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xué)習(xí)啦 > 學(xué)習(xí)方法 > 小學(xué)學(xué)習(xí)方法 > 二年級方法 > 二年級數(shù)學(xué) >

      小學(xué)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

      時間: 夢熒0 分享

      對于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的學(xué)習(xí),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呢?關(guān)于二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xué)知識點又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準(zhǔn)備的一些小學(xué)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僅供參考。

      小學(xué)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

      小學(xué)二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知識點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zhǔn)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4、米和厘米的關(guān)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線段

      (1)線段的特點:①線段是直的;②線段有兩個端點;③線段有長有短,是可以量出長度的。

      (2)畫線段的方法:先用筆對準(zhǔn)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再對準(zhǔn)要畫到的長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然后把這兩個點連起來,寫出線段的長度。

      (3)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dāng)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shù)減去起點的刻度數(shù)。

      6、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練習(xí)本寬13(厘米)

      鉛筆長17(厘米)

      黑板長2(米)

      一張床長2(米)

      學(xué)校進行100(米)賽跑

      教學(xué)樓高25(米)

      跳繩長2(米)

      一把鑰匙長5(厘米)

      一個文具盒長24(厘米)

      講臺高90(厘米)

      教室長12(米)

      筷子長20(厘米)

      一棵小樹苗高1(米)

      第二單元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

      一、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1、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列豎式,在把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相加。

      2、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①相同數(shù)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時,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不要遺漏進上來的“1”。

      4、和 = 加數(shù) + 加數(shù)

      一個加數(shù) = 和 - 另一個加數(shù)

      二、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1、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的筆算:相同數(shù)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相減。

      2、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的筆算法則:①相同數(shù)位對齊;②從個位減起;③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3、筆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時,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十位計算時要先減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減數(shù)-減數(shù)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

      三、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1、連加、連減

      連加、連減的筆算順序和連加、連減的口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①連加計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shù)相加一樣,都要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②連減運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shù)相減一樣,都要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算式,其運算順序、豎式寫法都與連加、連減相同。

      3、加減混合運算寫豎式時可以分步計算,方法與兩個數(shù)相加(減)一樣,要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也可以用簡便的寫法,列成一個豎式,先完成第一步計算,再用第一步的結(jié)果加(減)第二個數(shù)。

      四、解決問題(應(yīng)用題)

      1、 步驟:①先讀題 ;②列橫式,寫結(jié)果,千萬別忘記寫單位(單位為:多少或者幾后面的那個字或詞);③作答。

      2、求“一個已知數(shù)”比“另一個已知數(shù)”多多少、少多少?用減法計算。用“比”字兩邊的較大數(shù)減去較小數(shù)。

      3、比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先通過關(guān)鍵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數(shù)還是小數(shù),“比”字后面是大數(shù)還是小數(shù),問題里面要求大數(shù)還是小數(shù),求大數(shù)用加法,求小數(shù)用減法。

      4、關(guān)于提問題的題目,可以這樣提問: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幾……?

      ③……比……少多少/幾……?

      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rèn)識

      1、角的初步認(rèn)識

      (1)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畫角的方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線;

      (3)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guān)系,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guān),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認(rèn)識

      (1)直角的判斷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頂點對頂點,一邊對一邊,再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

      (2)畫直角的方法:①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點出發(fā)畫一條直線;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頂點對齊這個點,一條直角邊對齊這條線;③再從這點出發(fā)沿著三角尺上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線;④最后標(biāo)出直角標(biāo)志。

      (3)比直角小的是銳角,比直角大的是鈍角:銳角<直角<鈍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

      (5)每個三角尺上都有1個直角,兩個銳角。紅領(lǐng)巾上有3個角,其中一個是鈍角,兩個是銳角。一個長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個直角。

      第四、六單元表內(nèi)乘法(一)(二)

      1、乘法的含義

      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和的簡便算法。如:計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⑴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可以先寫相同的加數(shù),然后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最后寫等號與連加的和;也可以先寫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然后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shù),最后寫等號與連加的和。

      如:4+4+4=12改寫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3=12 或3×4=12。

      ⑵乘法算式的讀法。讀乘法算式時,要按照算式順序來讀。如:6×3=18讀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實際表示的意義

      在乘法算式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和乘號后面的數(shù)都叫做“乘數(shù)”;等號后面的得數(shù)叫做“積”。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幾個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和。如:4×5表示5個4相加或4個5相加。

      5、加法寫成乘法時,加法的和與乘法的積相同。

      6、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shù)交換位置,積不變。

      7、算式各部分名稱及計算公式。乘法:乘數(shù)×乘數(shù)=積

      加法:加數(shù)+加數(shù)=和

      和-加數(shù)=加數(shù)

      減法: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

      8、在9的乘法口訣里,幾乘9或9乘幾,都可看作幾十減幾,其中“幾”是指相同的數(shù)。

      如:1×9=10-1、9×5=50-5。

      9、看圖,寫乘加、乘減算式時: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減: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寫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進去的減去。

      計算時,先算乘,再算加減。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減:3×5-1=14

      10、“幾和幾相加”與“幾個幾相加”有區(qū)別

      求幾和幾相加,用幾加幾;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幾個幾相加,用幾乘幾。

      如:求4個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補充:幾和幾相乘,求積?用幾×幾。如:2和4相乘用2×4=8。

