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歷史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2)
79、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嶼。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80、明代從外國引進的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廣種植。
81、棉紡織業(yè)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yè)中心;景德鎮(zhèn)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暢銷海內外。
82、明清時期 ,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貿易城市。
83、明朝中期以后,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yè)中,出現(xiàn)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開設機房,雇用機工進行生產,出現(xiàn)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們之間這種雇用與被雇用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84、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tǒng)一臺灣以后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后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85、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86、明朝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是《本草綱目》。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著作《天工開物》,總結了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徐光啟關于農業(yè)生產理論和科學方法的著作是《農政全書》,該書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
87、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端疂G傳》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的《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地位。
88、湯顯祖是明朝后期最負有顧盛名的戲劇家,代表作是《牡丹亭》。清朝中后期,以微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它劇種的一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89、明朝書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明末畫家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圖》,清朝的“揚州八怪”,其中鄭板橋《蘭竹圖》最為有名。
看過初一下冊歷史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