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三學習方法>九年級化學>

      化學第五章燃料同步練習

      時間: 礎鴻1124 分享

        化學考試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化學第五章燃料同步練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化學第五章燃料同步練習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下列氣體中,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是( )

        A.氮氣 B.氧氣 C.氫氣 D.空氣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氫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液態(tài)氫氣是藍色的

        C.氫氣難溶于水

        D.同條件下氫氣的密度約是氧氣密度的1/14

        3.下列對于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淡藍色火焰

        B.氫氣燃燒時會產生濃烈的刺激性氣味

        C.氫氣燃燒時會放出大量的熱

        D.氫氣燃燒屬于化合反應

        4.氫氣是一種具有廣泛用途的物質,下列關于氫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用氫氣充灌探空氣球是因為相同條件下,氫氣的密度最小

        B.氫氣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C.點燃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體時,一定會發(fā)生爆炸

        D.氫氣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的最小微粒是氫原子

        5.氫燃料電池 是當前為保護環(huán)境各國積極發(fā)展的一種新型的能源裝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氫氣和氧氣為原料,通過化學反應直接產生電能,運行時產生的溫度一般不超過80 ℃,反應后的產物只有水。以下對氫燃料電池的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 )

        A.氫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B.氫燃料電池使用的燃料是H2

        C.氫燃料電池的特點 是無毒、熱值高

        D.該電池使用的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6.(2013•陜西改編)下列相關知識的對比分析正確的是( )

        A.石墨和金剛石均屬于碳的單質,所以二者性質完全相同

        B.水的三態(tài)變化和空氣的熱脹冷縮雖然分子間的間隔都發(fā)生了改變,但分子本身沒有改變,所以二者均屬于物理變化

        C.乙醇和甲苯燃燒產物均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組成一定相同

        D.CO和CO2都是由C、O兩種元素組成的,所以兩者的化學性質相同

        7.(2013•蘭州改編)2013年3月,浙江大學實驗室里誕生了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碳海綿”。“碳海綿”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

        B.具有吸附性

        C.“碳海綿”屬于混合物

        D.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

        8.古代字畫能長期保存,是由于單質碳在常溫下具有( )

        A.穩(wěn)定性 B.氧化性 C.還原性 D.助燃性

        9.關于一 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室內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CO可以在O2中燃燒

        D.用聞氣味的方法能夠區(qū)別CO2和CO

        10.(2013•重慶)溫室效應有功有過,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是CO2,下列有關認識錯誤的是( )

        A.CO2 能使干燥石蕊紙花變紅

        B.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低碳”是指較低的CO2排放

        D.溫室效應為人類提供了適宜的生存溫度

        11.(2013•江蘇蘇州)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發(fā)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體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飲料

        12.下圖分別為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質檢驗的裝置圖。其中錯誤的是( )

        A B C D

        13.氫能源是一種極其理想的新能源,因為氫氣燃燒放出的熱量大,且生成物不污染環(huán)境.但氫氣作為能源目前還不能廣泛使用,分析其原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雖然制氫的資源很豐富,但制取成本高

        B.高效、經濟的制氫方法還在研究之中

        C.高效、價廉的貯氫材料還在研究之中

        D.氫氣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常溫下就會爆炸

        14.(2013•長沙)“兩型”社會,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關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

        B.室內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氣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剛石、石墨是碳的單質,而C60則是碳的化合物

        15.(2013•四川廣安改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物質。下列關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

       ?、俣趸己鸵谎趸荚亟M成相同,性質相同

       ?、诙趸寄苁谷居凶仙锏母稍锛埢ㄗ兗t

       ?、鄱趸荚谒械娜芙舛扰c壓強成正比

       ?、苓M入久未 開啟的菜窖,應進行燈火試驗

       ?、菀谎趸?、木炭、氫氣都具有可燃性

       ?、抟谎趸寂c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缺氧窒息而亡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③④⑤

        16.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 最合適原料是( )

        A.石灰石與濃鹽酸 B.石灰石與稀鹽酸

        C.碳酸鈉與稀鹽酸 D.石灰石與稀硫 酸

        17.(2011•荊門)下列能源中,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盡的天然能源是( )

        A.氫氣 B.太陽能 C.天然氣 D.石油

        18.(2011•無錫)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關于化石燃料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石油是一種化工產品 B.將石油分餾可得到多種產品

        C.將煤隔絕空氣加熱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

        19.(2011•河南)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進入大氣后,會引 起的環(huán)境問題是( )

        A.溫室效應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層破壞

        20.(2011•廣安)下列行為與“綠色環(huán)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分類回收、利用垃圾,減少資源浪費

        B.推廣使用一次性木筷,減少疾病傳染

        C.開發(fā)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減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凈化裝置,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

        二、填空題(共34分)

