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數(shù)學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題帶答案解析

      時間: 李金0 分享

      七年級的學生想要學好數(shù)學,一定要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題帶答案解析內(nèi)容,歡迎使用學習!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題帶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題帶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下列運算正確的是()

      A.﹣a2b+2a2b=a2bB.2a﹣a=2

      C.3a2+2a2=5a4D.2a+b=2ab

      【考點】合并同類項.

      【專題】計算題.

      【分析】根據(jù)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合并時系數(shù)相加減,字母與字母的指數(shù)不變.

      【解答】解:A、正確;

      B、2a﹣a=a;

      C、3a2+2a2=5a2;

      D、不能進一步計算.

      故選:A.

      【點評】此題考查了同類項定義中的兩個“相同”:

      (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相同,是易混點,還有注意同類項與字母的順序無關.

      還考查了合并同類項的法則,注意準確應用.

      2.在我國南海某海域探明可燃冰儲量約有194億立方米.194億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

      A.1.94×1010B.0.194×1010C.19.4×109D.1.94×109

      【考點】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較大的數(shù).

      【分析】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為整數(shù).確定n的值時,要看把原數(shù)變成a時,小數(shù)點移動了多少位,n的絕對值與小數(shù)點移動的位數(shù)相同.當原數(shù)絕對值>1時,n是正數(shù);當原數(shù)的絕對值<1時,n是負數(shù).

      【解答】解:194億=19400000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1.94×1010.

      故選:A.

      【點評】此題考查了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方法.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為整數(shù),表示時關鍵要正確確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已知(1﹣m)2+|n+2|=0,則m+n的值為()

      A.﹣1B.﹣3C.3D.不能確定

      【考點】非負數(shù)的性質(zhì):偶次方;非負數(shù)的性質(zhì):絕對值.

      【分析】本題可根據(jù)非負數(shù)的性質(zhì)得出m、n的值,再代入原式中求解即可.

      【解答】解:依題意得:

      1﹣m=0,n+2=0,

      解得m=1,n=﹣2,

      ∴m+n=1﹣2=﹣1.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非負數(shù)的性質(zhì),初中階段有三種類型的非負數(shù):

      (1)絕對值;

      (2)偶次方;

      (3)二次根式(算術平方根).

      當非負數(shù)相加和為0時,必須滿足其中的每一項都等于0.根據(jù)這個結論可以求解這類題目.

      4.下列關于單項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系數(shù)是3,次數(shù)是2B.系數(shù)是,次數(shù)是2

      C.系數(shù)是,次數(shù)是3D.系數(shù)是,次數(shù)是3

      【考點】單項式.

      【分析】根據(jù)單項式系數(shù)、次數(shù)的定義來求解.單項式中數(shù)字因數(shù)叫做單項式的系數(shù),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shù).

      【解答】解:根據(jù)單項式系數(shù)、次數(shù)的定義可知,單項式的系數(shù)是,次數(shù)是3.

      故選D.

      【點評】確定單項式的系數(shù)和次數(shù)時,把一個單項式分解成數(shù)字因數(shù)和字母因式的積,是找準單項式的系數(shù)和次數(shù)的關鍵.

      5.由一個圓柱體與一個長方體組成的幾何體如圖,這個幾何體的左視圖是()

      A.B.C.D.

      【考點】由三視圖判斷幾何體;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分析】找到從左面看所得到的圖形即可.

      【解答】解:從左面可看到一個長方形和上面的中間有一個小長方形.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三視圖的知識,左視圖是從物體的左面看得到的視圖.

      6.如圖,三條直線相交于點O.若CO⊥AB,∠1=56°,則∠2等于()

      A.30°B.34°C.45°D.56°

      【考點】垂線.

      【分析】根據(jù)垂線的定義求出∠3,然后利用對頂角相等解答.

