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歷史網>歷史百科>歷史常識>戰(zhàn)史>近現代歷史戰(zhàn)爭>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簡介

      時間: 邱惠844 分享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是歐洲兩大聯盟為爭奪奧屬領地和奧地利王位繼承權問題而引起的一場戰(zhàn)爭。戰(zhàn)爭長達8年之久,最終奧地利在英俄等國支持下保住了瑪麗亞·特利莎的繼承權。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簡介,希望你喜歡。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分析

        中文名稱: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

        參戰(zhàn)部隊:法國,普魯士,西班牙,奧地利,英國

        戰(zhàn)爭結果:瑪麗亞·特蕾西亞保有奧地利王位

        時  間:1740年12月16日~1748年10月18日

        地  點:歐洲、北美及印度

        人  物:路易十五 腓特烈二世 弗朗茨一世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詳情

        第一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

        1740年12月,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趁奧地利王位空懸之相,率普軍2.5萬人突然攻入西里西亞,由此展開了第一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普軍突然而迅猛的襲擊,使兵力薄弱的奧軍猝不及防。1741年1月3日,普軍攻入西里西亞首府布雷斯特。至1741年1月底,整個西里西亞除格洛高、布里格和尼斯三個要塞外,均為普軍占領。奧軍被迫退守摩拉維亞,而普軍則沿摩拉維亞邊境駐防。此后,雙方采用持久機動的作戰(zhàn)方法,企圖破壞對方的補給線,迫使對方后退。

        1741年4月10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率2.16萬人,兵分5路進至西里西亞的莫爾維茨村,與奧軍統(tǒng)帥奈伯格率領的1.9萬奧軍遭遇。普軍的優(yōu)勢在于1.16萬訓練有素的步兵,而奧軍步兵僅1萬,其中多是新兵;但奧軍有8000名具有強大突擊力的騎兵,以及一批富有作戰(zhàn)經驗的指揮官。普軍雖先期發(fā)現敵人,但未能立即轉入進攻。而奧軍未等普軍全部展開,率先發(fā)起突擊。奧軍左翼騎兵4500人在風雪掩護下,突然出現在普軍面前,并將普軍隊形沖散。普軍以猛烈炮火將敵擊退。

        而后,奧軍步兵實施沖擊,也被強大的普軍炮兵以密集火力擊退。最后,普軍步兵在什未林元帥指揮下發(fā)起反攻,迫使奧軍潰退,最終取得了莫爾維茨會戰(zhàn)的勝利。此役,普軍傷亡4850人,奧軍傷亡4550人。莫爾維茨會戰(zhàn)后,普魯士積極尋求盟友,1741年6月與法國秘密結盟。巴伐利亞、薩克森和西班牙等相繼投入對奧地利的戰(zhàn)爭。至1741年,歐洲大多數國家被卷入戰(zhàn)爭,莫爾維茨會戰(zhàn)是此次戰(zhàn)爭最大的一次會戰(zhàn)。

        1742年1月,奧軍沿多瑙河向巴伐利亞發(fā)動進攻,并對波希米亞構成威脅。鑒于此,弗里德里希二世率普、法、薩克森聯軍3.4萬人進至摩拉維亞與奧地利交界處,佯裝奪占奧地利首府維也納之勢。在解了波希米亞之危后,普軍于4月初調頭北上,于1742年5月17日,在波希米亞的霍圖西茨與格林的卡爾親王率領的3萬奧軍遭遇,普軍左翼騎兵以快速沖擊將奧軍騎兵擊潰。但由于普軍后續(xù)不繼,遂被奧軍擊退。經激戰(zhàn),雙方不分勝負。最后,一直隱蔽待機的普軍右翼步兵出擊,一舉將奧軍擊退。此役,雙方損失慘重。

        奧軍損失6330人,并有一批官兵被俘。普軍損失4800人。6月初,奧地利被迫停戰(zhàn)。7月28日與普魯士在柏林簽訂和約。根據和約規(guī)定:奧地利把幾乎整個西里西亞及格拉茨公爵領地割讓給普魯士。第一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就此結束。

        第二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

        西里西亞停戰(zhàn)后,奧地利極欲奪回失地,便聯合英國、漢諾威、黑森、荷蘭等在其他戰(zhàn)區(qū)積極行動起來。至1742年底,奧軍相繼占領波希米亞和巴伐利亞,把法國聯軍逐出波希米亞。1743年2月8日,由特勞恩伯爵、元帥率領的奧地利—皮蒙特軍隊,為阻止由莫特馬爾率領的西班牙軍隊與孔蒂率領的法國軍隊會合,在意大利帕納羅河畔的坎波桑托與西班牙軍隊交戰(zhàn),結果兩敗俱傷。1743年6月,由英王喬治二世和奧地利的奈伯格率領的英、奧、荷、黑森、漢諾威聯軍約4萬人,由納瑙向阿沙芬堡開進,途中其退路被法軍截斷。法軍6萬人,由法國公爵諾瓦耶元帥統(tǒng)率,其中2.3萬人部署在德廷根附近,由格拉蒙指揮;主力部署在美因河彼岸。6月27日,格拉蒙離棄陣地,主動向英、奧聯軍發(fā)起進攻。經數小時浴血激戰(zhàn),法軍損失較大,主動撤退。此役法軍損失約4000人,聯軍損失約3000人。同年,奧地利與薩克森訂立防御同盟,并得到薩克森的軍隊援助。1744年夏,奧軍開進阿爾薩斯,侵入那不勒斯王國。

