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三學習方法 > 九年級化學 >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時間: 惠敏1218 分享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形狀的改變、位置的移動等。

        例如:水的三態(tài)變化、汽油揮發(fā)、干冰的升華、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反應。

        ① 宏觀上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有新分子生成。

       ?、?化學變化常常伴隨一些反應現(xiàn)象,例如:發(fā)光、發(fā)熱、產(chǎn)生氣體、改變顏色、生成沉淀等。

        有時可通過反應現(xiàn)象來判斷是否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或者產(chǎn)物是什么物質。

        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物理性質也并不是只有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才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質,并不要求其改變形狀時才表現(xiàn)出來。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

       ?、?需要借助儀器測定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導電性等。

        (2)化學性質:物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例如:物質的金屬性、非金屬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熱穩(wěn)定性等。

        實驗儀器和操作

        一、藥品的取用原則

        1.使用藥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藥品,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2.取用藥品注意節(jié)約:取用藥品應嚴格按實驗室規(guī)定的用量,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體取1-2mL,固體只要蓋滿試管底部。

        3.用剩的藥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不能拿出實驗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實驗時若眼睛里濺進了藥液,要立即用水沖洗。

        二、固體藥品的取用

        1.塊狀或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一般用鑷子夾取。

        2.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藥品用鑰匙(或紙槽)。

        3.使用過的鑷子或鑰匙應立即用干凈的紙擦干凈。

        三、液體藥品(存放在細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體藥品的取用---用膠頭滴管吸有藥液的滴管應懸空垂直在儀器的正上方,將藥液滴入接受藥液的儀器中,不要讓吸有藥液的滴管接觸儀器壁;不要將滴管平放在實驗臺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別的試劑(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沖洗)

        2.從細口瓶里取用試液時,應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簽向著手心,瓶口緊靠試管口或儀器口,防止殘留在瓶口的藥液流下來腐蝕標簽。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體積的液體藥品可用量筒量取。讀數(shù)時量筒必須放平穩(wěn),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俯視讀數(shù)偏高,仰視讀數(shù)偏底。

        B:量取液體體積操作:先向量筒里傾倒液體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線。注意:量筒是一種量器,只能用來量取液體,不能長期存放藥品,也不能作為反應的容器。不能用來量過冷或過熱的液體,不宜加熱。

        C:讀數(shù)時,若仰視,讀數(shù)比實際體積低;若俯視,讀數(shù)比實際體積高。

        四、酒精燈的使用

        1.酒精燈火焰:分三層為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溫度最低,因此加熱時應把加熱物質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燈使用注意事項:

        A: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

        B: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滅;

        C: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

        D: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以免引起火災。

        E:不用酒精燈時,要蓋上燈帽,以防止酒精揮發(fā)。

        3.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fā)皿、燃燒匙、坩堝等;可以加熱的儀器,但必須墊上石棉網(wǎng)的是燒杯、燒瓶;不能加熱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氣瓶。

        4.給藥品加熱時,要把儀器擦干,先進行預熱,然后固定在藥品的下方加熱;加熱固體藥品,藥品要鋪平,要把試管口稍向下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試管而使試管破裂;加熱液體藥品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要把試管向上傾斜45°角,并不能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別人

        五、洗滌儀器

        1.用試管刷刷洗,刷洗時須轉動或上下移動試管刷,但用力不能過猛,以防止試管損壞

        2.儀器洗干凈的標志是: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一、基本概念

        1.物理性質:

        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2.化學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wěn)定性)。如鐵易生銹、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3.純凈物:

        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如:N2、O2 、CO2、P2O5等。

        4.混合物:

        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如空氣、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來的性質)

        5.單質: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N2 、O2 、S、P等。

        6.化合物: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潔物。如:CO2、 KClO3、SO2等。

        7.氧化物: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8.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A+B =AB)

        9.分解反應:

        由一中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AB =A +B)

        10.氧化反應:

        物質與氧的反應。(緩慢氧化也是氧化反應)

        11.催化劑:

        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又叫觸媒)[應講某種物質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如不能講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而應講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12.催化作用:

        催化劑在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氣的成分

        1.空氣含氧量的測定——過量紅磷的燃燒實驗題:

        (1)為什么紅磷必須過量?(耗盡氧氣)

        (2)能否用硫、木炭、鐵絲等物質代替紅磷?(不能,產(chǎn)生新物質)