      【解答】解:∵CO⊥AB,∠1=56°,

      ∴∠3=90°﹣∠1=90°﹣56°=34°,

      ∴∠2=∠3=34°.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垂線的定義,對頂角相等的性質(zhì),是基礎題.

      7.如圖,E點是AD延長線上一點,下列條件中,不能判定直線BC∥AD的是()

      A.∠3=∠4B.∠C=∠CDEC.∠1=∠2D.∠C+∠ADC=180°

      【考點】平行線的判定.

      【分析】分別利用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A、∵∠3+∠4,

      ∴BC∥AD,本選項不合題意;

      B、∵∠C=∠CDE,

      ∴BC∥AD,本選項不合題意;

      C、∵∠1=∠2,

      ∴AB∥CD,本選項符合題意;

      D、∵∠C+∠ADC=180°,

      ∴AD∥BC,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了平行線的判定,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有: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熟練掌握平行線的判定是解本題的關鍵.

      8.關于x的方程4x﹣3m=2的解是x=m,則m的值是()

      A.﹣2B.2C.﹣D.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專題】計算題;應用題.

      【分析】使方程兩邊左右相等的未知數(shù)叫做方程的解方程的解.

      【解答】解:把x=m代入方程得

      4m﹣3m=2,

      m=2,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題的關鍵是理解方程的解的含義.

      9.下列說法:

      ①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短;

      ②相等的角是對頂角;

      ③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與己知直線平行;

      ④兩點之間的距離是兩點間的線段.

      其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A.1個B.2個C.3個D.4個

      【考點】線段的性質(zhì):兩點之間線段短;兩點間的距離;對頂角、鄰補角;平行公理及推論.

      【分析】根據(jù)兩點的所有連線中,可以有無數(shù)種連法,如折線、曲線、線段等,這些所有的線中,線段短可得①說法正確;根據(jù)對頂角相等可得②錯誤;根據(jù)平行公理:經(jīng)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可得說法正確;根據(jù)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兩點間的距離可得④錯誤.

      【解答】解:①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短,說法正確;

      ②相等的角是對頂角,說法錯誤;

      ③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與己知直線平行,說法正確;

      ④兩點之間的距離是兩點間的線段,說法錯誤.

      正確的說法有2個,

      故選: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線段的性質(zhì),平行公理.兩點之間的距離,對頂角,關鍵是熟練掌握課本基礎知識.

      10.如圖,平面內(nèi)有公共端點的六條射線OA,OB,OC,OD,OE,OF,從射線OA開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在射線上寫出數(shù)字1,2,3,4,5,6,7,…,則數(shù)字“2016”在()

      A.射線OA上B.射線OB上C.射線OD上D.射線OF上

      【考點】規(guī)律型:數(shù)字的變化類.

      【分析】分析圖形,可得出各射線上點的特點,再看2016符合哪條射線,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解:由圖可知OA上的點為6n,OB上的點為6n+1,OC上的點為6n+2,OD上的點為6n+3,OE上的點為6n+4,OF上的點為6n+5,(n∈N)

      ∵2016÷6=336,

      ∴2016在射線OA上.

      故選A.

      【點評】本題的數(shù)字的變換,解題的關鍵是根據(jù)圖形得出每條射線上數(shù)的特點.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1.比較大小:﹣>﹣0.4.

      【考點】有理數(shù)大小比較.

      【專題】推理填空題;實數(shù).

      【分析】有理數(shù)大小比較的法則:①正數(shù)都大于0;②負數(shù)都小于0;③正數(shù)大于一切負數(shù);④兩個負數(shù),絕對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據(jù)此判斷即可.

      【解答】解:|﹣|=,|﹣0.4|=0.4,

      ∵<0.4,

      ∴﹣>﹣0.4.

      故答案為:>.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有理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要熟練掌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①正數(shù)都大于0;②負數(shù)都小于0;③正數(shù)大于一切負數(shù);④兩個負數(shù),絕對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12.計算:=﹣.

      【考點】有理數(shù)的乘方.

