二十七師。毛委員還從這次戰(zhàn)斗中總結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16字游擊方針。這次戰(zhàn)斗結束后,中共也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中共六大,中共六大是中共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代表大會。當時會議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大會,團結的大會,但是這次成功的大會上有兩個針對井岡山的決議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第一項是批判毛澤東不顧湖南省委攻打長沙的命令,私自將部隊拉到井岡山,要撤銷毛委員在黨內的一切職務,第二項是說像袁文才王佐這樣的綠林武裝首領,可以用就用,用完了就要殺掉。湖南省委派了一個叫杜修經的人上山來傳達這兩項決議,杜修經以上山,就說井岡山燒的不夠徹底,殺的不夠徹底,并把第一項決議誤傳為開除毛澤東的黨籍,并命令朱毛兩人立即帶領紅四軍去攻打長沙。要說第二項決議的時候,考慮到袁文才王佐也在,后來就避開兩人,就中央的這項決議做了激烈的討論,最后決定不向兩人傳達這個決議。
后來就召開前委會議討論要不要攻打長沙,這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事。我們知道,歷史上朱毛是非常合作的,甚至在最初,井岡山的百姓就以為朱毛就是一個人,朱毛是不分家的??墒蔷瓦@次討論是否帶兵攻打長沙的意見上,兩人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甚至拍桌子大罵。朱德認為當初上井岡山本來就是權宜之計,現(xiàn)在應該離開去攻破長沙了,而毛委員堅持不應該帶部隊下山,但是最終拗不過掌握了軍權的朱德,只得由朱德帶領紅四軍的28團29團,幾乎是紅軍的全部兵力下山,結果導致了歷史上的“八月失敗”,29團幾乎全軍覆沒,所幸28團損失不大。毛委員得知消息后,患了腳疾的他,帶了一個連的戰(zhàn)士親自下山去接朱德部隊上山。為什么親自下山呢?我們大家可以想想,朱德堅持下山,現(xiàn)在打了敗戰(zhàn),會好意思再上山嗎?如果朱德不再上井岡山,那他帶走的幾乎就是紅軍的全部力量啊。毛委員下山接到朱德后,朱德的第一句話就是“慚愧慚愧啊”!意思是我朱德錯了,你毛澤東是對的。之后就開會討論如何把部隊帶上井岡山。這是傳來一個消息,28團一營營長袁崇全帶隊叛變,這下可不得了了,因為紅四軍本來就只有兩個團,28和29團,29團幾乎全軍覆沒,28團只有兩個營,一營和二營,現(xiàn)在一營營長帶隊叛變,就只剩下二營了。朱德立刻讓紅四軍參謀28團團長王爾琢帶部隊把他么追回來,王爾琢說,我和袁崇全是老鄉(xiāng),他也是我的手下,我去把他喊回來。于是單槍匹馬追袁崇全,追到贛州崇義一個叫思順圩的地方的時候,當時袁崇全喝醉了再打麻將,還沒等王爾琢來得及開口說話,就啪啪兩槍把他打死了。那大家可能問,就算袁崇全叛變,也不至于這么不講情面吧。其實袁崇全早就看不慣王爾琢,因為當初在黃埔軍校的時候,他是王爾琢的教官,可是到了參加紅軍后,王爾琢任參謀長兼團長,他自己卻只是營長,職位比王爾琢低,所以一直不服氣。王爾琢的犧牲非常的可惜,在他的追悼會上,毛委員親自擬了一副挽聯(lián),陳毅手書“一哭爾琢,再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念如何,得到勝利方誓休。之后28團團長由朱德贊任一段時間,后來在1929年1月紅軍轉戰(zhàn)贛南途中把這一職務交給年僅22歲的林彪,林彪22歲擔任團長,23歲擔任師長,25歲擔任軍團長,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可惜的是最后叛黨叛國,于1971年乘飛機出逃,摔死在外蒙的溫都爾汗。
