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xué)習(xí)啦 > 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三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三語文 > 高中語文的文化常識(shí)和文言文的實(shí)詞匯總(2)

      高中語文的文化常識(shí)和文言文的實(shí)詞匯總(2)

      時(shí)間: 夏萍1132 分享

      高中語文的文化常識(shí)和文言文的實(shí)詞匯總

        語文文言實(shí)詞的匯總大全

        第一冊

        廉頗藺相如列傳

        1、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徒勞無功:白白地。

        2、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束之高閣、束手無策:捆縛。

        3、臣從其計(jì),大王亦幸赦臣──十惡不赦:赦免。

        4、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忍辱負(fù)重:承擔(dān)。

        5、璧有瑕,請指示王──瑕不掩瑜、白璧微瑕:玉石上的斑點(diǎn)。

        6、秦貪,負(fù)其強(qiáng)──負(fù)隅頑抗:倚仗。

        7、大王見臣列觀,禮節(jié)甚倨──前倨后恭:傲慢。

        8、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予趙城──審時(shí)度勢、度德量力:揣度,估計(jì)。

        9、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fù)約不償城──忘恩負(fù)義:背棄。

        10、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不負(fù)眾望:辜負(fù),對不起。與“不負(fù)眾望”意義相反。

        11、臣知欺大王之罪當(dāng)誅──罪不容誅:殺死。

        12、趙王畏秦,欲毋行──寧缺毋濫:不要。

        13、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家徒四壁:只,僅僅。

        14、且相如素賤人──素不相識(shí)、素昧平生:向來。

        15、出自本課的成語有:完璧歸趙、負(fù)荊請罪、刎頸之交。

        赤壁之戰(zhàn)

        16、沃野千里,士民殷富──民殷財(cái)阜:富足。

        17、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深惡痛絕、好逸惡勞:厭惡。

        18、如有離違,宜別圖之──勵(lì)精圖治、發(fā)憤圖強(qiáng):謀求,圖謀。

        19、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慰問。

        20、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克勤克儉、克盡厥(他的)職:能夠。

        21、肅宣權(quán)旨──心照不宣:說明。

        22、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咸與維新:都。

        23、行將為人所并,豈足托乎──微不足道、不足掛齒、不足為訓(xùn):值得。

        24、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夷為平地:削平。

        25、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略見一斑:大致。

        26、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按兵不動(dòng):壓抑,止住。

        27、(劉豫州)英才蓋世──蓋世無雙:超過。

        28、吾不能舉全吳之地──舉棋不定:拿。

        29、故兵法忌之──諱疾忌醫(yī)、百無禁忌:忌諱。

        30、必蹶上將軍──一蹶不振:挫敗。

        31、強(qiáng)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劍拔弩張:一種利用機(jī)械發(fā)箭的弓。

        32、兼仗父兄之烈──仗勢欺人、狗仗人勢:憑借,依靠。

        33、請為將軍籌之──一籌莫展、運(yùn)籌帷幄:謀劃。

        34、將軍禽操,宜在今日──擒賊擒王、擒龍縛虎:捉拿。

        35、此天以君授孤也──臨危授命、授人以柄:交給,給予。

        36、船、糧、戰(zhàn)具俱辦──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聲色俱厲、心膽俱裂:全,都。

        37、出自本文的成語有:英雄無用武之地。

        鄒忌諷齊王納諫

        38、鄒忌修八尺有余──熟語“茂林修竹”、“俊眼修眉”:長。

        39、徐公來,孰(通“熟”)視之──深思熟慮:細(xì)致,審慎。

        40、暮寢而思之──寢不安席、寢食不安:睡覺。

        41、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望而生畏、畏縮不前:畏懼。

        4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耳提面命:當(dāng)面。

        43、上書諫寡人者──拒諫飾非:規(guī)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之改正錯(cuò)誤。