      【分析】直接利用乘方的意義和計算方法計算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2=﹣.

      故答案為:﹣.

      【點評】此題考查有理數(shù)的乘方,掌握乘方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13.若∠α=34°36′,則∠α的余角為55°24′.

      【考點】余角和補角;度分秒的換算.

      【分析】根據(jù)如果兩個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余角.即其中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余角進行計算.

      【解答】解:∠α的余角為:90°﹣34°36′=89°60′﹣34°36′=55°24′,

      故答案為:55°24′.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余角,關鍵是掌握余角定義.

      14.若﹣2x2m+1y6與3x3m﹣1y10+4n是同類項,則m+n=1.

      【考點】同類項.

      【分析】根據(jù)同類項的定義(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相同)列出方程2m+1=3m﹣1,10+4n=6,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數(shù)式計算即可.

      【解答】解:∵﹣2x2m+1y6與3x3m﹣1y10+4n是同類項,

      ∴2m+1=3m﹣1,10+4n=6,

      ∴n=﹣1,m=2,

      ∴m+n=2﹣1=1.

      故答案為1.

      【點評】本題考查同類項的定義、方程思想及負整數(shù)指數(shù)的意義,是一道基礎題,比較容易解答.

      15.若有理數(shù)在數(shù)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化簡|a+c|+|a﹣b|﹣|c+b|=0.

      【考點】實數(shù)與數(shù)軸.

      【專題】計算題.

      【分析】先根據(jù)數(shù)軸上各點的位置判斷出a,b,c的符號及|a|,|b|和|c|的大小,接著判定a+c、a﹣b、c+b的符號,再化簡絕對值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上圖可知,c<b<0<a,|a|<|b|<|c|,< p="">

      ∴a+c<0、a﹣b>0、c+b<0,

      所以原式=﹣(a+c)+a﹣b+(c+b)=0.

      故答案為:0.

      【點評】此題主要看錯了實數(shù)與數(shù)軸之間的對應關系,要求學生正確根據(jù)數(shù)在數(shù)軸上的位置判斷數(shù)的符號以及絕對值的大小,再根據(jù)運算法則進行判斷.

      16.若代數(shù)式x+y的值是1,則代數(shù)式(x+y)2﹣x﹣y+1的值是1.

      【考點】代數(shù)式求值.

      【專題】計算題.

      【分析】先變形(x+y)2﹣x﹣y+1得到(x+y)2﹣(x+y)+1,然后利用整體思想進行計算.

      【解答】解:∵x+y=1,

      ∴(x+y)2﹣x﹣y+1

      =(x+y)2﹣(x+y)+1

      =1﹣1+1

      =1.

      故答案為1.

      【點評】本題考查了代數(shù)式求值:先把代數(shù)式根據(jù)已知條件進行變形,然后利用整體思想進行計算.

      17.若方程2(2x﹣1)=3x+1與方程m=x﹣1的解相同,則m的值為2.

      【考點】同解方程.

      【分析】根據(jù)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得x的值,根據(jù)同解方程的解相等,可得關于m的方程,根據(jù)解方程,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2(2x﹣1)=3x+1,解得x=3,

      把x=3代入m=x﹣1,得

      m=3﹣1=2,

      故答案為:2.

      【點評】本題考查了同解方程,把同解方程的即代入第二個方程得出關于m的方程是解題關鍵.

      18.已知線段AB=20cm,直線AB上有一點C,且BC=6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AM=13或7cm.

      【考點】兩點間的距離.

      【專題】計算題.

      【分析】應考慮到A、B、C三點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多種可能,即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或點C在線段AB上.

      【解答】解:①當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此時AC=AB+BC=26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AM=AC=13cm;

      ②當點C在線段AB上時,AC=AB﹣BC=14cm,∵M是線段AC的中點,則AM=AC=7cm.