言歸正傳,王爾琢犧牲了,慶幸的是部隊追回來了。就在主力欲歸未歸之際,蔣介石知道我軍主力遠離根據(jù)地,于是又對井岡山發(fā)起第二次會剿,也就是著名的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這次規(guī)模是18個團,有4個團進攻黃洋界哨口,當時黃洋界我軍只有兩個連不到一個營的兵力,戰(zhàn)士們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動員全山的百姓們每家每戶每個人用井岡翠竹削竹釘!然后放在馬尿里泡,放在熱鍋里炒,這樣竹釘就帶有毒性,敵人踩上去不死也要了半條命。做好之后,在黃洋界哨口下,隔三里埋一排,隔五里埋一陣,再加上壕溝、滾木、壘石和泥巴墻五大工事阻退了敵人的三次進攻,可是敵人不甘心,發(fā)起了第四次總攻,眼看我軍子彈快打完了,五大工事也損耗殆盡,這是,黃洋界哨口負責人何挺穎和朱云卿當機立斷,讓賀敏學把一門迫擊炮抬上來,因為在第一次會剿,也就是龍源口大捷中繳獲了一門迫擊炮和三發(fā)炮彈以及俘虜了一個炮兵,可是由于天氣潮濕的原因,前兩發(fā)都沒有打響,第三發(fā)炮彈,戰(zhàn)士們放在懷里擦了又擦,果然,炮彈長了眼睛似得,打中了敵軍的總指揮所,并引發(fā)彈藥庫的爆炸。這是戰(zhàn)士們朝山下開槍,小朋友在竹筒里放鞭炮,婦女老人高舉紅旗大喊紅軍主力回來了。這時山下的敵人以為紅軍主力真的回來了,嚇得屁滾尿流。就這樣我軍取得了第二次反會剿的勝利,也就是著名的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您以一定會問,敵人怎么這么笨,笨的把指揮所和彈藥庫設在我軍射程范圍內,因為他們欺負我們,欺負我們沒有遠程射擊武器,只有小米加步槍,可是在第一次反會剿中正好繳獲了一門迫擊炮派上用場了,所以也可以說是老天爺長眼,否則歷史還得改寫了。當時毛委員帶領紅軍主力往井岡山返回途中,得知我軍以兩個連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擊退了敵人四個團的進攻,非常高興,高興的整晚未睡,寫下著名的《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1928年12月,彭德懷和滕代遠帶領平江起義的紅五軍上到井岡山和紅四軍勝利會師。這時,蔣介石更坐不住了,對井岡山發(fā)動了更加猖狂的第三次會剿,這次兵力是21個團。1929年1月4日,在寧岡的柏路村召開前委會議,會議決定1:由朱毛帶領紅四軍轉戰(zhàn)贛南采取圍魏救趙的方針解井岡山之圍2:為了避免以龍超清為首的土籍人和以袁文才為首的客籍人之間的矛盾,會議決定把袁文才帶下山,把剛上山的彭德懷留在井岡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柏路會議。但是歷史證明這次會議上的決定是錯誤的,不應該把剛上山不到一個月的彭德懷留在山上,而熟悉地形的紅四軍下山去了贛南。后來毛委員在1931年瑞金會議上也做了檢討。紅四軍一下山,彭德懷和王佐也做好了充分的應戰(zhàn)準備,五大哨口守的嚴嚴實實,連只蒼蠅都飛不進去,所以一段時間內國民黨也束手無策。有一天國民黨一個營長對團長提了個辦法,正面攻不上去,何不抓個熟悉地形的人來帶路從小路上去,來個前后夾擊。到了傍晚,山民要做飯,做飯就有炊煙,國民黨沿著這條線索,抓到一個叫劉鳳林的人,是個60多歲的樵夫,國民黨說只要他肯帶路上山,就給他200塊銀元。