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政治論文
中學政治論文
隨著中國現代化民主法治建設的發(fā)展,我國公民教育在中學教育越來越重視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中學政治論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中學政治論文篇一
關于中學數學的教學思考
摘要:喚醒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讓學生精神飽滿并對學習滿懷信心,在數學課堂上學并快樂著。
關鍵詞:數學教學 數學史 數學思考
馬克思說:“一門科學,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怎樣讓學生學好數學是教師需要不斷探索研究的。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學習方法。方法對,事半功倍,方法錯,徒勞無功。一些學生認為數學枯燥無味,數學教學必須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學以致用,如何教好數學呢?
一、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夜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可以說,“普天之下莫不用數學”。在生活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提高生活質量,是學習的最終目的?!稊祵W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學聯系生活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的了解;應用數學知識,可以對數學的功能更能感受,學習的信心會增強;教學中,學生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欲望如果被教師激發(fā)出來,學生就會自覺地應用所學知識去考慮,去行動,很多生活中相關的問題會通過他們的思考解決。這樣,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學生領悟了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哲理,就會激情不斷,對學習興味盎然,樂于參與,熱愛生活,喜歡所學的知識。
二、自主學習,達到熟能生巧
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系。”
一定要引領學生自我加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練習,做到持之以恒,做好糾錯習題集的整理。有了糾錯習題集,課后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對于以前所學的知識更有針對性、實效性。復習時可以有的放矢,少走彎路。另外,有了糾錯習題集,課上沒解決的、或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放在課下,向老師請教、或與其他同學進行探討、交流,使問題得以解決。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數學學習就會進入自主的良性的循環(huán)狀態(tài),數學思維就更清晰、更有條理,研究數學、探求學習的興趣將會悄悄來到學生的身邊。
三、認真審題
審題是解題的基礎,要求審題者見到題目不要急于解答,而應該熟悉問題情景,了解事理,分清已知和未知,明確解題目標,必要時可以把題目用圖表表示出來或引入適當的符號,使題目的條件與問題清晰化,隱蔽的數量關系明朗化。只有正確地理解題意,才能正確地確立解題的思維方向,找出解題途徑。所以這一步非常重要,有人說解題能否成功,一半決定于審題,此話不無道理。審題的方法主要強調一個“讀”字。通讀,弄清題目大致意思;細讀,對于題中模糊的、生疏的部分重點讀,反復讀,字斟句酌,直到把題意徹底弄明白為止。細讀的同時要加以周密的思考,聯想題目可能用到那些知識點,已知條件能否進一步化簡、轉化,題目中是否存在著隱含條件,所求結論是否多解等。如問題:若方程有實根,求m的取值范圍。若不仔細審題,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只當作一元二次方程來解。此題已知條件中沒有明確指出方程的次數,應分類討論,按一次方程、二次方程去解。
四、讓學生主動學習
教學過程是雙邊活動,主導的是教師,主體是學生。不能弄反了,很多時候,很多情況下,尤其是以前的舊型教學,教師滿堂灌,學生機械地學習,學生不知道該怎樣學得更好,教師也不知道怎樣教會更佳,一切循規(guī)蹈矩,沒有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缺乏積極性,學習毫無樂趣可言。因此,要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講明每次課的學習目的,即課堂上應該理解和掌握的學習內容;其次,要向學生解釋本堂課學習內容的價值,即現在所學的內容與日常生活實踐有何聯系,對學生今后發(fā)展有什么意義;最后,教師還應該具體指導學生通過何種方式才能更好地達到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利用各種手段喚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開發(fā)學生主體潛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五、學會用數學頭腦思考
《新課程改革標準》將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和定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的環(huán)境與社會,學會“數學的思考”即應用數學的知識,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基本目標的“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數學課程結構,作為教育內容的數學,不應該被單純視為抽象的符號運算,圖形分析與證明,它反映的是現實情境中所存在的各種關系,形式和規(guī)律。課堂教學應從現實情境出發(fā),通過一個充滿探索,思考和合作的過程學習數學,獲取知識。這樣,學生數學學習的收獲將包括自信心�責任感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六、要重視數學史
中國數學史是我國中學數學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的教材中介紹的相關內容涉及數學家、數學發(fā)現、數學方法等多方面的內容,并以習題、注解、課文、附錄等多種形式出現,這些內容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素材。然而,有些教師認為,這不屬于考試范圍,所以一概略過。其實,在這方面,教師應該結合教材介紹我國在世界數學發(fā)展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通過一些史實和事例,說明中華民族不僅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而且也為整個世界的現代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七、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上課專心聽講不單是坐好、目不轉睛,關鍵是注意力要集中,認真體會老師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跟著老師的步伐,明確自己所要掌握的重點,如何突破難點。
另外,數學是雙邊的教學活動,只是教師的教而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肯定沒有效果。只有讓學生的眼、耳、手、腦、口一起動起來,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能動性,變被動學為主動學。配合老師上課也是關鍵,通過老師的導與學生的練,同學互學互動,加強對問題的研討、歸納和總結。所以,上課時對老師講解的題目,關鍵是注重老師解題的步驟,學會老師分析的方法,明白老師講解的思路,真正做到徹底明白。同時,也要獨立思考,做到認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若有不同的見解,一定要大膽提出,得到正確的驗證。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讓學生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繁多,不勝枚舉。這就需要教師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形式多樣,搞活課堂,讓數學教學充滿生機,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中學政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