      故答案為:13或7.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兩點間的距離的知識點,利用中點性質(zhì)轉(zhuǎn)化線段之間的倍分關系是解題的關鍵,在不同的情況下靈活選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題的簡潔性.同時,靈活運用線段的和、差、倍、分轉(zhuǎn)化線段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也是十分關鍵的一點.

      19.某商品每件的標價是330元,按標價的八折銷售時,仍可獲利10%,則這種商品每件的進價為240元.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專題】應用題.

      【分析】設這種商品每件的進價為x元,根據(jù)題意列出關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結果.

      【解答】解:設這種商品每件的進價為x元,

      根據(jù)題意得:330×80%﹣x=10%x,

      解得:x=240,

      則這種商品每件的進價為240元.

      故答案為:240

      【點評】此題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是解本題的關鍵.

      20.將一個邊長為10cm正方形,沿粗黑實線剪下4個邊長為2.5cm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作為直四棱柱的一個底面;余下部分按虛線折疊成一個無蓋直四棱柱;后把兩部分拼在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直四棱柱,它的表面積等于原正方形的面積.

      【考點】展開圖折疊成幾何體.

      【分析】利用剪下部分拼成的圖形的邊長等于棱柱的底面邊長求解即可.

      【解答】解:設粗黑實線剪下4個邊長為xcm的小正方形,根據(jù)題意列方程

      2x=10÷2

      解得x=2.5cm,

      故答案為:2.5.

      【點評】本題考查了展開圖折疊成幾何體,解題的關鍵在于根據(jù)拼成棱柱的表面積與原圖形的面積相等,從而判斷出剪下的部分拼成的圖形應該是棱柱的一個底面.

      三、解答題(本大題有8小題,共50分)

      21.計算:﹣14﹣(1﹣)÷3×|3﹣(﹣3)2|.

      【考點】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

      【分析】利用有理數(shù)的運算法則計算.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法則即先算乘方或開方,再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減法.有括號(或絕對值)時先算.

      【解答】解:﹣14﹣(1﹣)÷3×|3﹣(﹣3)2|

      =﹣1﹣÷3×|3﹣9|

      =﹣1﹣__6

      =﹣1﹣1

      =﹣2.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有理數(shù)的運算法則.注意:要正確掌握運算順序,即乘方運算(和以后學習的開方運算)叫做三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級運算;加法和減法叫做一級運算.在混合運算中要特別注意運算順序:先三級,后二級,再一級;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

      22.解方程:

      (1)4﹣x=3(2﹣x);

      (2)﹣=1.

      【考點】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shù)化一.

      【解答】解:(1)4﹣x=3(2﹣x),

      去括號,得4﹣x=6﹣3x,

      移項合并同類項2x=2,

      化系數(shù)為1,得x=1;

      (2),

      去分母,得3(x+1)﹣(2﹣3x)=6

      去括號,得3x+3﹣2+3x=6,

      移項合并同類項6x=5,

      化系數(shù)為1,得x=.

      【點評】本題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關鍵知道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shù)化一.

      23.先化簡,再求值:5(3a2b﹣ab2)﹣4(﹣ab2+3a2b),其中a=﹣1,b=﹣2.

      【考點】整式的加減—化簡求值.

      【專題】計算題.

      【分析】原式去括號合并得到簡結果,將a與b的值代入計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15a2b﹣5ab2+4ab2﹣12a2b

      =3a2b﹣ab2,

      當a=﹣1,b=﹣2時,原式=﹣6+4=﹣2.

      【點評】此題考查了整式的加減﹣化簡求值,熟練掌握運算法則是解本題的關鍵.

      24.已知代數(shù)式6x2+bx﹣y+5﹣2ax2+x+5y﹣1的值與字母x的取值無關

      (1)求a、b的值;

      (2)求a2﹣2ab+b2的值.

      【考點】整式的加減—化簡求值.

      【專題】計算題.

