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三學習方法 > 九年級化學 > 2016中考化學復習資料

      2016中考化學復習資料

      時間: 陳哲凡673 分享

      2016中考化學復習資料

        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與實驗相關(guān)的知識點是重中之重。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您帶來的2016中考化學復習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中考化學復習資料(一)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如石蠟的熔化、水的蒸發(fā)

        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如物質(zhì)的燃燒、鋼鐵的生銹

        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特征:生成新的物質(zhì)?;瘜W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伴隨化學變化。

        物理性質(zhì):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化學性質(zhì):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wěn)定性)。如鐵易生銹、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如N2 O2 CO2 P2O5等。

        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zhì)混合而成的。如空氣、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來的性質(zhì))

        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N2 O2 S P等。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潔物。如CO2 KClO3 SO2 等。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另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A+B AB

        分解反應:由一中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zhì)的反應。AB A +B

        氧化反應:物質(zhì)與氧的反應。(緩慢氧化也是氧化反應)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zhì)。(又叫觸媒)[應講某種物質(zhì)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如不能講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而應講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液化成淡藍色液體或固化成淡藍色固體。

        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

        能支持燃燒: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氧氣與一些物質(zhì)的反應:(硫、碳、鐵絲、磷)

        2016中考化學復習資料(二)

        1:常用的儀器(儀器名稱不能寫錯別字)

        A:不能加熱:量筒、集氣瓶、漏斗、溫度計、滴瓶、表面皿、廣口瓶、細口瓶等

        B:能直接加熱:試管、蒸發(fā)皿、坩堝、燃燒匙

        C:間接加熱:燒杯、燒瓶、錐形瓶

        (1)試管 常用做①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氣體的容器③或用于裝置成小型氣體的發(fā)生器

        (2)燒杯 主要用于①溶解固體物質(zhì)、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釋、濃縮②也可用做較大量的物質(zhì)間的反應

        (3)燒瓶----有圓底燒瓶,平底燒瓶

       ?、俪S米鲚^大量的液體間的反應②也可用做裝置氣體發(fā)生器

        (4)錐形瓶 常用于①加熱液體,②也可用于裝置氣體發(fā)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發(fā)皿 通常用于溶液的濃縮或蒸干。

        (6)膠頭滴管 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體。

        注意: ①使用時膠頭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體試劑進入膠頭而使膠頭受腐蝕或?qū)⒛z頭里的雜質(zhì)帶進試液

       ?、诘喂芄芸诓荒苌烊胧艿稳萜?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試劑) ③用過后應立即洗滌干凈并插在潔凈的試管內(nèi),未經(jīng)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別的試劑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須與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體積液體的儀器。

        不能①在量筒內(nèi)稀釋或配制溶液,決不能對量筒加熱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進行化學反應

        注意: 在量液體時,要根據(jù)所量的體積來選擇大小恰當?shù)牧客?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讀數(shù)時應將量筒垂直平穩(wěn)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與量筒內(nèi)的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2016中考化學復習資料(三)

        一、 氧氣的性質(zhì):

        (1)單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化合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研究空氣組成的實驗):4P + 5O2 點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S + O2 點燃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2CO2 + 3H2O

        (3)氧氣的來源:

        13.玻義耳研究空氣的成分實驗2HgO 加熱Hg+ O2 ↑

        14.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K2MnO4 + MnO2 + O2↑(實驗室制氧氣原理1)

        15.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條件下分解反應:H2O2 MnO22H2O+ O2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組成實驗):2H2O 通電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H2CO3

        三、質(zhì)量守恒定律:

        19.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2MgO

        20.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Cu + H2O

        22. 鎂還原氧化銅:Mg + CuO 加熱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學性質(zhì)

        23.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CO2

        24.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2Cu + CO2↑

        25.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4Fe + 3CO2↑

        (2)煤爐中發(fā)生的三個反應:(幾個化合反應)

        26.煤爐的底層:C + O2 點燃CO2

        27.煤爐的中層:CO2 + C 高溫2CO

        28.煤爐的上部藍色火焰的產(chǎn)生:2CO + O2 點燃2CO2

        2016中考化學復習資料(四)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zhì)的變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zhì)的變化

        3、物理性質(zhì):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zhì):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zhì)都保持原來的性質(zhì)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zhì)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zhì)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zhì)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zhì)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zhì)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相對原子質(zhì)量 ≈ 質(zhì)子數(shù) + 中子數(shù) (因為原子的質(zhì)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zhì)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總和

      83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