但是老人的革命意志非常堅定,任憑他們的嚴刑拷打就是不帶,最后被他們殘酷的殺害致死,殘酷到什么程度呢?脫下他的衣服,扔在雪地里毒打,潑上幾盆冷水,老人家哪經得起這番折磨,活活地凍死了。之后國民黨用同樣的方法抓到一個叫陳開恩的人,陳開恩是井岡山的一個痞農,父母健在的時候家里很有錢,后來父母雙亡,他就把家里可以賣的賣了,可以當?shù)漠斄耍依镏皇R蛔即蟮目辗?。國民黨讓陳開恩帶路,剛開始也不愿意帶,后來國民黨指著劉鳳林的尸體,不帶這就是你的下場。陳開恩怕了,說“要帶也可以,先把200塊銀元給我,否則如果我?guī)纺阌植唤o,那豈不是人財兩空?!眹顸h答應了,陳開恩拿著錢到家里藏了起來,可是進去十多分鐘也沒有出來,國民黨就派人守住門口,然后派了一個排的官兵進去搜查,找了半個多小時才找出來,難道陳開恩家里真的就這么大,這么多人找這么久才找到,其實并沒有,陳開恩躲到哪里去了呢?我們老俵建房子會有一個習慣,建個院子,在院子了挖個坑,蓋上些茅草,陳開恩就躲在哪個茅坑里面,所以找了很久。找出來后就是一頓毒打,還說要殺了他,陳開恩怕了,說這回真的帶路。于是帶著他們從小井醫(yī)院對面的金獅面沿著一條小路上來,半路中,有一片竹林,陳開恩趁機跑了進去,國民黨的人不熟悉林子,又不能開槍,只由得陳開恩跑了,可是陳開恩真的很倒霉,也許紅軍注定有此一劫,他跑到一點路就被農民捕獵的工具吊起來,又被抓了,這回國民黨拿繩子拴著他脖子帶路。這是小井醫(yī)院兩個伙夫出來解手,看見國民黨的人,這可不得了了,分頭行動,一個去找彭德懷王佐下山阻擊,一個返回醫(yī)院通知130多名傷員和10多名醫(yī)護人員撤離,可是已經來不及了,150多人全部被俘,被敵人拉到對面的池塘,逼問他們紅軍是如何布防的,該如何攻上井岡山??墒橇硭麄兎浅阑鸬氖?,150多人竟然沒有一個人理他們,另他們更氣急敗壞的是,10多名醫(yī)護人員跟沒事樣,該干嘛干嘛,該包扎的包扎,該換藥的換藥,無視他們的存在。敵人惱羞成怒,在150多人旁架起6挺機關槍掃射一分多鐘,150多人全部壯烈犧牲,國民黨當晚就攻破井岡山,井岡山暫時失陷,淪為白區(qū)。彭德懷是王佐親自帶下山的,而王佐轉戰(zhàn)深林繼續(xù)游擊斗爭。國民黨占領井岡山后,實行殘忍的三光政策,嚷嚷“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人要過火”,五大哨口以內的房屋全部被燒毀,大井房屋反復被燒4次,小井反復被燒13次。井岡山暫時淪為白區(qū),但是在1929年2月初,井岡山下大雪,敵人由于天氣寒冷加上糧食短缺,又常常在深山中受紅軍的襲擊,因此不到十天就下山了。敵人部隊一走,王佐帶領部隊殺下山,很快收復井岡山。彭德懷帶領紅五軍于1929年4月22日在瑞金與紅四軍會師,之后決定還是由紅五軍打回井岡山。彭德懷帶領紅五軍于5月回到井岡山,繼續(xù)堅持革命斗爭。之后每人發(fā)一塊銀元慰問百姓,可是1000塊都沒有發(fā)到,也就意味著不到1000人。堅持了10個月后,1930年2月24日卻發(fā)生一件中共黨史上第一個大冤案,那就是袁文才王佐被錯殺。井岡山徹底失去群眾基礎,淪為白區(qū),直到解放。