      【分析】(1)原式合并后,根據(jù)代數(shù)式的值與字母x無關,得到x一次項與二次項系數(shù)為0求出a與b的值即可;

      (2)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簡后,將a與b的值代入計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原式=(6﹣2a)x2+(b+1)x+4y+4,

      根據(jù)題意得:6﹣2a=0,b+1=0,即a=3,b=﹣1;

      (2)原式=(a﹣b)2

      =42

      =16.

      【點評】此題考查了整式的加減﹣化簡求值,涉及的知識有:去括號法則,以及合并同類項法則,熟練掌握運算法則是解本題的關鍵.

      25.如圖,點P是∠AOB的邊OB上的一點.

      (1)過點P畫OB的垂線,交OA于點C,

      (2)過點P畫OA的垂線,垂足為H,

      (3)線段PH的長度是點P到直線OA的距離,線段PC的長是點C到直線OB的距離.

      (4)因為直線外一點到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中,垂線段短,所以線段PC、PH、OC這三條線段大小關系是PH<pc<oc(用“<”號連接)< p="">

      【考點】垂線段短;點到直線的距離;作圖—基本作圖.

      【專題】作圖題.

      【分析】(1)(2)利用方格線畫垂線;

      (3)根據(jù)點到直線的距離的定義得到線段PH的長度是點P到OA的距離,線段OP的長是點C到直線OB的距離;

      (4)根據(jù)直線外一點到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中,垂線段短得到PC>PH,CO>CP,即可得到線段PC、PH、OC的大小關系.

      【解答】解:(1)如圖:

      (2)如圖:

      (3)直線0A、PC的長.

      (4)PH<pc<oc.< p="">

      【點評】本題考查了垂線段短:直線外一點到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中,垂線段短.也考查了點到直線的距離以及基本作圖.

      26.某酒店有三人間、雙人間客房若干,各種房型每天的收費標準如下:

      普通(元/間)豪華(元/間)

      三人間160400

      雙人間140300

      一個50人的旅游團到該酒店入住,選擇了一些三人普通間和雙人豪華間入住,且恰好住滿.已知該旅游團當日住宿費用共計4020元,問該旅游團入住的三人普通間和雙人豪華間各為幾間?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分析】首先設該旅游團入住的三人普通間數(shù)為x,根據(jù)題意表示出雙人豪華間數(shù)為,進而利用該旅游團當日住宿費用共計4020元,得出等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設該旅游團入住的三人普通間數(shù)為x,則入住雙人豪華間數(shù)為.

      根據(jù)題意,得160x+300×=4020.

      解得:x=12.

      從而=7.

      答:該旅游團入住三人普通間12間、雙人豪華間7間.

      (注:若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答,可參照給分)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根據(jù)題意表示出雙人豪華間數(shù)進而得出等式是解題關鍵.

      27.已知∠AOC=∠BOD=α(0°<α<180°)

      (1)如圖1,若α=90°

      ①寫出圖中一組相等的角(除直角外)∠AOD=∠BOC,理由是同角的余角相等

      ②試猜想∠COD和∠AOB在數(shù)量上是相等、互余、還是互補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2)如圖2,∠COD+∠AOB和∠AOC滿足的等量關系是互補;當α=45°,∠COD和∠AOB互余.

      【考點】余角和補角.

      【分析】(1)①根據(jù)同角的余角相等解答;

      ②表示出∠AOD,再求出∠COD,然后整理即可得解;

      (2)根據(jù)(1)的求解思路解答即可.

      【解答】解:(1)①∵∠AOC=∠BOD=90°,

      ∴∠AOD+∠AOB=∠BOC+∠AOB=90°,

      ∴∠AOD=∠BOC;

      ②∵∠AOD=∠BOD﹣∠AOB=90°﹣∠AOB,

      ∴∠COD=∠AOD+∠AOC=90°﹣∠AOB+90°,

      ∴∠AOB+∠COD=180°,

      ∴∠COD和∠AOB互補;

      (2)由(1)可知∠COD+∠AOB=∠BOD+∠AOC=α+α=2α,

      所以,∠COD+∠AOB=2∠AOC,

      若∠COD和∠AOB互余,則2∠AOC=90°,

      所以,∠AOC=45°,

      即α=45°.

