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工作總結 > 個人工作總結 >

      關于地理知識點總結范文5篇

      時間: 曉銘0 分享

      工作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guī)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下面是小編精心給大家整理關于地理知識點總結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地理知識點總結范文5篇

      關于地理知識點總結范文1

      世界各區(qū)域資源分布:

      一、東亞:

      1、朝鮮境內有豐富的森林、礦產資源;

      2、日本國內森林資源、水利資源、漁業(yè)資源豐富;

      二、東南亞:

      1、礦產以錫、石油為主;

      2、種植業(yè)發(fā)達:(1)馬來西亞:天然橡膠,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亞:胡椒,金雞納霜(第一);

      (3)菲律賓:椰子,蕉麻;

      (4)泰國:水稻;

      三、南亞:

      1、印度礦產主要以煤、鐵、錳礦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積大;茶葉、小麥等出口;

      四、中亞:

      1、小麥,棉花,畜產品;

      2、礦產豐富,種類多樣,煤,鐵,石油(分布在里海沿岸);

      五、西亞和北非:

      1、石油資源豐富: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內,儲量占世界的一半,開采量為1/4,出口量第一:

      2、特產: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欖油、阿富汗紫蓋皮羊毛、伊拉克椰棗;

      3、北非的鐵礦分布在利比亞、埃及與蘇丹境內,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qū);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礦產:金剛石、錫、鋼鐵、鋁,銅(贊比亞),黃金(南非)、鐵(利比亞),石油(尼日利亞)鈿礦(南非);

      2、水利資源豐富:世界第二;

      3、動物資源豐富:獅子,大象,猩猩;

      4、生物資源豐富:可可,丁香,劍麻;

      七、西歐:

      1、礦產:煤(大不列顛島)、鐵(大不列顛島西海岸)、石油(北海);

      2、旅游資源—人文景觀,自然景觀;

      八、歐洲東部和北亞:

      1、森林資源(第一);

      2、水力資源;

      3、礦產:石油(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天然氣,煤(中西伯利亞高原、東海岸),鐵礦(東歐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有色金屬(錳銅鋁鋅);

      九、北美:

      1、礦產:煤(美國東北部),鐵,石油,天然氣,鋼金鋁鋅—有色金屬(美國西部);

      2、森林(寒帶針葉林,溫帶闊葉林),草場,水力——美國;

      3、加拿大——森林(為原料,新聞紙加工),石油,鐵,煤,鎳(占世界80%),漁業(yè)資源豐富;

      十、拉丁美洲:

      1、礦產:石油(墨西哥東南沿海,委內瑞拉沿海),鐵,錳(巴西高原東部),銅(智利世界最多),銀(墨西哥安第斯山脈);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紅木,烏木);

      4、經濟作物(咖啡,香蕉,甘蔗);十一、大洋洲:

      1、礦產—鐵(塔斯馬尼亞島),煤(澳大利亞東部沿海);

      2、稀有動物—鴨嘴獸;

      十二、南極:

      1、礦產—煤,鐵,石油,天然氣,生物,淡水;

      2、生物—企鵝(鳥類),海豹,鯨,磷蝦;

      3、淡水水庫;

      十三、北極:

      1、豐富生物資源:北極熊,海豹;

      2、礦產:煤(30億噸),石油(100—200億桶),天然氣;

      關于地理知識點總結范文2

      1、極晝極夜的范圍=90-太陽直射點的度數

      2、兩點的相對高度公式:相對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為等高線的條數。

      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于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

      (2)圖上計算:

      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鐘、經度1分/4秒鐘),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

      (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

      4、時區(qū):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qū),各時區(qū)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qū)的共用區(qū)時。

      (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qū)計算:

      經度/15度=商.....余數。

      如果余數小于7.5,所在時區(qū)=商數

      如果余數大于7.5,所在時區(qū)=商數+1

      5、區(qū)時

      (1)時區(qū)每差1個區(qū),區(qū)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

      甲時區(qū)-乙時區(qū)=甲區(qū)時-乙區(qū)時

      注意:東時區(qū)寫成正數,西時區(qū)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

      6、正午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

      (2)圖上推導(略)

      (3)計算公式(與直射點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點緯度與某地緯度的角度差的絕對值

