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三學習方法 > 九年級歷史 >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大全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大全

      時間: 淑航658 分享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大全

        在初中歷史學習階段,把握好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對考試是很有幫助的。對于歷史這門科目,只有總結好每一個相關的知識點,才能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大全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北伐戰(zhàn)爭

        1.黃埔軍校的建立:

        1924年創(chuàng)辦的黃埔軍校培養(yǎng)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2.北伐勝利進軍

        (1)時間:1926年

        (2)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

        (3)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4)主要戰(zhàn)場:湖南、湖北;

        (5)主要戰(zhàn)役:汀泗橋、賀勝橋、武昌戰(zhàn)役;

        (6)勝利進軍:在兩湖戰(zhàn)場消滅了吳佩孚主力;在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1927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7)國民革命失敗原因:蔣介石、汪精衛(wèi)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國民黨左派。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3.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zhèn)壓人民革命運動。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南昌起義

        (1)時間:1927年8月1日

        (2)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

        (3)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是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八一建軍節(jié)的由來)

        2.秋收起義

        (1)時間:1927年9月

        (2)地點:湘贛邊界

        (3)領導人:毛澤東

        (4)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帶領起義隊伍轉向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農(nóng)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找到了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

        3.井岡山會師: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隊伍和湘南的農(nóng)民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nóng)革命軍會師,建立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軍,由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這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紅軍不怕遠征難

        1.紅軍長征的原因: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2)根本原因:黨內的左傾錯誤

        2.開始的標志:1934年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共八萬多人離開中央革命根據(jù)地

        3.長征中的重要會議——遵義會議(1935年1月)

        (1)主要內容: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2)意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長征路線: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出發(fā)→渡湘江→強渡烏江→解放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河(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吳起鎮(zhèn)會師→甘肅會寧會師。

        5.長征結束: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勝利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

        6.長征的勝利的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難忘九一八

        1.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炮轟沈陽。由于東北軍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不到半年時間全部淪于敵手。(是日本局部侵華的開始)

        2.九一八后,中國的反應:

        東北人民和部分東北軍部隊,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共派楊靖宇組織東北抗日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zhàn)開始。

        3.西安事變(1936月12月12日)

        (1)發(fā)動者:張學良、楊虎城

        (2)目的:逼蔣聯(lián)共抗日

        (3)中共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全民族的利益

        (4)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標志著十年內戰(zhàn)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血肉筑長城

        1.抗戰(zhàn)以來第一次大捷:1937年9月,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

        2.臺兒莊戰(zhàn)役:1938年春,國民黨軍隊在李宗仁指揮下,取得臺兒莊戰(zhàn)役的勝利,這是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重大勝利。

        3.百團大戰(zhàn):

        (1)時間:1940年8月

        (2)地點: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zhàn)線上

        (3)總指揮:彭德懷

        (4)主要目標: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jù)點。

        (5)地位:百團大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guī)模戰(zhàn)役。

        4.中共七大召開(1945年4月 延安)

        (1)主要內容: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zhàn)勝利和勝利后中國將走什么道路的重要問題。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2)歷史意義:大會為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和實現(xiàn)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內戰(zhàn)烽火

        1.重慶談判:(1945年8月)

        (1)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主要目的:

       ?、贋榱诉M一步贏得準備內戰(zhàn)的時間

        ②為了欺騙人民,

        (2)毛澤東去重慶的目的:

       ?、贋榱吮M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

        ②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3)重慶談判的成果: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xié)定”。

        2.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的標志: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xié)定”,對中原解放區(qū)發(fā)動瘋狂進攻。

        3.挺進大別山(戰(zhàn)略大反攻開始)

        (1)時間:1947年夏,

        (2)事件:劉伯承、鄧小平率軍挺進大別山地區(qū)

        (3)意義:威脅國民黨統(tǒng)治的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zhèn)武漢,揭開了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

      5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