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人性化之表達工業(yè)設計論文
設計人性化之表達工業(yè)設計論文
當代美國視覺藝術心理學家布魯墨(Carolyn Bloomer)說:“色彩喚起各種情緒,表達感情,甚至影響我們正常的生理感受,”阿恩海姆則認為“色彩能夠表現(xiàn)感情,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因而“色彩是一般審美中最普遍的形式”,色彩成為設計人性化表達的重要因素。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設計人性化之表達相關工業(yè)設計的論文。具體內(nèi)容如下:
設計人性化之表達
設計師通過對設計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賦予設計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個性、情趣和生命。當然這種品格是不可測量和量化的,而是靠人的心靈去感受和體驗的。設計人性化的表達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質(zhì)態(tài)”去反映和承載無形的“精神態(tài)”。一般而言,設計人性化的表達方式有如下幾種:
1.通過設計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裝飾、材料等)的變化,引發(fā)人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可稱為設計中的“以情動人”。
設計中的造型要素是人們對設計關注點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設計的本質(zhì)和特性必須通過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確化、具體化、實體化。以往人們稱設計為“造型設計”,雖然不很科學和規(guī)范,但多少說明造型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處。在“產(chǎn)品語意學”中,造型成了重要的象征符號。意大利設計師扎維·沃根(Zev Vanghn)于80年代設計的Bra椅子,采用了傳統(tǒng)椅子的結構,但椅背卻運用了設計柔軟而富有曲線美的女性形體造型,人坐上去柔軟舒適而浮想聯(lián)翩,極富趣味性。1994年意大利設計師設計推出的Lucellino壁燈,模仿了小鳥的造型,燈盞兩旁安上了兩只逼真化的翅膀,在高科技產(chǎn)品中帶進了溫馨的自然情調(diào),一種人性化的氛圍撲面而來。
在設計中色彩必須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須通過形狀的體現(xiàn)才具有具體的意義。但色彩一經(jīng)與具體的形相結合,便具有極強的感情色彩和表現(xiàn)特征,具有強大的精神影響。當代美國視覺藝術心理學家布魯墨(Carolyn Bloomer)說:“色彩喚起各種情緒,表達感情,甚至影響我們正常的生理感受,”阿恩海姆則認為“色彩能夠表現(xiàn)感情,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因而“色彩是一般審美中最普遍的形式”,色彩成為設計人性化表達的重要因素。現(xiàn)代設計秉承包豪斯的現(xiàn)代主義設計傳統(tǒng),多以黑、白、灰等中性色彩為表達語言,體現(xiàn)出冷靜、理性的產(chǎn)品設計時,消費者的心理便為之一振,并豁然開朗起來——原來電視機、電冰箱、電腦等高科技產(chǎn)品也可以是彩色的,連汽車輪胎都可以是五彩斑斕的。在現(xiàn)代設計的色彩運用中,融入了設計師和消費者個人的情感、喜好和觀念。 1988年意大利設計師埃·索特薩斯設計的電話機,就一改以往電話機單一的色調(diào),采用紅、藍、黃色彩,將現(xiàn)代設計的觀念發(fā)展到極致,流露出對現(xiàn)代主義設計的調(diào)侃,也使人們腦海中原本毫無情致的設計物變得生動起來。
現(xiàn)代設計力戒虛飾,以少裝飾、反裝飾著稱。但在適應機械化大生產(chǎn)技術條件的前提下,適當?shù)难b飾確可以增加設計的情趣和個性,使設計物燦然生色。
現(xiàn)代設計師常在工業(yè)設計中采用或加進自然材料,通過材料的調(diào)整和
改變以增加自然野趣或溫情脈脈的情調(diào),使人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20世紀80年代由西德人為發(fā)育遲緩兒童設計的學步車,曾獲國際工業(yè)設計大獎。該設計沒有選用傷殘人器械上常使用的那種閃著寒光和鋁合金,而采用打磨柔滑的木材制作,再涂上鮮亮美麗的紅漆,配上一部玩具的積木車,產(chǎn)品工藝簡單,卻受到國際工業(yè)設計界的好評,其根本原因在于設計者通過對材料的用心選擇、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功能的合理配置表現(xiàn)了一種正直的思想和對人性的關懷:讓孩子不感到它是醫(yī)療器械,而是令人親近和叫人喜愛的玩具,從而打消自悲感,增加生活的勇氣,也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2.通過對設計物功能的開發(fā)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滲透人類倫理道德的優(yōu)秀思想如平等、正直、關愛等,使人感到親切溫馨,讓人感受到人道主義的款款真情,可謂是設計中的“以義感人”。
設計師只有用心去關注人,關注人性,才能以飽含人道主義精神的設計去打動人。如一個會鳴叫的水壺,把哨子改成吹出一個和聲的汽笛,使人在水開時不致因尖銳的哨聲而驚惶,當然也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噪聲對人的傷害。超級市場的手推車架上加一個翻板,老年人購物時累了可以當靠椅休息,尊老愛老的美德便體現(xiàn)在細微的設計細節(jié)中。與常規(guī)方向相反裝配的剪刀,給習慣于使用左手的人帶來方便。這些設計的著眼點在于讓社會上更多的人感到世界的溫暖、人類的愛心和人與物的和諧親近。
在這方面,日本設計師可堪稱楷模。凡去過日本的人,無不對日本設計的無微不至留下深刻印象,大到大型機械產(chǎn)品,小到一把裁紙刀,他們都有獨到的設計匠心,充分發(fā)揮了為人設計這一宗旨。日本設計界稱工業(yè)設計為“生活的學者”,認為設計可溝通廠商與消費者,彌補、生活的缺陷。日本設計師曾發(fā)起過針對兒童進行的工業(yè)設計活動,使產(chǎn)品具有獨特的功能和兒童喜愛的外型,讓兒童受到教育并健康成長,他們稱這種設計是“進行教育的設計”,令人們對設計師油然而生敬意。在這里,設計已成了帶有神圣責任感和教育職能的社會行為。1989年索尼公司設計生產(chǎn)了一種用于淋浴室的收音機Shower radio,表達了一種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chuàng)造個人產(chǎn)品的設計思想。其周到、細膩的設計理念令使用者感動不已,真是“于細微處見真情”。
3.借助于語言詞匯的妙用,給設計物品一個恰到好處的命名,往往會成為設計人性化的“點睛”之筆,可謂是設計中的“以名誘人”。
如同寫文章一樣,一個絕妙的題目能給讀者以無盡的想象,給主題以無言的深化。一種好的設計有時亦需要好的名字來點化,誘使人去想象和體味,讓人心領神會而怦然心動。意大利設計大師索特薩斯1969年為奧利維蒂公司設計的便攜式打字機,外殼為鮮艷的紅色塑料,小巧玲攏而有著特有的雕塑感,其人性化的設計風格已令消費者青睬有加。而其浪漫而富有詩意的名字——“情人節(jié)的禮物”更是令人情意頓生,憐愛不已。
1992年意大利年輕的設計師馬西姆·羅薩·和尼設計了一個帶扶手的沙發(fā)椅,雖然柔軟舒適,造型卻非常普遍。然而設計師對這一設計的命名卻讓其名聲大噪,身價倍增。他把這一作品叫作“媽媽”,意味著這一沙發(fā)能提供給人以保護感、溫暖感和舒適感,就像躺在媽媽懷里一樣。設計師在展示其設計的實用功能的同時,還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實用之外的東西,帶給我們許多思考和夢想,其給人的心靈震憾和情感體驗是不言而喻的。
【相關文章】
1.電子機械論文
2.工學論文
5.畢業(y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