        2.空氣的成分:

        N2:78%;

        O2:21% ;

        稀有氣體:0.94% ;

        CO2:0.03% ;

        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3.氧氣的用途: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

        4.氮氣的用途

        5.稀有氣體的性質和用途

        6.空氣的污染:(空氣質量日報、預報)

        (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汽車排放的尾氣等。

        (2) 污染物:主要是粉塵和氣體。如:SO2、CO、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氣的性質

        1.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液化成淡藍色液體或固化成淡藍色固體。

        2.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

        (1)能支持燃燒: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2)氧氣與一些物質的反應:

        硫 S +O2=SO2(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

        鋁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鐵3Fe + 2O2 =Fe3O4(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磷 4P + 5O2 = 2P2O5(產(chǎn)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四、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藥品:

        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或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2.反應的原理:

        (1)過氧化氫 水+氧氣

        (2)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導管口要塞一團棉花)

        (3)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

        3.實驗裝置

        4.收集方法:

        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空氣法(導管口要伸到集氣瓶底處,便于將集氣瓶內的空氣趕盡)

        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發(fā)生反應——排水法(剛開始有氣泡時,因容器內或導管內還有空氣不能馬上收集,當氣泡連續(xù)、均勻逸出時才開始收集;當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表明氣體已收集滿)。

        本方法收集的氣體較純凈。

        5.操作步驟: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將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

        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點:點燃酒精燈,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對準試管中藥品部位加熱。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離:收集完畢后,先將導管撤離水槽。

        熄:熄滅酒精燈。

        6.檢驗方法: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的氣體是氧氣。

        7.驗滿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

        (2)用排水法收集時:當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說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

        8.注意事項:

        (1)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固體藥品加熱時),防止藥品中的水分受熱后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而使試管破裂。

        (2)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氣體。

        (3)試管內的藥品要平鋪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4)鐵夾要夾在試管的中上部(離試管口約1/3處)。

        (5)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對準藥品的部位加熱;加熱時先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對準藥品部位加熱。

        (6)用排水法集氣時,集氣瓶充滿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導管伸到瓶口處即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集氣瓶正放,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氣時,應注意當氣泡從導管口連續(xù)、均勻地放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滿。

        (8)停止反應時,應先把撤導管,后移酒精燈(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試管,導致使館破裂)

        (9)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要正放,瓶口處要蓋上玻璃片

        (10)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要塞一小團棉花。

        五、氧氣的工業(yè)制法——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在低溫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轉變?yōu)橐簯B(tài)空氣,然后蒸發(fā)。由于液態(tài)氮的沸點比液態(tài)氧的沸點低,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tài)空氣中蒸發(fā)出來,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態(tài)氮。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組成

        1.電解水實驗:

        電解水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這兩種原子分別兩兩構成成氫分子、氧分子,很多氫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氫氣、氧氣。

        2.一正氧、二負氫

        實驗現(xiàn)象:電極上有氣泡,正負極氣體體積比為1:2。

        負極氣體可燃燒,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水=氧氣+氫氣(分解反應) 2H2O=2H2↑+O2↑

        3.水的組成:

        水是純凈物,是一種化合物。從宏觀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水是化合物。

        從微觀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氧原子構成的。

        4.水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沒有味道的液體,沸點是100℃,凝固點是0℃,密度為1g/cm3,能溶解多種物質形成溶液。

        (2)化學性質: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水還可以與許多單質(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鹽等多種物質反應。

        二、氫氣

        1.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是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

        2.化學性質:

        可燃性。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淡藍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氫氣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因此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驗純。

        (驗純的方法:收集一試管的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瓶口向下移進酒精燈火焰,松開拇指點火,若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需再收集,再檢驗;聲音很小則表示氫氣較純。)

        三、分子

        1.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停地運動著,并且溫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運動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間有作用力和間隔。不同的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通常不等于幾種液體的體積簡單相加,就是因為分子間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間隔。

        四、原子

        1.定義: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組合。

        3.分子與原子的比較

        五、物質的分類、組成、構成

        1.物質由元素組成

        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

        3.物質的分類:單質、純凈物、化合物、混合物

        六、水的凈化

        1.水的凈化:

        (1)加入絮凝劑吸附雜質(吸附沉淀);

        (2)過濾;

        (3)消毒(加氯氣或一氧化二氯)。

        2.活性炭的凈水作用:

        具有多孔結構,對氣體、蒸氣或膠狀固體具有強大的吸附能力??梢晕缴囟挂后w變無色,也可以除臭味。

        3.硬水和軟水

        (1)區(qū)別:水中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多少。

        (2)硬水的軟化方法:煮沸或蒸餾。

        七、物質的分類方法

        1.過濾:分離可溶性與不溶性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貼” “二低” “三靠”)

        2.蒸餾:分離沸點不同的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八、愛護水資源

        1.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2.我國的水資源情況及水資源污染:

        主要水體污染來源:工業(yè)污染、農(nóng)業(yè)污染、生活污染。

        3.愛護水資源——節(jié)水標

        (1)節(jié)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節(jié)約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浪費水,另一方面要通過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和改變習慣來減少大量工農(nóng)業(yè)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防治水體污染的辦法:

        A:減少污染物的產(chǎn)生

        B:對被污染的水體進行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

        C:農(nóng)業(yè)上提倡使用農(nóng)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nóng)藥

        D: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再排放。

        【知識點】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① 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常指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形狀的改變、位置的移動等。

        例如:水的三態(tài)變化、汽油揮發(fā)、干冰的升華、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反應。

        ① 宏觀上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有新分子生成。

       ?、?化學變化常常伴隨一些反應現(xiàn)象,例如:發(fā)光、發(fā)熱、產(chǎn)生氣體、改變顏色、生成沉淀等。有時可通過反應現(xiàn)象來判斷是否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或者產(chǎn)物是什么物質。

        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① 物理性質也并不是只有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時才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質,并不要求其改變形狀時才表現(xiàn)出來。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

       ?、?需要借助儀器測定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導電性等。

        (2)化學性質:物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例如:物質的金屬性、非金屬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熱穩(wěn)定性等。

        實驗儀器和操作

        一、藥品的取用原則

        1.使用藥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藥品,不能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2.取用藥品注意節(jié)約:取用藥品應嚴格按實驗室規(guī)定的用量,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體取1-2mL,固體只要蓋滿試管底部。

        3.用剩的藥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不能拿出實驗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實驗時若眼睛里濺進了藥液,要立即用水沖洗。

        二、固體藥品的取用

        1.塊狀或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一般用鑷子夾取。

        2.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藥品用鑰匙(或紙槽)。

        3.使用過的鑷子或鑰匙應立即用干凈的紙擦干凈。

        三、液體藥品(存放在細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體藥品的取用---用膠頭滴管吸有藥液的滴管應懸空垂直在儀器的正上方,將藥液滴入接受藥液的儀器中,不要讓吸有藥液的滴管接觸儀器壁;不要將滴管平放在實驗臺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別的試劑(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沖洗)

        2.從細口瓶里取用試液時,應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簽向著手心,瓶口緊靠試管口或儀器口,防止殘留在瓶口的藥液流下來腐蝕標簽。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體積的液體藥品可用量筒量取。讀數(shù)時量筒必須放平穩(wěn),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俯視讀數(shù)偏高,仰視讀數(shù)偏底。

        B:量取液體體積操作:先向量筒里傾倒液體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線。注意:量筒是一種量器,只能用來量取液體,不能長期存放藥品,也不能作為反應的容器。不能用來量過冷或過熱的液體,不宜加熱。

        C:讀數(shù)時,若仰視,讀數(shù)比實際體積低;若俯視,讀數(shù)比實際體積高。

        四、酒精燈的使用

        1.酒精燈火焰:分三層為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溫度最低,因此加熱時應把加熱物質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燈使用注意事項:A: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B: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滅;C: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D: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以免引起火災。E:不用酒精燈時,要蓋上燈帽,以防止酒精揮發(fā)。

        3.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fā)皿、燃燒匙、坩堝等;可以加熱的儀器,但必須墊上石棉網(wǎng)的是燒杯、燒瓶;不能加熱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氣瓶。

        4.給藥品加熱時要把儀器擦干,先進行預熱,然后固定在藥品的下方加熱;加熱固體藥品,藥品要鋪平,要把試管口稍向下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試管而使試管破裂;加熱液體藥品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要把試管向上傾斜45°角,并不能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別人

        五、洗滌儀器

        1.用試管刷刷洗,刷洗時須轉動或上下移動試管刷,但用力不能過猛,以防止試管損壞

        2.儀器洗干凈的標志是: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熱門文章

      450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