袁文才王佐兩人被錯殺,釀成了中共黨史上的第一個大冤案。有很多人說是毛主席把他們殺害的,但這都是不懂歷史的人說的。首先毛主席根本就沒有想過殺害他們,袁文才王佐被害是在1930年2月24日,而1930年2月7日,毛主席在吉安的美陂古村召開二七會議,會議后帶領紅軍攻打吉安,所以也沒有時間去殺害他們。那袁文才王佐被錯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客籍之間的矛盾,即當時是土籍人的黨,客籍人的槍,以朱昌偕、龍超清、彭清泉為首的人掌握了黨的政權,可以調遣袁文才王佐的部隊,甚至可以調遣彭德懷的紅五軍,而以袁文才王佐為首的客籍人,掌握了槍桿子,受編不受調,所以土籍和客籍之間有著很大的矛盾。他們被錯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共六大針對井岡山的一項決議,內容是“像袁文才王佐這樣的綠林武裝首領,可以用就用,用完了就殺掉”,這項決議他們本人并不知道,可是龍超清他們知道,就抓住了他們的小辮子。后來袁文才轉戰(zhàn)贛南閩西途中,從好友劉輝霄那里得知這個決議案,于是犯了組織上紀律性不強的錯誤,擅自回到井岡山王佐那里,跟自己同年老根說到“任我們再怎么衷心,他們還是信不過”,于是心里就有了戒備。然而之后的一段日子都相安無事,而兩人被錯殺的直接原因,也是導火索就是羅克紹事件。羅克紹是個敵軍副營長,會制造土槍和土炮,而毛主席一直想要建立個兵工廠,于是袁王兩人就把他們俘虜了,用好酒好菜招待他。可是這件事很快就被龍超清等人知道啦,就想借這件事鏟除袁王他們,但是僅憑自己邊界特委的力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就模仿毛委員筆記寫了封信“命令袁文才王佐將部隊拉往永新,升編為紅六軍,配合毛委員攻打吉安,袁文才為司令,王佐為副司令”。兩個人雖然很舍不得離開井岡山,但是是毛委員的意思,于是就把部隊拉往永新縣。在去的途中,遇到了一位60多歲的算命先生,他說“南斗啊,你不能去,你去了就有血光之災”。王佐心想,毛委員叫我們去的,怎么會有血光之災呢?后來部隊到達永新縣后,升編大會立即變?yōu)榕写髸?,彭清泉說兩人叛變反水,勾結敵人羅克紹,并且越說越激動,后來還掏出手槍往桌上一拍。王佐見此情形,也掏出手槍往桌上一拍,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龍超清很聰明,見此情形于是勸住大家,說都是自己人,不要傷了和氣,有什么事下午開會再說。中午就用好酒好肉招待袁王他們,把他們灌醉了。之后把他們安排在龍超清的部隊休息,把他們的部隊拉到很偏僻的一個祠堂休息。下午就沒有開會,到了傍晚的時候,龍超清讓彭清泉上井岡山,命令彭德懷派兵消滅袁王他們。彭德懷上井岡山還不到一年,加上自己對他們兩個人不了解,經過會議后決定有張春清帶領紅五軍第五小縱隊下山,但千叮嚀萬囑咐不能殺害兩人。到了永新縣后,局勢控制不住了,朱昌諧沖進袁文才房間,啪啪兩槍把袁文才打死在睡夢之中,王佐聽到槍聲,猜到自己同年老庚可能遇難,于是立馬和自己的參謀刁輝林奪窗而逃,帶上自己一部分人馬往井岡山趕。而在井岡山和邊界特委之間有一條河,叫禾水,本來上面有一座浮橋,可是事先被龍超清他們炸毀了,在面臨前有河,后有追兵的情況下,王佐當機立斷帶領人跳水逃生,就這樣,被打死的打死,被淹死的淹死,三天之后,才在下游一個叫東關潭的地方打撈到王佐浮腫的尸體??蓱z王佐只有上山的功夫卻沒有下水的本領,活活被淹死了。王佐被殺之后,他的大哥帶著部隊投敵叛變,老百姓就看不懂了,紅軍怎么把我們的衣食父母、救命恩人給殺害呢?于是當時井岡山的百姓見到紅軍就打,見到紅軍就罵,見紅軍就趕,井岡山失去群眾基礎,徹底淪為白區(qū),至此井岡山兩年零四個月的革命斗爭到此結束。
建國后,毛主席曾三次提到袁文才王佐兩人。第一次是在1959年第一次廬山會議上,批判彭德懷的時候說彭德懷不但沒有及時制止這場錯誤的發(fā)生,反而偏聽偏信,派兵參與,太不應該。第二次是在1965年重上井岡山的時候,接見袁文才王佐兩位遺孀的時候說“袁文才王佐是好同志”,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還有一次是毛主席會見老朋友美國記者斯諾的時候,說袁文才王佐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們會永遠懷念他們。
