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xué)習(xí)啦 > 興趣愛好 > 學(xué)唱歌 > 音樂欣賞 > 道教音樂的簡介

      道教音樂的簡介

      時間: 綺萍884 分享

      道教音樂的簡介

        道教音樂,是中國宗教音樂之一,道教音樂是道教儀式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氣氛,增強(qiáng)信仰者對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對神仙的崇敬。下面就跟隨學(xué)習(xí)啦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道教音樂的相關(guān)信息吧!

        道教音樂的歷史淵源

        道教音樂又稱法事音樂、道場音樂,大約開始于南北朝時期(420—589年),是道教進(jìn)行齋醮儀式時,為神仙祝誕,祈求上天賜福,降妖驅(qū)魔以及超度亡靈等諸法事活動中使用的音樂與太上老君有關(guān)。更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動是古代巫覡祭神儀式的承襲與發(fā)展,最初誦經(jīng)為直誦,未見有使用音樂的記載。

        據(jù)《魏書·釋老志》記載,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寇謙之稱于嵩山遇太上老君,授其天師之位,并賜《云中音誦新科經(jīng)戒》,制定了《樂章誦戒新法》,遂產(chǎn)生了《華夏頌》、《步虛辭》等最初的道樂音韻。

        所謂《華夏頌》,據(jù)《玉音法事》注說:“華夏,三千五百里為華夏,言其迢遠(yuǎn)之意,今華夏自思真堂舉起,徐徐吟詠,過廊廡,登殿堂,而畢。似取其迢遠(yuǎn)之意也。”這大約是在道教儀式開壇前行進(jìn)中吟詠的一種音韻。

        《步虛辭》多是對神仙的頌贊之詞,一般是五言、七言的詩歌詞,長短不拘,視法事的需要而定。

        《樂府古題要解》說:“步虛辭,道家曲也。”據(jù)南朝劉敬叔所著《異苑》記:“陳思王(曹植)游魚山,忽聞空里誦經(jīng)聲,清遠(yuǎn)遒亮,因使解音者寫之,為神仙之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又據(jù)《晁志》載:“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飛巡虛空所諷詠,故曰步虛。”因其音韻若眾仙飄渺行于虛空歌誦之音而得名,風(fēng)格古雅。南朝茅山道士陸修靜所撰《太上洞玄靈寶授受》中,便收有《步虛辭》,現(xiàn)存明《正統(tǒng)道藏·洞玄部·贊頌類》所收《玉音法事》中錄有多首《步虛辭》。

        道教音樂的代表作品

        道教音樂名曲有:蓬萊仙韻凈天地神咒、南清宮、玉皇贊、二郎曲、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港粵道樂團(tuán)唱的)三清勝境 、仙家樂、白鶴飛、鴻雁贊、迎仙客等。

        道教音樂的傳承意義

        道教音樂是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

        2008年,河北省廣宗縣參與申報的“道教音樂(廣宗太平道樂)”

        山西省陽高縣參與申報的“道教音樂(恒山道樂)”

        上海市道教協(xié)會參與申報的“道教音樂(上海道教音樂)”

        江蘇省無錫市參與申報的“道教音樂(無錫道場音樂)”

        安徽省休寧縣參與申報的“道教音樂(齊云山道場音樂)”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參與申報的“道教音樂(嶗山道教音樂)”

        山東省泰安市參與申報的“道教音樂(泰山道教音樂)”

        山東省煙臺市參與申報的“道教音樂(膠東全真道教音樂)”

        山東省東平縣參與申報的“道教音樂(臘山道教音樂)”

      猜你感興趣:

      1.道教經(jīng)典的介紹

      2.道教的簡介

      3.武當(dāng)山道教的簡介

      4.嶗山道教武術(shù)的簡介

      5.胡瑋哲道長的簡介

      6.中國道教文化的介紹

      201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