      2個乘數(shù)都是幾,求積?用幾×幾。如:2個8相乘用8×8=64。

      11、一個乘法算式可以表示兩個意義,如“4×2”既可以表示“4個2相加”,也可以表示“2個4相加”。

      “5+5+5”寫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訣(三五十五)來計算,表示(3)個(5)相加。

      3×5=15讀作:3乘5等于15。

      5×3=15讀作:5乘3等于15

      第五單元觀察物體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一般是不同的。

      2、觀察物體時,要抓住物體的特征來判斷。

      3、觀察長方體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4、觀察圓柱體,看到的可能是長方形或圓形。觀察球體,看到的都是圓形。

      第七單元認(rèn)識時間

      1、認(rèn)識時間

      (1)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走得快的,較長的是分針;走得慢的,較短的是時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1個大格有5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

      (3)時針走1大格分針要走一圈,所以1時=60分。

      (4)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鐘。

      (5)時間的讀與寫:如3:30,可以讀作3時30分,也可以讀作3點半;8時零5分應(yīng)寫作8:05。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按著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事件,時間上不能重復(fù)。

      (2)問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先要讀出現(xiàn)在是幾時,再推算過幾分鐘后是幾時幾分。

      (3)時針和分針能形成直角的時刻是3時和9時。

      第八單元 數(shù)學(xué)廣角--搭配

      1、用兩個不同的數(shù)字(0除外)組合時可以交換兩個數(shù)字的位置;用三個不同的數(shù)字組合成兩位數(shù)時,可以讓每個數(shù)字(0除外)作十位數(shù)字,其余的兩個數(shù)字依次和它組合。

      2、借用連線或者符號解答問題比較簡單。

      3、排列與順序有關(guān),組合與順序無關(guān)。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xué)試題

      一、口算

      8×4=

      2×9=

      6×9=

      8×7=

      2×1=

      31+8=

      65-45=

      30+56=

      6×5=

      25-9=

      4×7=

      9×3=

      2×6=

      5×4=

      3×6=

      3×8=

      2×5=

      6×7=

      9×7=

      5+9=

      8×9=

      4×6=

      9×4=

      6×7=

      7×3=

      3×2=

      52-3=

      2×6=

      5×9=

      4×2=

      5×3=

      9×1=

      4×4=

      6×6=

      2×8=

      5×8=

      9×9=

      4×3=

      1×1=

      9×8=

      7×7=

      23+11=

      6+46=

      70-56=

      30+60=

      8+20=

      8×8=

      2×7=

      5×5=

      8×6=

      6×4=

      7×4=

      5×7=

      6×2=

      90-2=

      7×9=

      7×2=

      9×5=

      30-15=

      7×8=

      8×5=

      54-45=

      63-9=

      3×7=

      58-49=

      1×5=

      80-6=

      7×6=

      13+6=

      9×6=

      45+9=

      16-7=

      9+9=

      1×7=

      56-8=

      9×5-5=

      5×6+34=

      8×5-3=

      4×5+5=

      6×7-6=

      二、填空。

      1、5+5+5+5=( )×( )=( ) 4×3=( )+( )+( )

      2、8×6=( )口訣:( ),讀作:( )乘( )。

      3、4個7連加的和是( ),7加4的和是( )。

      4、5的7倍也可以說成是( )個( )。

      5、3×( )=9×( ),7個3比20多( )。

      6、3的8倍是( ),它也是6的.( )倍。

      7、一個角有( )個頂點和( )條邊。長方形有( )條對稱軸。

      8、兩個因數(shù)都是1,積是( ),算式是( )。

      三、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100厘米比1米要長。 ( )

      2、小東身高54米。 ( )

      3、6的5倍和5個6的意思是一樣。 ( )

      4、2+2=2×2 1+1=1×1 ( )

      四、選擇正確的序號填在( )里。

      1、一把三角板上,有( )個直角度。

      ① 1 ② 2 ③ 3

      2、圓的對稱軸有( )條。

      ① 2 ② 10 ③ 無數(shù)

      3、一棵大樹高16( )。

      ① 厘米 ② 米

      4、5的8倍也可以說成是( )

      ① 8個5 ② 5加8

      二年級數(shù)學(xué)學(xué)習(xí)方法

      一、時間的掌握。這一學(xué)期,他們會接觸到秒針,在二年級的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對時間精確的學(xué)習(xí)。非常短暫的時間用秒來表示。這時候孩子換算單位的時候就是重點了,很多孩子不注意看看單位,容易出錯。

      二、時間段的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搞清楚之后,要注意時間段的計算,這也是常出的一種題型,同樣很重要。這時候孩子掌握24小時計時法既可以輕松解決這一種問題了。

      三、倍數(shù)問題。倍數(shù)問題是一個難點,很多學(xué)生找不到關(guān)系,就會不知所措,所以這時候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這樣就一清二楚了。所以,教會孩子畫圖很重要,理清各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四、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在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的基礎(chǔ)上,孩子掌握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并不太難,只是再列豎式時要注意孩子的書寫,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并且一定要打上進位和退位符號,很多孩子很容易忘記自己有進位和退位。


      207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