        44、出自本文的成語有:門庭若市。

        記王忠肅公翱事

        45、每迎女,婿固不遣──固執(zhí)己見:堅(jiān)決。

        46、取案上器擊傷夫人──拍案叫絕:桌子。

        47、公固辭──義不容辭:推托。

        48、是非賄得之──賄賂公行:因請托而送人錢財(cái)。

        49、予左爾賈──爾虞(欺騙)我詐:你。

        50、皆陽應(yīng)曰:“諾。”──陽奉陰違:表面上。

        51、公屢促之,必如約──如法炮制:按照。

        52、乃偽為屋券──穩(wěn)操勝券:契據(jù)。

        53、列賈五百金──直言賈禍:前一“賈”通“價(jià)”,錢;后一“賈”讀(gǔ),買,引申為招致。

        54、公拆襖,出珠授之──授受不親:給予。

        游褒禪山記

        55、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三顧茅廬、初出茅廬:房屋。

        56、有碑仆道──前仆后繼:倒,倒下。

        57、蓋音謬也──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錯(cuò)誤。

        58、其下平曠──地曠人?。簭V大,空闊。

        59、有泉側(cè)出──旁敲側(cè)擊:從旁邊。

        60、遂與之俱出──泥沙俱下、聲淚俱下、玉石俱焚:一起、一同。

        61、則或咎其欲出者──既往不咎:責(zé)怪,責(zé)備。

        62、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自食其力、自食其言:自己 (的)。

        63、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履險(xiǎn)如夷:平坦,平地。

        64、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蔚為大觀:景象。

        65、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吉人天相:幫助。

        66、其孰能譏之乎──舍我其誰:豈,難道。

        67、何可勝道也哉──不勝枚舉:盡。

        石鐘山記

        68、是說也,人常疑之──是可忍,孰不可忍:這。

        69、雖大風(fēng)不能鳴也──孤掌難鳴:使……發(fā)聲。

        70、枹(即“桴”)止響騰──桴鼓相應(yīng):鼓槌。

        71、余方心動(dòng)欲還──欲速則不達(d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想要。

        72、則山下皆石穴罅──補(bǔ)苴罅漏:縫隙。

        73、空中而多竅──七竅生煙:窟窿。

        74、汝識(shí)之乎──博聞強(qiáng)識(shí):記,記住。

        75、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運(yùn)斤成風(fēng):斧頭。

        76、而笑李渤之陋也──孤陋寡聞:見聞少,知識(shí)淺薄。

        芙蕖

        77、而襲成說于前人也──襲以成俗:因襲

        78、皆屬過而不問之秋也──多事之秋:時(shí)候。

        79、嬌姿欲滴──搖搖欲墜:將要。

        80、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停止。

        81、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感激涕零:落下。

        82、有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常備不懈:準(zhǔn)備。

        83、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同時(shí)涉及或具有幾種事物。

        84、而草菅其命者哉──草菅人命:一種野草。

        第二冊

        勸學(xué)

        85、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重于泰山:比。

        86、楺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正中下懷:符和。

        87、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一暴十寒:曬。

        88、使之然也──大謬不然:這樣。

        89、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反躬自?。簷z查。

        90、而聞?wù)哒茅ぉぷ飷赫颜谩⑾嗟靡嬲茫好黠@。

        91、假御馬者,非利足也──假公濟(jì)私:借助。

        92、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心不在焉:在這里。

        93、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舍近求遠(yuǎn):放棄。

        94、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鏤心刻骨:雕刻。

        95、出自本文的成語有:青出于藍(lán)、鍥而不舍。

        師說

        96、是故無貴無賤──有教無類:無論。

        97、而恥學(xué)于師──不恥下問:以……為恥。

        98、是故圣益圣──精益求精、老當(dāng)益壯:更加。

        99、不恥相師──事不師古:學(xué)習(xí),效法。

        100、位卑則足羞──卑之無甚高論、登高自卑:低。按,“登高自卑”意即登上高處一定要從低處開始;比喻做事情循序漸進(jìn),逐步深入。

        101、孔子師郯子、萇弘……──師心自用:以……為師。

        102、不拘于時(shí),學(xué)于余──問道于盲:向。

        問說

        103、《書》不云乎──盡信書不如無書:《尚書》(又稱《書經(jīng)》)。謂完全相信《書經(jīng)》不如沒有《書經(jīng)》。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書本。

