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教育參考論文(2)
網絡安全教育參考論文篇二
《論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緊迫性》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網絡信息安全的內涵,從當前網路信息安全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網路信息安全教育的緊迫性,進而提出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主要思路。
關鍵詞:網絡;信息;安全;教育
一、網絡信息安全
網絡信息安全是一個關系國家安全和主權、社會穩(wěn)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fā)揚的重要問題。其重要性,正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重要。網絡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信息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它主要是指網絡系統(tǒng)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tǒng)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tǒng)連續(xù)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因此,網絡信息安全具有: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不可否認性和可控性等五大特征。
二、網絡信息安全問題
(一)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嚴重
網絡詐騙、黑客攻擊及攻擊我國政府和政治制度、損害黨和國家榮譽與利益、危及國家安全與社會穩(wěn)定的違法犯罪活動越來越猖獗。據2011年7月19日,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第2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4.85億,截止2011年上半年,遇到過病毒或木馬攻擊的網民達2.17億人,比例為44.7%;有過賬號或密碼被盜經歷的網民達到1.21億人,占24.9%,較2010年增加3.1個百分點;有8%的網民在網上遇到過消費欺詐,該群體網民規(guī)模達到3880萬人。據《2011年中國互聯(lián)網網絡安全態(tài)勢報告》,2011年底,CSDN、天涯等網站發(fā)生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被公開的疑似泄露數據庫26個,涉及帳號、密碼信息2.78億條,嚴重威脅了互聯(lián)網用戶的合法權益和互聯(lián)網安全。
(二)有關互聯(lián)網管理的法律體系尚未健全
多年來,我國一直在為改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網絡信息安全防御能力進行不懈努力,在法律規(guī)范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但相對于互聯(lián)網產業(yè)的突飛猛進,法律法規(guī)建設仍然滯后。即便是現有的一些法律法規(guī)也因宣傳不足,不能很好地貫徹實施。國防科技大學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國與互聯(lián)網相連的網絡管理中心有99%遭到過境內外黑客的攻擊或侵入,其中銀行、金融和證券機構是攻擊重點。當前信息網絡安全研究,處在忙于封堵現有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漏洞階段。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則取決于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特別是根據我國國情,建立和完善法律保障體系并加強管理。
(三)網絡信息管理水平亟需進一步提高
隨著無線上網、手機上網等網絡新技術的推廣普及,網絡媒體日趨貧民化、大眾化,現實社會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往往第一時間在網上出現并迅速傳播。各種利益群體更多地利用網絡表達訴求,借助熱點或在敏感時期跟風炒作,甚至借助職業(yè)化的“網絡推手”和“網絡公關公司”有目的地“炒熱”事件。網民在網上實時交流互動,各種觀點交互碰撞,快速形成輿論熱點,使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空前放大。大多數管理部門靠人工搜索網絡輿情信息,輿情信息掌握滯后,發(fā)現時已經在網上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網絡信息管理要能夠及時捕捉敏感信息和熱點信息,網絡管理水平需要進一部提高。
三、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緊迫性
(一)網絡信息安全形勢嚴峻,提升信息安全意識迫在眉睫
2012年初,QQ電腦管家與艾瑞咨詢聯(lián)合發(fā)布《2011下半年個人網絡安全報告》,報告分析,2012年個人網絡安全形勢仍然嚴峻:2011年下半年相繼發(fā)生的某微博遭遇“XSS蠕蟲”事件和由“CSDN”牽連出的跨領域、給中國互聯(lián)網安全敲響了警鐘。報告還指出,在針對2011年下半年網民對網絡安全的關注度上,65.8%網民表示會主動留意網絡安全;但在網絡安全的認識上,52.6%網民表示對網絡安全困擾有較清楚的認識,47.4%網民表示對該領域的認知比較模糊。由此可見,目前網民有較高的網絡安全意識,但對網絡安全的認識尚待提高。
(二)網絡犯罪時有發(fā)生,打擊網絡犯罪有待加強
嚴峻的信息安全形勢提醒我們,保打網絡信息安全,打擊網絡犯罪己到刻不容緩的地步。根據《2007年中國七城市互聯(lián)網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網民已經達到1.62億人,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ヂ?lián)網迅速發(fā)展,黑客、計算機病毒等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極大安全威脅。曾經泛濫的CIH、WORM、尼姆達等病毒使許多計算機陷入癱瘓,貯存在計算機中的文件資料全部被刪除甚至無法得到恢復;有的內部資料被非法共享;有的部門主頁受到黑客的攻擊,網頁上的數據被更改;有些涉及國家秘密材料和內部資料被竊取等等,凡此種種類似的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網絡信息安全事件可以說是接連不斷。這些信息安全現象時常發(fā)生,一直在伴隨著因特網的發(fā)展,其破壞性有時是十分巨大的,嚴重擾亂了社會的正常秩序。
(三)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責任心有待加強
在信息安全學術界,通常有這樣的說法:信息安全是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七分管理中包含著人們的安全意識和內部防范策略。根據BISS公布的數據,造成信息安全事故的因素主要在于:57%由于疏忽,24%來自外部惡意攻擊,18%因為電源故障,17%由于用戶誤操作,17%局域網故障,14%來自病毒……其中超過70%的信息安全事故,如果事先加強管理,都是可以得到避免的。微軟內部系統(tǒng)的曾經被侵入就被證明是因為工作人員疏于防護。據CompTIA(計算機技術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安全調查報告,大多數依賴于IT運營的企業(yè),其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并非技術原因,人為因素實際上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這其中內部人員安全意識匱乏和安全技能低下的問題尤為突出。在CompTIA調查的網絡安全事故中,約63%的事故是人為錯誤所致。只有8%的網絡安全事故是因技術原因而引起的。
看過“網絡安全教育參考論文”的人還看了:
2.網絡安全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