      技巧:可以將北緯寫成正數,而將南緯寫成負數。

      (4)計算公式(與任意緯度相比)

      甲H-乙H=(甲緯度-乙緯度)的絕對值

      注意:北緯度寫成正數,南緯度寫成負數

      7、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注意:比例尺本身沒有單位,但計算時要注意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先換算統(tǒng)一。

      比例尺大小實際上是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數值上表現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縮小或放大是距離的縮放、并非面積的縮放。

      圖上距離往往需要在地圖上量取。

      8、實際距離

      (1)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在經緯網圖上:

      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

      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9、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該地常住人口(人)/該地土地面積(平方千米)

      10、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該地常住人口數/該地耕地面積

      11、人口增長率

      人口自然增長率=(某時段末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

      12.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總人口/總人口

      13.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方法:

      兩地之間的太陽高度角的差=兩地之間的緯度差

      14 青云花園(38°N)是一所集歐美建筑精華的住宅小區(qū),設施齊全,豪華典雅。小區(qū)由西區(qū)、東區(qū)及環(huán)繞區(qū)組成。西區(qū)分布有住宅樓8棟,每棟樓有20層,約 80米高,樓距約60米;東區(qū)為一大型花園,設有游泳池及一些娛樂設施;環(huán)繞帶分布有車道、綠化帶等公共設施。當地人們購買踴躍。然而一年以后,一些住戶要求開發(fā)商賠償損失,并由于協商不好,將其告上法庭。糾紛產生的原因是由于這些用戶冬季室內接受不到陽光的照射。開發(fā)商百般狡辯,但住戶們拿出了強有力的證據,終于打贏了這場官司,拿到了應有的賠償。

      (1)根據所學的知識及上述材料,你能說一說住戶們拿出了什么強有力的證據嗎?

      (2)針對上述情況,如果從考慮讓住宅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的角度,你認為住宅樓群應怎樣布局為好?

      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使得地面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在一年中發(fā)生著有規(guī)律的變化。在一年中,夏至時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冬至時最小。只要在冬至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的時候,陽光能夠照射到室內,那么在其余的時間里,房間內都會得到太陽光的照射。

      當正午太陽高度角為α,A樓高為M,樓距為N時,B樓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對于青云小區(qū)(38°N)來說,正午太陽高度值最小時(冬至日)應為:

      α=90°—緯差

      =90°—(38°+23°26′)

      =28°34′

      那么,它的樓距應為:

      N=M·cot28°34′

      =80×1.837

      =146.96(米)而青云小區(qū)的樓距實為60米,顯然是由于青云花園的樓距太近(或者說樓層太高)造成了低層住宅的光照不好——這就是住戶們打贏這場官司的有力證據。

      如果小區(qū)的規(guī)劃區(qū)面積足夠大,可以考慮降低樓層(多蓋幾幢)、拉大樓距的辦法;如果小區(qū)的規(guī)劃區(qū)面積不允許,則可以采用錯落有致的辦法來布局。同時,也可以考慮把住宅樓的走向定為與子午線成30°~60°夾角的走向。

      15、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后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

      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

      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16、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qū)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17.人口計算公式,與上面第11點呼吸版主有所不同。

      什么是人口出生率 高中化學?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數與平均人口之比。

      計算公式: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

      什么是死亡率?指一定時期內人口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

      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長率?

      是指一年內人口自然增長數與年平均總人數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于說明人口自然增長的水平和速度的綜合性指標。

      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年自然增長人數/該年年平均人口數)×1000‰

      什么是總和生育率?

      是指一定時期育齡婦女各年齡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數表示。反映育齡婦女在15至49周歲總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為如果一批婦女按照目前各年齡的生育水平度過整個生育期,則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數。

      18.外流區(qū)的降水量、徑流量、蒸發(fā)量

      降水量=徑流量+蒸發(fā)量

      19.正午太陽高度

      某地正午太陽高度=90-當地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

      20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21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

      即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22某日(R)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說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計算一年當中某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計算結果若是正值,則為北緯;若為負值,則為南緯;

      3R為某日日期,(R-6月22日)為該日與6月22相差的天數,(23°26′4/365)為太陽直射點一日內移動的緯度距離(假設其移動是勻速的)

      4此公式用于鍛煉觀察力思維力計算能力,沒經過驗證。

      23.人口總負擔系數

      什么是人口總負擔系數?