        104、芻蕘之微,先民詢之──人微言輕:地位低。

        105、以大知而察及邇言──聞名遐(遠(yuǎn))邇:近。

        106、孜孜焉唯進(jìn)修是急──孜孜不倦:勤勉。

        107、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是古非今:是,認(rèn)為對;非,認(rèn)為不對。

        108、理有未安,妄以臆度──輕舉妄動(dòng)、妄下雌黃:胡亂。

        109、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大快人心:使……愉快。

        110、問之人以窮其短──追本窮源:深入探索。

        病梅館記

        111、未可明詔大號(hào)以繩天下之梅──繩之以法:前一“繩”謂約束,后一“繩”引申為“制裁”。

        112、明告鬻梅者──賣官鬻爵:賣。

        113、鋤其直,遏其生氣──響遏行云:遏止,阻止。

        114、毀其盆,悉埋于地──銖兩悉稱(相當(dāng)):都。

        115、解其棕縛──作繭自縛:束縛。

        116、安得使余多暇日──席不暇暖、目不暇接、自顧不暇:空閑。

        117、窮余生之光陰以療病梅也哉──窮形盡相:盡。

        鴻門宴

        118、項(xiàng)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之死靡它:到。

        119、言沛公不敢背項(xiàng)王也──背信棄義:違背。

        120、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攻起不備:料想。

        121、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出其不意:料想。

        122、范增數(shù)目項(xiàng)王──數(shù)見不鮮:屢次。

        123、噲?jiān)?ldquo;此迫矣!”──迫不及待:急迫。

        124、則以一生彘肩──狗彘不如:豬。

        125、樊噲覆其盾于地──覆盆之冤:翻轉(zhuǎn)過來。

        126、天下皆叛之──眾叛親離:背叛。

        127、沛公則置東騎──置若罔聞:放到一邊,放棄。

        128、沛公不勝 ──不勝其煩:禁得起。

        129、出自本文的成語有:項(xiàng)莊舞劍,意在沛公;勞苦功高;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五人墓碑記

        130、去今之墓而葬焉──相去無幾:距。

        131、予猶記周公之被逮──記憶猶新:還。

        132、眾不能堪──疲憊不堪:經(jīng)得起,忍受。

        13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銷聲匿跡、匿影藏行:隱藏。

        134、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不易之論、改弦易轍:改變。

        135、素不聞詩書之訓(xùn)──安之若素、我行我素:平常。

        136、蹈死不顧──赴湯蹈火、重蹈覆轍:踏。

        137、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猝不及防:突然。

        138、參預(yù)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 ──過猶不及、言猶在耳:如同、好象。

        139、先生有所陳奏──先斬后奏:臣子向皇帝陳述或請示報(bào)告事情。

        140、君徑造袁所寓法華寺──登峰造極:到……去。

        141、請至頤和園首仆而殺仆──熟語“投案自首”:控告。

        142、足下以一軍敵彼二軍──寡不敵眾:抵擋。

        143、疾馳入仆營──手疾眼快:急速。

        144、時(shí)八月處三夜,漏三下矣──漏盡更深:漏壺的簡稱,借指時(shí)刻。

        145、家書一篋托焉──傾箱倒篋:箱子。

        146、春秋三十有三──春秋鼎盛:指年齡。

        與妻書

        147、不能竟書而欲擱筆──未竟之志:完畢,完成。

        1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推及。

        149、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弱不禁風(fēng):受得住。

        150、使之肖我──惟妙惟肖、神情畢肖:像,似。


      猜你感興趣:

      1.2018高考全國卷語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識(shí)題庫附答案解析

      2.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shí)匯編

      3.高考的文言文常考的易錯(cuò)實(shí)詞詳解

      4.高中語文必修四古代文化常識(shí)集錦

      5.高二語文文言文常識(shí)

      6.初中語文文化常識(shí)

      376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