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教育論文 > 大學英語與人文教育論文(2)

      大學英語與人文教育論文(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大學英語與人文教育論文

        大學英語與人文教育論文篇二

        《探討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

        摘 要:本文從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對學生人文素質進行培養(yǎng)的必要性出發(fā),對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目標進行了分析,并且結合相關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出了目標實現的具體教學途徑,以期為我國大學英語教育的改革完善,做出一點貢獻。

        關鍵詞:大學英語;人文素質;教學

        當前大學生在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人文素質是大學生所必備的素質之一,教師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進行人性境界、理想人格以及社會價值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既能夠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又能夠強化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個人修養(yǎng),在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在大學英語中對學生人文素質進行培養(yǎng)的必要性

        1.教學大綱的要求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目標,是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尤其是英語聽說的能力,保證學生能夠在工作、學習和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綜合文化素質得到加強,以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以及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學英語課程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對學生的人文素質進行培養(yǎng),也是教學大綱的要求。

        2.課程的性質

        英語是一門語言,因此其人文特性較為鮮明,其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有著特殊的教育作用。能夠對學生進行功利目的之外的教育,對學生思維、人格以及文化審美情趣等方面都能夠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既應該對語言本身進行學習,也應該實現相關文化的學習,在學習中涉及到了英語國家的制度、歷史、文學、藝術、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學習,能夠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培養(yǎng),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有著極大的提升作用。

        3.教師的定位

        教師既應該向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術的傳授,并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yǎng),也應該做好學生理想和人生觀、世界觀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具有高尚豐富的精神境界,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品質,以及對自身不斷進行完善的道德素質。

        二、大學英語在人文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

        1.英語運用能力和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

        大學英語教學是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也是對英語相關文化進行學習的過程。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反映文化中的所有內容。因此加強對英語相關文化的學習,能夠使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得到加深,保證學生在語言使用中的得體,盡量減少由于缺乏文化知識而導致的用語失誤,使學生能夠使用英語對自身的想法進行明確的表達,從而更加通暢地進行英語交流。

        2.學生道德和審美觀念的培養(yǎng)

        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融入道德和審美方面的教育,能夠使學生的人格和情操得到陶冶。大學生正處于一生的黃金時期,有著強烈的追求美的愿望。因此通過審美方面的教育能夠使大學生審美的意識得到有效的增強,培養(yǎng)學生高尚建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其生活中的審美品位,既有助于大學生自身道德審美素質的提升,也有利于社會整體風氣的改變。

        3.理想人格的塑造

        當前的大學生大多數生于上世紀90年代,以獨生子女居多,其依賴性的心理較強,且較為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較為濃厚。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來對學生進行文化方面的培養(yǎng)和熏陶,使學生的人格在潛移默化之下得到良好的塑造。

        三、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基本策略

        1.教學理念的更新

        當前我國的大學生外語教學中,雖然也對其教育和個人修養(yǎng)方面的意義有一定的認識,然而最為重視的依然是英語的工具性作用,長期以來評價英語教學成果的標準都是能不能使用英語。這導致學生在外語學習中情感和學習的動力嚴重缺乏,對英語的文化內涵認識的缺失更加嚴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大多數以機械化的練習以及將英語作為工具來進行掌握為主,對其人文教育的價值有著一定的忽視。因此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師必須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樹立人文教學的觀念,盡可能地摒棄英語考證、過級的功利性,在對基本英語知識進行教授之外,還應該將人文素質的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對學生的需求和價值觀進行認真的分析,尊重學生自我的發(fā)展,保證學生能夠理解語言的價值,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的,在英語教學中完成由工具型教學向人文性教學的轉變。

        2.教師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師作為課程的教學實施者,其素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教育的成效起決定性的作用。對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師而言,最重要的是在語言以及文化方面的教育。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認知功能以及社會功能決定了英語教學中必然有著鮮明的人文特點,這又決定了大學英語的教師應該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在自身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中,首先教師應該樹立在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思想,使學生能夠通過教育學會做人,其次應該強化自身在教學中進行人文主義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既要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又應該向學生傳授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準則,大學英語教師除了應該具備教學需要的詞匯、語音、語法等知識之外,還應該具有廣泛的知識面,并有著豐富的英語和漢語雙方面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夠發(fā)揮高校教師的作用,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3.教材的深入發(fā)掘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教材中的素材進行充分的使用和挖掘,使學生能夠對其蘊藏的文化內涵進行領悟,在進行語言學習的同時,自然地接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教師應該對教材的人文內容進行分析、分類和總結,確定其中的人文教育的發(fā)掘點,有的放矢地選擇正確的人生觀和學習的態(tài)度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實現教師、學生、教材的有機融合,使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渠道得到拓展,這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能夠起到深刻的教育和啟迪的作用。

        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加深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心理健康、道德情操高尚的大學生有著重要的意義。發(fā)揮大學英語教學平臺的作用,轉變教學理念,深入挖掘教材,能夠使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艷.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1(01)

        [2] 王惠瑜.大學英語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0(05)

        [3] 羅海燕.高職英語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 職教通訊. 2011(02)

        [4] 劉莉,張淑玲,高磊.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J]. 西北醫(yī)學教育. 2010(02)

        [5] 何鳳梅,張莉.通過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 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作者簡介:

        楊潔羽,女,出生年月:1984年4月,籍貫:江西宜春,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新聞學/ 跨文化研究。

      大學英語與人文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1.淺談英語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論文

      2.大學英語教學優(yōu)秀論文范文

      3.有關大學英語教育論文范文

      4.淺談人文教育的相關論文

      263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