      指被撫養(yǎng)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

      什么是被撫養(yǎng)人口?

      指0—14歲和65歲以上的人口。

      24.性別比

      什么是性別比?

      性別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之比。通常用每100個女性人口相應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統(tǒng)計,我國人口性別比是多少?106.74。

      25.耕作制度、復種指數與墾殖指數

      耕作制度是指農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與之相配套的農技措施的總稱。復種指數是一農業(yè)地區(qū)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而墾殖指數則是一國或地區(qū)已開墾種植的耕地面積與其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反映出某地農業(yè)生產力水平、耕地重復利用和開發(fā)的程度。

      26.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術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可耕地面積之比。

      27.耕地比重=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關于地理知識點總結范文3

      一、荒漠化

      1、概念:是指發(fā)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及一些半濕潤地區(qū)的土地退化,是氣候變異等自然因素與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產物,實質是一種土地退化。

      2、表現: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二、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區(qū)的范圍:大致位于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加上山嶺重重阻隔,水汽難以到達。

      3、西北地區(qū)以賀蘭山為界,形成東、西兩大區(qū)。

      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貧乏,河流欠發(fā)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植被稀少,土壤發(fā)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質沉積物;大風日數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節(jié)。

      三、荒漠化的人為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為原因:人口激增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壓力加大;人類活動不當,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為因素的表現: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不合理的灌溉。

      四、不同歷史時期的荒漠化

      古代盲目墾耕,大部分古綠洲相繼被迫放棄;近代北方農牧過渡地帶大規(guī)模移民開墾,人口劇增,迫于生計,農墾規(guī)模擴大,直接加劇荒漠化;現代由于人口壓力和管理失誤,荒漠化越來越嚴重。

      五、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內容

      (1)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2)扭轉正在發(fā)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2、防治原則:堅持維護生態(tài)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堿、治沙相結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資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體系。

      (3)調節(jié)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

      (4)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qū)的能源問題。

      (5)控制人口增長。

      【問題思考】

      1、議一議:沙漠化與荒漠化有何區(qū)別?

      沙漠化與荒漠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沙漠化是屬于荒漠化的一種形式,它是指單純在風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質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濕潤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破壞后造成土地生產力衰退或喪失而形成荒漠或類似于荒漠景觀的過程。

      2、想一想:我國西北地區(qū)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西北內陸地區(qū)東部有大興安嶺、賀蘭山、秦嶺,南部有青藏高原,這樣來自東南和西南的夏季風濕潤氣流對本區(qū)來講,或是強弩之末,或受阻擋難以深入。

      (2)西部的天山、阿爾泰山則將已經長途跋涉的西風氣流阻擋在外。

      (3)本區(qū)的北部地形比較開闊,無高大山地作為屏障,就使得冬季來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亞的干冷氣流長驅直入,導致氣候異常干燥寒冷。

      這樣,西北地區(qū)夏季缺水,冬季干冷,在極端干燥的情況下,荒漠廣布。強大的風力作用吹蝕地表,沙土不斷移動、堆積,并發(fā)展擴大,廣袤千里的荒漠自然成了我國西北干旱地區(qū)的典型景觀。

      3、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西北地區(qū)的人們利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扎設的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減風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關于地理知識點總結范文4

      1、描述大氣與地面的熱量傳遞過程(圖)

      2、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

      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和地面輻射(大氣的直接熱源)。

      大氣的削弱作用:吸收和反射;晚上的保溫作用:大氣逆輻射。

      3、高低緯度間的溫度差異(根本原因)——水平氣壓差——水平氣壓梯度力(直接原因)——大氣運動

      4、熱力環(huán)流:熱低冷高(高低壓是相對水平方向而言的);畫圖(海陸風)

      注意:實驗及步驟

      5、三圈環(huán)流:(重點是氣壓帶與風帶)

      季節(jié)移動:7月北移、1月南移。

      6、東亞季風環(huán)流:

      (1)成因: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2)陸地:1月是亞洲高壓,天氣:寒冷干燥;

      7月是亞洲低壓,天氣:高溫多雨

      7、亞歐大陸兩岸氣候差異:會考綱要

      8、熱帶雨林:受赤道低壓控制(上升氣流),

      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盛行西風則終年濕潤

      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壓帶與西風帶的交替控制,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