        21.(6分)右圖是自然界碳的循環(huán)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二氧化碳(CO2)的來源途徑有______________(任寫一點);

        (2)任何物質都有兩面性,二氧化碳對人類的正面影響是促進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點);

        (3)人類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兩個方向:一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請寫出一條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2013•重慶節(jié)選)激光打印機是常見的辦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極細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 的性質是 (填序號)。

        A.黑色 B.易溶于水

        C.可燃性 D.常 溫下穩(wěn)定

        (2)將碳粉在氧氣中點燃,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3.(6分)(2013•沈陽)體會內在聯(lián)系,填寫下表內容:

        物質名稱 (1) 石墨

        組成元素 C C

        微觀結構模型

        物質性質 顏色 無色 黑色

        硬度 (2) 小

        導電性 不導電 導電

        用途 制作鉆石、切割玻璃等 (3) (寫出一種)

        24.(7分)(2011•雞西)實驗室部分儀器或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組裝一套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 (填儀器下方的字母,下同),收集裝置可選用圖中的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用該發(fā)生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氣體是 (填一種)。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除需增加酒精燈外,還需要的實驗用品是 ,寫出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用右圖所示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填“a”或“b”)端導入。

        25.(4分)(2013•天津節(jié)選)倡導“低碳”生活,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1)下列舉措不能達到“低碳”目的的是 (填字母)。

        A.提倡使用節(jié)能燈

        B.利用和開發(fā)太陽能、風能等能源

        C.選擇步行、騎自行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

        D.廣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2)為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科學家采取“組合轉化”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轉化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6.(8分)(2013•南京)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為“同呼吸 共奮斗”。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 和天然氣等。

        (2)下列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氣

        (3)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下圖所示裝置對二氧化碳的性質進行驗證:

        當打開K,反應一段時間后:

       ?、貲燒杯中 (填“上層”或“下層”)的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 ,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

       ?、贐處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C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處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物質是 ;寫出C處發(fā)生變化 的化學方程式 。

        三、實驗探究題(共18分)

        27.今天是化學實驗室開放日,老師拿出兩瓶無標簽的試劑,分別是固體和液體,他取少量試劑在試管中混合,立即產生一種無色氣體。我們對此氣體展開了一系列探究:

        (1)某同學猜想此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請回答有關問題:

       ?、俟腆w二氧化碳俗稱_________,寫出它在生活、生產中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隍炞C該氣體是二氧化碳的實驗方案如下:

        猜想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該氣體是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制取該氣體,采用的發(fā)生裝置可選取下圖中的_________(填序號),收集裝置是__________(填序號),其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學猜想此無色氣體可能是另外一種氣體,可以產生它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共8分)

        28.實驗室里常用鹽酸與碳酸鈣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要制取110 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碳酸鈣的質量是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

        第五章 燃料 檢測題參考答案

        1.C 解析:氫氣跟其他氣體相比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密度小,是自然界中最輕的氣體。

        2.C 解析:氫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液態(tài)氫氣也是無色的。

        3.B 解析: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生成物為水,沒有氣味;燃燒時要放出大量的熱;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4.C 解析:當空氣里混入氫氣的體積為 總體積的4.0%~74.2%時,點燃就會發(fā)生爆炸。因此在使用氫氣時,要特別注意安全,點燃氫氣前,一定 要先檢驗氫氣的純度。

        5.D 解析:氫燃料電池是發(fā)生化學變化,使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該電池是借助氫氣與氧氣的燃燒產生能量;氫氣在反應中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熱,產物是水無毒;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并有規(guī)律地得到補充或重復利 用的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潮汐能等。

        6.B 解析:石墨和 金剛石均屬于碳的單質,但由于組成它們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們的性質存在明顯的差 異,故A錯誤;水的三態(tài)變化和空 氣的熱脹冷縮雖然分子間的間隔都發(fā)生了改變,但分子本身沒有改變,因此水的三態(tài)變化和空氣的熱脹冷縮均屬于物理變化,故B正確;物質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證明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不能確定是否含有氧元素,因此乙醇和甲苯燃燒產物雖然相同,但其組成元素不一定相同,故C錯誤;CO和CO2都是由C、O兩種元素組成的,但兩者的分子構成不同,所以兩者的化學性質不同,故D錯誤。

        7.A 解析:“碳海綿”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根據碳的化學性質可知,常溫下的碳化學性質不活潑,故A錯誤。由于“碳海綿”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因此具有吸附性,故B正確。“碳海綿”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所以屬于混合物,故C正確。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故D正確。

        8.A

        9.C 解析: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室內放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能 與人體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不能用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0.A 解析:CO2 接觸干燥的石蕊,無碳酸生成,不能使干燥石蕊紙花變紅,A錯誤;CO2能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B正確;“低碳”是指較低的CO2排放,C正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溫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樣,既能讓太陽光透過,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陽光的能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對地球保溫的作用,這就是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正是因為有了溫室效應,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才提高到適合人類生存的溫度,D正確。

