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一學習方法>高一生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復習提綱

      時間: 鳳婷983 分享

        在高中生物課程的復習過程中,列出復習提綱很關鍵,生物必修2第三章的復習提綱內容是什么呢?那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娜私贪娓咧猩锉匦?第三章復習提綱,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復習提綱

        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1、肺炎雙球菌有兩種類型:

        ? S型細菌:菌落光滑,菌體有夾膜,有毒性

        ? R型細菌:菌落粗糙,菌體無夾膜,無毒性

        2、實驗過程(看書)

        3、實驗證明: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與被加熱殺死的有毒性的S型細菌混合后,轉化為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這種性狀的轉化是可以遺傳的。

        推論(格里菲思):在第四組實驗中,已經被加熱殺死S型細菌中,必然含有某種促成這一轉化的活性物質—“轉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實驗:

        1、實驗過程:(看書)

        2、實驗證明:DNA才是R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

        (即: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等不是遺傳物質)

        三、1952年郝爾希和蔡斯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1、T2噬菌體結構和元素組成:

        頭部和尾部的外殼是蛋白質(C、H、O、N、S),遺傳物質是DNA(C、H、O、N、P)

        2、在噬菌體侵染實驗中,只有噬菌體DNA注入到細菌體內,而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則留在細菌之外。侵染到細菌體內的噬菌體,以自己的DNA為模板,以細菌體內的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復制出許多子代噬菌體DNA。在這些DNA的指導下以細菌體內的氨基酸為原料合成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3、實驗過程:吸附、注入、合成、組裝、釋放。

        3、實驗結論:子代噬菌體的各種性狀是通過親代的DNA遺傳的。(即:DNA是遺傳物質)

        四、生物的遺傳物質

        (1)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是核酸。

        (2)細胞內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和體內只含有D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

        (3)由于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4)在只含RNA的少數(shù)病毒中RNA才作為遺傳物質(煙草花葉病毒)。

        二、DNA分子的結構

        1、DNA的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4種)

        3、DNA的結構:

        ①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②外側: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

        內側:由氫鍵相連的堿基對組成。

       ?、圩裱瓑A基互補配對原則: A = T;G ≡ C

        4、DNA的特性: ①多樣性:堿基對的排列順序是千變萬化的。(排列種數(shù):4n(n為堿基對對數(shù)) ..

       ?、谔禺愋裕好總€特定DNA分子的堿基排列順序是特定的。

       ?、鄯€(wěn)定性:脫氧核糖與磷酸交替排列的順序穩(wěn)定不變

        5、DNA的功能:攜帶遺傳信息(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6、與DNA有關的計算:

        在雙鏈DNA分子中:

       ?、?A=T、G=C ②任意兩個非互補的堿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堿基和的一半

        例:A+G = A+C = T+G = T+C = 1/2全部堿基A?G

        1.在兩條互補鏈中T?C的比例互為倒數(shù)關系。

        2.在整個DNA分子中,嘌呤堿基之和=嘧啶堿基之和。A?T

        3.整個DNA分子中,G?C與分子內每一條鏈上的該比例相同。

        4、(A1+T1) = (A2+T2) = 1/2(A+T) (A1+T1)% = (A2+T2) %=(A+T)%A1%+A2%=2A%

        三、DNA的復制

        1、概念:以親代DNA分子兩條鏈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

        2、時間:有絲分裂間期和減Ⅰ前的間期

        3、場所:主要在細胞核

        4、過程:①解旋 ②合成子鏈 ③子、母鏈盤繞形成子代DNA分子

        5、特點: ① 邊解旋邊復制 ②半保留復制

        6、原則: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U、T—A、G—C、C—G)

        7、條件: ①模板:親代DNA分子的兩條鏈

       ?、谠希?種游離的脫氧核糖核苷酸

       ?、勰芰浚篈TP

        ④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8、DNA能精確復制的原因:

       ?、侏毺氐碾p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

       ?、趬A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復制能夠準確進行。

        9、意義:

        DNA分子復制,使遺傳信息從親代傳遞給子代,從而確保了遺傳信息的連續(xù)性。

        10、與DNA復制有關的計算:

        復制出DNA數(shù) =2n(n為復制次數(shù)),含親代鏈的DNA數(shù) =2

        第四節(jié) 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1、基因的概念

        (1)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指的是基因主要位于染色體上,并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每一個基因都由四種特定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的脫氧核苷酸組成,具有一定的結構。

        (2)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這些DNA片段中,有的能控制生物的性狀,這些DNA片段就具有遺傳效應,就是基因。而有的不能控制生物的性狀,即無遺傳效應,這樣的DNA片段就不能稱為基因。

        (3)本質:DNA分子中堿基對序列代表生物的遺傳信息。

        2、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及性狀之間的關系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基因結構

       ?、俾?lián)系:編碼區(qū)+非編碼區(qū)

       ?、趨^(qū)別

        原核:編碼區(qū)是連續(xù)的、不間隔的。

        真核:編碼區(qū)可分為外顯子和內含子,故是間隔的、不連續(xù)的。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知識點

        1、DNA的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4種)

        3、DNA的結構:

       ?、儆蓛蓷l、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谕鈧龋好撗鹾颂呛土姿峤惶孢B接構成基本骨架。

        內側:由氫鍵相連的堿基對組成。

       ?、蹓A基配對有一定規(guī)律:A = T;G ≡ C。(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4、特點:

       ?、俜€(wěn)定性:DNA分子中脫氧核糖與磷酸交替排列的順序穩(wěn)定不變

       ?、诙鄻有裕篋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多種多樣(主要的)、堿基的數(shù)目和堿基的比例不同

       ?、厶禺愋裕篋NA分子中每個DNA都有自己特定的堿基對排列順序

        高中生物必修2必考知識點

        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3、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wǎng)絡,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

        4、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主要內容是: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5、修改后的中心法則增加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

        6、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有些性狀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有的基因可以決定或影響多種性狀。一般來說,性狀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7、DNA分子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進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8、由于自然界誘發(fā)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fā)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看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復習提綱>的人還看了:

      1.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2.高一必修二生物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3.高中生物必修二總復習提綱

      4.高中生物必修2復習提綱

      5.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二節(jié)知識點小結

      6.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進化復習提綱

      280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