      過境時天氣

      過境后

      冷鋒

      冷空氣強大

      大風、下雨、降溫(鋒后下雨)

      氣溫下降、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曖鋒

      曖空氣強大

      連續(xù)性降水(鋒前下雨)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準靜止鋒

      冷暖氣團相當

      如5、6月份長江:梅雨天氣

      10、氣旋(低壓):氣流輻合上升,陰雨天氣;

      反氣旋(高壓):氣流下沉輻散,天氣晴朗

      11、臺風(熱帶氣旋):西北太平洋頻率強度;災害由狂風、暴雨和風暴潮造成。

      寒潮:冬半年,尤其是秋末和春初農作物易遭凍害

      12、全球氣候:歷史時期(1萬年)氣溫是波動上升,近代時期氣溫升高(近50年來主要是人為造成的)。影響:海平面上升;低緯農業(yè)減產,高緯農業(yè)增產;影響水循環(huán)過程。

      關于地理知識點總結范文5

      1、意大利工業(yè)小區(qū)模式: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有比較穩(wěn)固的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它的基本特點:

      ①以中小企業(yè)為主;

      ②以輕工業(yè)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yè);

      ④生產高度專業(yè)化;

      ⑤企業(yè)分布于小城市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產過程分散。

      2、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當前發(fā)展狀況:

      (1)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

      (2)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衰落,急需改造。

      3、德國魯爾工業(yè)區(qū):

      (1)主要區(qū)位條件: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鐵礦較少,需由法國和瑞典進口);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廣闊的市場。

      (2)衰落原因:

      ①生產結構過于單一;

      ②煤炭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鋼鐵過剩;

      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3)整治措施:

      ①調整產業(yè)結構;

      ②發(fā)展第三產業(yè);

      ③調整工業(yè)布局;

      ④完善交通網絡;

      ⑤消除污染,美化環(huán)境。

      4、新工業(yè)區(qū)基本特征:

      (1)時間新:出現于二戰(zhàn)后;

      (2)地區(qū)新:形成于無傳統(tǒng)工業(yè)基礎的鄉(xiāng)村地區(qū);

      (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業(yè)為主;

      (4)部門新:以出口型輕工業(yè)或高科技電子工業(yè)為主。新工業(yè)區(qū)主要包括兩種類型:

      ①以新興工業(yè)即高新技術產業(yè)為主的工業(yè)區(qū),如美國硅谷、德國慕尼黑、日本九州島、英國蘇格蘭地區(qū)、俄羅斯新西伯利亞。

      ②以出口型輕工業(yè)為主的出口型工業(yè)區(qū),如意大利薩索洛、普拉托。

      5、德國魯爾工業(yè)區(qū)、英國中部工業(yè)區(qū)、美國東北工業(yè)區(qū)(五大湖工業(yè)區(qū))、中國遼中南工業(yè)區(qū)等都屬于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它們的主要特征:

      (1)建立在豐富的煤炭、鐵礦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

      (2)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tǒng)工業(yè)為主;

      (3)以大型企業(yè)為核心。

      6、美國硅谷電子工業(yè)區(qū):

      (1)主導區(qū)位:科技、環(huán)境、交通。

      (2)主要優(yōu)勢:

      ①地理位置優(yōu)越,環(huán)境優(yōu)美;

      ②氣候宜人;

      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發(fā)達,人才集中;

      ④便捷的交通;

      ⑤穩(wěn)定的市場(美國國防部的軍事定貨);

      ⑥創(chuàng)新環(huán)境和創(chuàng)新文化。

      (3)主要特點:

      ①從業(yè)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

      ②增長速度較傳統(tǒng)工業(yè)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

      ③研究開發(fā)費用在銷售額中所占比例高;

      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關于地理知識點總結范文5篇相關文章:

      地理教師學期工作總結5篇

      地理教師工作總結五篇

      地理教學工作總結范文大全

      高中地理課教師心得感悟

      地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范文五篇)

      關于地理教師的教學工作總結范本

      地理教案高中教學范文5篇

      高一地理教學個人總結范文

      地理知識口訣歌范文

      高中地理說課稿五篇范文整理

      148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