再說說殺害袁文才王佐的一些人,也許是報應吧,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特委書記朱昌諧、龍超清、彭清泉等人在“富田事變”中被打為了AB團,一同被冤殺于瑞金。所以我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同時祝愿我們在座的各位好人一生平安。
好了,井岡山的大致情況就為各位介紹到這兒,具體情況到各個景點再給各位做詳細介紹。
江西井岡山導游詞文庫三:
各位游客,上午好!今天我要帶大家去參觀的景點是號稱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黃洋界哨口。黃洋界哨口位于茨坪的西北面,距茨坪17公里左右。黃洋界海拔1343米,而茨坪的平均海拔為842米。海拔落差達到500米,所以這17公里基本上都是盤山公路,我們大約需要40分鐘到達黃洋界哨口。
井岡山斗爭時期,紅軍和群眾為了保護這塊紅色的土地,在井岡山四周高山上一共修建了五個哨口,分別是:桐木嶺、朱砂沖、八面山、雙馬石和黃洋界。當年為什么要建五個哨口呢?那是因為井岡山與外界相連的只有五條羊腸小道。這五個哨口,就是分別扼守這五條小路的工事。從軍事角度來講,只要控制好這五個哨口工事,就基本上能確保井岡山根據(jù)地安然無恙。1928年夏天,井岡軍民在黃洋界的高嶺上修筑黃洋界哨口,從山腳下至山頂上層層設防,一共設了五道防線:第一道為竹釘陣。老百姓和紅軍戰(zhàn)士把山上的毛竹砍下來,削成兩頭很尖很尖,中間一個卡子,約6寸長的竹釘,放到鍋里炒干,再在中草藥毒汁及尿里浸過,非常堅硬,然后再插到小路上,草叢中,面上再蓋上一層薄薄的泥土,敵軍踩上去,不死也得脫層皮。第二道是在半山腰挖一道深5尺、寬4尺的壕溝,延緩敵軍進攻時間。第三道用竹籬笆、竹刺做成圍欄,讓敵人不好過來。第四道就是把山上的大石頭和大木頭堆放在工事前沿的懸崖處,組成了滾木檑石陣。第五道就是用木頭、石頭、泥土筑成射擊掩體。修好后,井岡軍民還編了一首歌謠來形容它:“山連山來嶺連嶺,黃洋界是高峰嶺,高峰嶺上設哨口,好比把守摩天嶺。”
這五大哨口中,我相信各位可能對黃洋界比較熟悉,而對其他四個哨口相對陌生些。黃洋界的知名度為什么要高得多呢?主要是在這里發(fā)生了一場著名的戰(zhàn)役——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那是在1928年的七八月間,湘贛兩省的敵軍調集重兵對我井岡山根據(jù)地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第二次“會剿”。在反“會剿”之初,我井岡山的主力紅軍因為受湖南省委的錯誤指示,盲目出兵湘南,造成根據(jù)地內部兵力空虛。當時留守井岡山的紅軍兵力只有兩個連。敵人以為有隙可乘,于是糾集了四個團的兵力偷襲黃洋界哨口,企圖一舉搗毀井岡山根據(jù)地。我守衛(wèi)哨口的紅軍戰(zhàn)士在團長朱云卿、黨代表何挺穎的帶領下,毫不畏懼,嚴陣以待。8月30日,戰(zhàn)斗打響,我紅軍戰(zhàn)士憑借著險要的工事和有利的地形,頑強抵抗,打退了敵人一次次兇猛的進攻。敵人不甘心,再次糾集兵力,發(fā)動總攻。這時,紅軍戰(zhàn)士將一門剛修好的迫擊炮抬上哨口。但只有3發(fā)炮彈,而且彈藥受了潮,頭兩發(fā)沒打響。眼見敵人就要沖上哨口了,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第三發(fā)炮彈像長了眼睛一樣,在敵人的指揮所炸響。