        11.B 解析:引發(fā)酸雨的物質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可使溫室效應增強,A錯;二氧化碳固體(干冰)升華時從周圍環(huán)境吸收大量熱,能使空氣中水蒸氣冷凝形成水滴,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B正確;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C錯;二氧化碳無毒,溶于水后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被廣泛用于制作碳酸飲料,D錯。

        12.C 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因此需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且導氣管應插到集氣瓶的底部。

        13.D 解析:A項,因制取氫氣是利用水分解得到,但水的分解一般需要電解,則制取成本高,A說法正確;B項,因現(xiàn)在正尋找能使水分解的催化劑或利用太陽能使水分解,從而節(jié)約能源,則高效、經濟的制氫方法還在研究之中,B說法正確;C項,因氫氣是氣體,氫氣難儲存,正在尋找儲存氫的材料,則高效、價廉的貯氫材料還在研究之中,C說法正確;D項,氫氣的性質雖然活潑,但發(fā)生化學反應需要一定的條件,在常溫下不會爆炸,D說法錯誤。

        14.C 解析:二氧化碳排放過多會產生溫室效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故 A說法錯誤;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室內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B說法錯誤;大氣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徑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C說法正確;金剛石、石墨是碳的單質,C60是由碳元素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也屬于碳的單質,故D說法錯誤。

        15.C 解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元素組成相同,但分子結構不同,性質不同,①錯誤;二氧化碳不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紙花變紅,②錯誤;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但不能說成正比,③錯誤;久未開啟的菜窖會積存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給人呼吸,人若貿然進入,會因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缺氧窒息發(fā)生危險,④正確;⑤一氧化碳、木炭、氫氣都能在氧氣中燃燒,具有可燃性,⑤正確;一氧化碳能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缺氧中毒,甚至導致死亡,⑥正確。故應選C。

        16.B 17.B

        18.A 解析: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是天然存在的,是化工原料,而不是化工產品。

        19.C 解析:二氧化碳過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塑料制品引起白色污染;氟利昂的使用會破壞臭氧層。

        20.B

        21.(1)化石燃料燃燒(或動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

        (2)溫室效應(或溫室效應的具體表現(xiàn)等均可)

        (3)植樹造林(或種草等均可)

        2 2.(1)B

        (2)C+O2 CO2

        解析:(1)碳粉不溶于水。

        (2)碳粉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據此可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3.(1)金剛石 (2)大 (3)作電極(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根據結構模型可知,該物質為金剛石。

        (2)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即金剛石的硬度大。

        (3)石墨能夠導電,可用于制干電池的電極;石墨呈黑色且較軟,可用來制造鉛筆芯等。

        24.(1)ABCD或ACE F 將燃 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氣體已收集滿

        氧氣

        (2)一團棉花 2KMnO4 K2MnO4+MnO2+O2↑ a

        解析:(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不需加熱,發(fā)生裝置可選ABCD或ACE;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易溶于水,收集裝置選F;氧氣可以用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固體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取,是固體跟液體反應,也不需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也可用此裝置制取氧氣。

        (2)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堵塞導管口,需要在試管口 處放一團棉花;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氧氣應從a口進。

        25.(1)D

        (2)2CO2+6H2 C2H4+4H2O

        解析:(1)A中使用節(jié)能燈可節(jié)約能源,B中可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中也可節(jié)省能源,這些都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從而達到“低碳”的目的。D中廣泛使用一次性筷子會消耗更多的木材,破壞森林資源,減少了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不能達到“低碳”的目的;塑料是以石油為原料生產的,且生產過程也會消耗更多的能源,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廣泛使 用一次性塑料袋,也不能達到“低碳”的目的。

        (2)由題意知,反應物為CO2和H2,生成物為C2H4和H2O,反應條件是催化劑和加熱,據此可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6.(1)石油

        (2)D

        (3)①下層 密度比空氣大 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②碳酸(H2CO3) CO2+Ca(OH)2=CaCO3↓+H2O

        解析:(1)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氣。

        (2)氮氣是一種無毒的氣體,它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成分,不屬于空氣污染物。

        (3)①D燒杯內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 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贐處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物質是碳酸而非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H2O+CO2=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C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 ↓+H2O。

        27.(1)①干冰 人工降雨

       ?、趯怏w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跙 E 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氣體集滿 CaCO3+2HCl=CaCl2+H2O+CO2↑

        (2)2H2O2 2H2O+O2↑

        解析:(1)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將其通入澄清石灰水,若變渾濁即是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加熱,應選B裝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燃著的木條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集滿。

        (2)固體和液體反應,生成氣體的還有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反應。

        28.解:設至少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10 g

        解得:x=250 g

        答:要制取110 g的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碳酸鈣的質量是250 g。

      373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