        1744年8月17日,普魯士不宣而戰(zhàn),突然攻入與奧地利結盟的薩克森,并同時向波希米亞發(fā)動進攻。同年9月16日,普軍攻占布拉格,第二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由此開始。

        開戰(zhàn)后最初幾個月,奧軍屢遭慘敗。后來,奧軍一方面采取拖延戰(zhàn)略,避免與普軍決戰(zhàn),只是不斷以小戰(zhàn)消耗普軍,使普軍損失近1.2萬人,相當于其主部軍隊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破壞普軍交通線,襲擊其補給縱隊,斷其糧草供應。

        1744年11月26日,普軍放棄布拉格,退至西里西亞,輜重和重火炮也損失殆盡。此后,普軍被迫轉入防御。1745年初,奧軍接連打敗法軍和巴伐利亞軍。5月,向西里西亞發(fā)動進攻。5月26日,普軍約5.9萬人隱蔽部署在西里西亞的霍亨弗里德貝格附近,伺機殲滅向該方向開進的奧、薩聯軍。6月4日4時許,普軍先后對奧、薩聯軍發(fā)起攻擊,分別將其擊潰。8時許,交戰(zhàn)結束。聯軍傷亡1.38萬人,相當于普軍傷亡人數的3倍。

        1744年9月30日,奧、薩聯軍在索爾以兩倍于普軍的兵力向普軍發(fā)動進攻。但未利用初戰(zhàn)告捷擴大戰(zhàn)果,反被普軍擊敗,損失約7500人。12月25日,普魯士同奧地利、薩克森簽訂《德累斯頓和約》。根據和約,奧地利將幾乎整個西里西亞割讓給普魯士,但普魯士同時承認瑪利亞·特蕾西亞的丈夫弗朗茨·斯特凡大公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第二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至此結束。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發(fā)生的背景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是歐洲兩大聯盟因奧地利王位繼承權問題而引起的一場戰(zhàn)爭,普魯士在戰(zhàn)爭中奪得西里西亞,成為強國。

        1740年10月20日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逝世,并無男性后嗣,而根據卡爾六世于1713年所頒布的《1713國事遺詔》,其長女瑪麗婭·特蕾西婭有權承襲其奧地利大公之位,而瑪麗婭·特蕾西婭的夫婿弗蘭茨·斯蒂芬則可承襲其神圣羅馬帝國帝位。可是,法國、西班牙、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撒丁王國、皮埃蒙特、那不勒斯王國并不承認《1713國事遺詔》,而德意志三大諸侯國——普魯士、巴伐利亞和薩克森更極力協(xié)助瑪麗婭·特蕾西婭的表姐夫,巴伐利亞選帝侯卡爾·阿爾布雷希特登上神圣羅馬帝國皇位(卡爾七世)。至此,戰(zhàn)爭已不可避免,因此反奧陣營里最積極的一方,普魯士在1740年12月16日正式向奧地利宣戰(zhàn)。奧地利則聯合英國、波希米亞、匈牙利、荷蘭、西里西亞及俄國,抵抗反奧陣營的入侵。以兩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為骨干并且長達8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簡介相關文章:

      1.奧地利歷史介紹

      2.法國查理七世簡介

      3.哈布斯堡王朝的興衰

      4.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簡介

      5.葡萄牙國王佩德羅二世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簡介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是歐洲兩大聯盟為爭奪奧屬領地和奧地利王位繼承權問題而引起的一場戰(zhàn)爭。戰(zhàn)爭長達8年之久,最終奧地利在英俄等國支持下保住了瑪麗亞特利莎的繼承權。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簡介,希望你喜歡。 奧地利王位繼承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簡介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簡介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是一場法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王位,而引發(fā)的歐洲大部分國家參與的大戰(zhàn)。此戰(zhàn)以法國波旁王室的腓力

      • 奧土戰(zhàn)爭簡介
        奧土戰(zhàn)爭簡介

        奧土戰(zhàn)爭是奧地利和奧斯曼帝國為爭奪東南歐和中歐霸權而展開的一場大型戰(zhàn)爭,此次戰(zhàn)火前后燃燒了近三個世紀,對歐洲戰(zhàn)略格局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 俄土戰(zhàn)爭簡介大全
        俄土戰(zhàn)爭簡介大全

        俄土戰(zhàn)爭是指17到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等地區(qū)而展開的一系列戰(zhàn)爭,其中重要的戰(zhàn)爭有10次。戰(zhàn)火前后延續(xù)長達

      • 大北方戰(zhàn)爭簡介大全
        大北方戰(zhàn)爭簡介大全

        大北方戰(zhàn)爭以俄國獲勝,從此成為東歐最強大國家并稱霸波羅的海告終,瑞典喪失了幾乎全部在17世紀得到的海外領地,從此退出歐洲列強的行列。以下是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