這時,埋伏在草叢中的赤衛(wèi)隊和革命群眾,將紅旗舉起來迎風招展,并齊聲吶喊:“紅軍主力回來了!”早已準備好的鞭炮也在鐵皮桶內點燃了,發(fā)出清脆的響聲,聽起來像機關槍掃射一樣。敵人被這個陣勢嚇懵了,以為紅軍主力已經回山,于是連夜撤兵,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取得了勝利。正率領主力紅軍從湘南回師井岡山的毛委員聽到勝利的消息后,在路上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膾炙人口的詞:“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p>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紅軍黃洋界哨口營房舊址。這棟營房最早是一家客棧,大約在1922年,客棧因年久失修倒塌了。1928年夏天,紅軍戰(zhàn)士在修筑哨口的同時,把這房子也修復了,作為守衛(wèi)哨口紅軍戰(zhàn)士休息的營房。
各位請繼續(xù)隨我參觀?,F(xiàn)在我們參觀的是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的紀念碑。早在1965年,井岡山人民在營房舊址前建造了一座木結構的紀念碑?!啊啊薄逼陂g,林彪的死黨為了宣傳林彪,炸毀紀念碑,改建火炬亭。1977年,撥亂反正,又重建了今天看到的紀念碑。主碑高12米,底座長4米,寬2?8米,正面是朱德的題詞“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勝利紀念碑”,背面是毛澤東手書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紀念碑對面,還有一塊大理石橫碑,底座長11米,寬2?6米。正面是毛澤東手書的詞《西江月•井岡山》,背面是朱德手書的“黃洋界”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戰(zhàn)壕是當年保留下來的一個工事,是扼守江西寧岡方向的,陣地前的這些樹木都是建國后栽種的。順著這條小路我們來到了黃洋界哨口的另外一個工事,是扼守湖南方向的。
這些是仿造當年的滾木、檑石、迫擊炮,看著它們,我們仿佛回到那硝煙彌漫,殺聲震天的歲月。1961年3月4日,國務院批準“黃洋界哨口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位游客,黃洋界哨口介紹完了。請大家自由參觀和留影。15分鐘后,我們在營房門口集合。
大井毛澤東舊居
現(xiàn)在我們參觀的是“大井毛澤東舊居”。大井是井岡山大小五井一帶最大的一個村莊。四周青山環(huán)繞,一派田園風光。1929年1月底,第三次反“會剿”中,井岡山失守了,國民黨反動派竄進大井村燒殺搶掠,“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井岡山人要換種”。當時留下的是這樣的一幕慘狀:“村中留殘墻,坡上走虎狼;山中猴子哭,田邊銹水淌?!钡?,歷史在這里還是給我們留下了三件珍貴原物,其中兩件是沒有生命的,一件到現(xiàn)在仍生機勃勃。大家猜猜看,哪三件?對,一是紅墻,二是樹,兩棵神樹,老百姓還親切地稱它們?yōu)椤案星闃洹?,三是讀書石。下面,我們就沿著這三件原物連成的一條線路,依次參觀。
大家都知道,美國有一座白宮,那是總統(tǒng)的官邸。我們井岡山也有一座別具一格的白屋,就是大家看到的這座用石灰水粉刷過的白屋子。當年戰(zhàn)士們有一句順口溜:“行洲府,茨坪縣,大小五井金鑾殿?!奔t軍把大小五井比喻成金鑾殿,這白屋不也有宮殿的尊貴么!