      故答案為:(1)AOD=∠BOC,同角的余角相等;(2)互補,45.

      【點評】本題考查了余角和補角,熟記概念并準確識圖,理清圖中各角度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28.如圖,直線l上有AB兩點,AB=12cm,點O是線段AB上的一點,OA=2OB

      (1)OA=8cmOB=4cm;

      (2)若點C是線段AB上一點,且滿足AC=CO+CB,求CO的長;

      (3)若動點P,Q分別從A,B同時出發(fā),向右運動,點P的速度為2cm/s,點Q的速度為1cm/s.設運動時間為ts,當點P與點Q重合時,P,Q兩點停止運動.

      ①當t為何值時,2OP﹣OQ=4;

      ②當點P經(jīng)過點O時,動點M從點O出發(fā),以3cm/s的速度也向右運動.當點M追上點Q后立即返回,以3cm/s的速度向點P運動,遇到點P后再立即返回,以3cm/s的速度向點Q運動,如此往返,知道點P,Q停止時,點M也停止運動.在此過程中,點M行駛的總路程是多少?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數(shù)軸.

      【分析】(1)由于AB=12cm,點O是線段AB上的一點,OA=2OB,則OA+OB=3OB=AB=12cm,依此即可求解;

      (2)根據(jù)圖形可知,點C是線段AO上的一點,可設CO的長是xcm,根據(jù)AC=CO+C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①分0≤t<4;4≤t<6;t≥6三種情況討論求解即可;

      ②求出點P經(jīng)過點O到點P,Q停止時的時間,再根據(jù)路程=速度×時間即可求解.

      【解答】解:(1)∵AB=12cm,OA=2OB,

      ∴OA+OB=3OB=AB=12cm,解得OB=4cm,

      OA=2OB=8cm.

      故答案為:8,4;

      (2)設CO的長是xcm,依題意有

      8﹣x=x+4+x,

      解得x=.

      故CO的長是cm;

      (3)①當0≤t<4時,依題意有

      2(8﹣2t)﹣(4+t)=4,

      解得t=1.6;

      當4≤t<6時,依題意有

      2(2t﹣8)﹣(4+t)=4,

      解得t=8(不合題意舍去);

      當t≥6時,依題意有

      2(2t﹣8)﹣(4+t)=4,

      解得t=8.

      故當t為1.6s或8s時,2OP﹣OQ=4;

      ②[4+(8÷2)×1]÷(2﹣1)

      =[4+4]÷1

      =8(s),

      3×8=24(cm).

      答:點M行駛的總路程是24cm.

      【點評】本題考查了數(shù)軸及數(shù)軸的三要素(正方向、原點和單位長度).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以及數(shù)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的運用,行程問題中的路程=速度×時間的運用.注意(3)①需要分類討論.

      初一上冊數(shù)學知識點

      1、大于0的數(shù)叫做正數(shù)(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數(shù)前面加上負號“-”的數(shù)叫做負數(shù)(negative number)。

      3、整數(shù)和分數(shù)統(tǒng)稱為有理數(shù)(rational number)。

      4、人們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shù),這條直線叫做數(shù)軸(number axis)。

      5、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shù)0,這個點叫做原點(origin)。

      6、一般的,數(shù)軸上表示數(shù)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shù)a的絕對值(absolute value)。

      7、由絕對值的定義可知:一個正數(shù)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shù)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shù);0的絕對值是0。

      8、正數(shù)大于0,0大于負數(shù),正數(shù)大于負數(shù)。

      9、兩個負數(shù),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shù)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shù)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shù)的負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shù)的兩個數(shù)相加得0。

      (3)一個數(shù)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shù)。

      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1、都是數(shù)字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shù)式叫做單項式。