這幢屋子如果不被燒塌的話,已經有300年的歷史了。它是廣東興寧一個叫鄒萬榮的木材商人建造的,后來商人破產了,回到老家去了,屋子主人換成了井岡山的“山大王”——王佐。1927年10月24日,毛委員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第一站就來到了大井。為了表示友好,毛委員送給王佐70條槍發(fā)展武裝。王佐非常高興,當即回贈了500擔稻谷和一些銀元給工農革命軍作軍需給養(yǎng),還將自己的住房讓給工農革命軍做營房。毛澤東就住在這屋東邊的廂房里。讓我們進去看看。
這是一幢典型的客家圍屋,有5個大天井,44間房。我們主要參觀一下毛委員的舊居。在這間昏暗的小屋里,有一盞小油燈,當時規(guī)定連以上的干部可以用3根燈芯,但是毛委員為了省油,堅持用一根燈芯照明辦公。有一個作家到這里參觀,寫了這樣一段話:“讓我們站在毛委員當年住過的井岡山的小土坯屋里,親自體驗一下那種神秘的力量,那種讓星星之火燎原全中國的革命氣息,在這里,我們沒有理由悲哀。”
穿過幾個大天井后)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廂房,是紅軍戰(zhàn)士們當年的營房,睡的是稻草鋪,蓋的墊的都是干稻草。當年,戰(zhàn)士們傳唱著這樣的歌謠:“干稻草那個軟又黃喲嘿喲嘿,金絲被那個蓋身上喲嘿喲嘿,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喲嘿喲嘿,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嘿喲嘿!”當年彭德懷還親自帶領紅軍戰(zhàn)士去八面山割茅草攤鋪,風趣地說:“用井岡山上的茅草攤鋪,睡覺也特別的香呢!”
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堵殘墻。1929年1月,井岡山失守了,敵人在大小五井進行了9次燒殺,大小五井的120戶人家被殺絕69戶,所有的屋子都被燒塌了,可是還是有這堵墻沒被燒塌。老百姓回來以后,說這是紅軍留下來的紅墻,千方百計把它保存下來。1961年,按歷史的原貌重新修復這棟房屋時,把殘墻鑲砌在新墻之中,新墻突出一點點。墻上累累的彈坑,記下了敵人多次燒殺犯下的暴行。
第二件是有生命的實物,就是眼前這兩棵樹了。右邊這棵叫柞樹,左邊這棵叫紅豆杉。這兩棵常青樹有一個特征:是連理枝。有人說,這棵樹是朱德,那棵樹是毛澤東,象征他們并肩戰(zhàn)斗。當年兩位領導人的確是站在這兩棵樹下觀看戰(zhàn)士操練。國民黨反動派第三次“會剿”時,將大井村所有的屋子都燒塌了,這兩棵樹也燒枯了。但是20年之后的1949年春天,這兩棵樹竟奇跡般地發(fā)了芽,吐了綠,枯木逢春,老百姓奔走相告,說井岡山一定有喜事。果然,1949年8月,井岡山解放了!兩棵樹年年發(fā)芽、抽枝,就是難得開花。1965年春天,這兩棵樹又奇跡般地開出了相似的小白花,紛紛揚揚。1965年,我們知道,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是井岡山又一大喜事,這兩棵樹也為迎接他老人家開花了。1976年,這兩棵為毛澤東開過花的樹又同時枯萎。我們知道,那一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3位偉人相繼辭世,天地日月和這兩棵樹一齊悲痛欲絕。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井岡山的山山嶺嶺,也吹綠了這兩棵樹。有人會問了,這是不是你編出來的呀?這不是我編的,是井岡山人親眼所見。這大約是歷史事件與自然的巧合吧!
我們參觀完了兩件歷史的原物,還有一件,就是面前這塊大石頭。當年毛委員住在大井白屋時,經常坐在這塊大石頭上看書、讀報、批閱文件,老百姓親切地叫它“讀書石”。當年,大井鄉(xiāng)暴動隊長鄒文楷老先生對毛委員有著特殊的感情,幾乎每天都在這里義務講解?,F(xiàn)在,他去世了,我來接他的班,我學他用地地道道的客家話來介紹這塊石頭吧:“當年,毛澤東就是坐在這塊石頭上看書呀、看報呀,關心國家大事……”
好了,朋友們,我的講解就到這里。20分鐘后,大家在車上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