      2、單項式的數(shù)字因數(shù)叫做單項式的系數(shù)。

      3、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和叫做單項式的次數(shù)。

      4、單獨一個數(shù)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單項式的系數(shù)是1或―1。

      6、單獨的一個數(shù)字是單項式,它的系數(shù)是它本身。

      7、單獨的一個非零常數(shù)的次數(shù)是0。

      8、單項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運算,而不能含有加、減等其他運算。

      9、單項式的系數(shù)包括它前面的符號。

      10、單項式的.系數(shù)是帶分數(shù)時,應化成假分數(shù)。

      11、單項式的系數(shù)是1或―1時,通常省略數(shù)字“1”。

      12、單項式的次數(shù)僅與字母有關,與單項式的系數(shù)無關。

      學好初一數(shù)學方法

      1、做好預習:

      單元預習時粗讀,了解近階段的學習內(nèi)容,課時預習時細讀,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則等要做好記錄,以便帶著問題聽課。

      2、認真聽課:

      聽課應包括聽、思、記三個方面。聽,聽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聽重點和難點,聽例題的解法和要求。思,一是要善于聯(lián)想、類比和歸納,二是要敢于質(zhì)疑,提出問題。記,指課堂筆記——記方法,記疑點,記要求,記注意點。

      3、認真解題:

      課堂練習是最及時最直接的反饋,一定不能錯過。不要急于完成作業(yè),要先看看你的筆記本,回顧學習內(nèi)容,加深理解,強化記憶。

      4、及時糾錯:

      課堂練習、作業(yè)、檢測,反饋后要及時查閱,分析錯題的原因,必要時強化相關計算的訓練。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了,不能將問題處于懸而未解的狀態(tài),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初一學好數(shù)學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做好預習:單元預習時粗讀,了解近階段的學習內(nèi)容,課時預習時細讀,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則等要做好記錄,以便帶著問題聽課。堅持預習,找到疑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

      認真聽課:聽課應包括聽、思、記三個方面。聽,聽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聽重點和難點(記住預習中的疑點了嗎?更要聽仔細了),聽例題的解法和要求,聽蘊含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聽課堂小結。

      思,一是要善于聯(lián)想、類比和歸納,二是要敢于質(zhì)疑,提出問題,大膽猜想。記,當然是指課堂筆記了,不是記得多就是有效的知道嗎?影響了聽課可就不如不記了,記什么,什么時候記,可是有學問的哩,記方法、記技巧、記疑點、記要求、記注意點,記住課后一定要整理筆記。

      認真解題:課堂練習是最及時最直接的反饋,一定不能錯過的,不要急于完成作業(yè),要先看看你的筆記本,回顧學習內(nèi)容、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很重要。

      及時糾錯:課堂練習、作業(yè)、檢測,反饋后要及時查閱,分析錯題的原因,審題出問題了嗎?概念模糊了嗎?時間緊沒來得及?不會做嗎?切忌不要動不動就以粗心放過自己(形成習慣可就麻煩了),如果思路正確而計算出錯,及時訂正,必要時強化相關計算的訓練。

      概念模糊和審題出錯都說明你的學習容易出現(xiàn)似懂非懂卻還不自知的狀態(tài),這可是學習數(shù)學的大忌,要堅決克服。至于不會做,當然要及時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了,不能將問題處于懸而未解的狀態(tài),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學會總結:大人們常說,數(shù)學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這意思是說知識間是緊密相關的,階段性總結,不僅能夠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還能找到知識間的聯(lián)系,學習的目的性,必要性,知識性做到了然于心,融會貫通,解題時就能做到入手快,方法直接簡單,即使平時課堂上沒練到的題型,也能得心應手,即舉一反三。

      學會管理:管理好自己的筆記本、作業(yè)本、糾錯本還有做過的所有練習卷和測試卷,這可是大考復習時最有用的資料。

      218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