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關于化學的知識點概括
化學除了必要的計算之外,一些基礎性知識點同樣需要考生去記憶。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關于化學的知識點概括,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關于化學的知識點概括一
常見的化學公式:
1、求物質(zhì)摩爾質(zhì)量的計算公式:
?、儆蓸藴薁顩r下氣體的密度求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M=ρ×22.4L/mol
?、谟蓺怏w的相對密度求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M(A)=D×M(B)
③由單個粒子的質(zhì)量求摩爾質(zhì)量:M=NA×ma
?、苣栙|(zhì)量的基本計算公式:
?、莼旌衔锏钠骄栙|(zhì)量:
(M1、M2……為各成分的摩爾質(zhì)量,a1、a2為各成分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若是氣體,也可以是體積分數(shù))
2、克拉貝龍方程:PV=nRT、PM=ρRT
3、溶液稀釋定律:
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保持不變:m1×w1=m2×w2
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保持不變:c1V1=c2V2
4、水的離子積:Kw=c(H+)×c(OH-),常溫下等于1×10-14
5、溶液的PH計算公式:PH=一lgc(H+)(aq)
高考關于化學的知識點概括二
化學性質(zhì)
1、S02能作漂白劑。S02雖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機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劑如石蕊試液。S02使品紅褪色是因為漂白作用,S02使溴水、高錳酸鉀褪色是因為還原性,S02使含酚酞的NaH溶液褪色是因為溶于不生成酸
2、S02與C12通入水中雖然都有漂白性,但將二者以等物質(zhì)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則會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出現(xiàn)渾濁的物質(zhì):第一種可能為與C1-生成難溶物。包括:①AgN03第二種可能為與H+反應生成難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鹽(Si032-),離子方程式為:Si032-+2H+=H2Si03②苯酚鈉溶液加鹽酸生成苯酚渾濁液。③S2032-離子方程式:S2032-+2H+=S+S02↑+H20④一些膠體如Fe(OH)3(先是由于Fe(OmH)3的膠粒帯負電荷與加入的H發(fā)生電荷中和使膠體凝聚,當然,若繼續(xù)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若加HI溶液,最終會氧化得到I2。③A102-離子方程式:A102-+H++H20=A1(OH)3當然,若繼續(xù)謫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
4、濃硫酸的作用:①濃硫酸與Cu反應一強氧化性、酸性②實驗室制取乙烯一催化性説水性③實驗室制取確基苯一催化劑、吸水劑國酯化反應一催化劑、吸水劑⑤蔵糖中倒入濃流酸一脫水性、強氧化性、吸水性膽礬中加濃硫酸一吸水性。
5、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②甲酸:③甲酸鹽;④甲酸⑤葡萄糖;③麥芽糖(均在職性環(huán)境下進行)
高考關于化學的知識點概括三
1.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樹脂的制取(6)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高考資源網(wǎng)水浴加熱,其優(yōu)點:溫度變化平穩(wěn),不會大起大落,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1)、實驗室制乙烯(170℃)(2)、蒸餾(3)、固體溶解度的測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熱的測定(6)制硝基苯(50-60℃)
〔說明〕:(1)凡需要準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zhì)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zhì)。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zhì)有:(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zhì)(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zhì)有:(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類物質(zhì)(取代)(3)含醛基物質(zhì)(氧化)(4)堿性物質(zhì)(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于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烴、大多數(shù)酯、一氯烷烴。
9.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物質(zhì)有: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zhì)(肽)、鹽。
10.不溶于水的有機物有:烴、鹵代烴、酯、淀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shù)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fā)生的反應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質(zhì)有: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數(shù)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的物質(zhì)有: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甲醛、苯酚、強氧化劑、濃的酒精、雙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有機物:具有酸、堿雙官能團的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zhì)等)
17.能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有機物:(1)酚:(2)羧酸:(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5)蛋白質(zhì)(水解)
18、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3)溴水的褪色(4)淀粉遇碘單質(zhì)變藍色。(5)蛋白質(zhì)遇濃硝酸呈黃色(顏色反應)
高考關于化學的知識點概括四
一、氧化還原相關概念和應用
(1)借用熟悉的H2還原CuO來認識5對相應概念
(2)氧化性、還原性的相互比較
(3)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
(4)同種元素變價的氧化還原反應(歧化、歸中反應)
(5)一些特殊價態(tài)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還原反應
(6)電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二、物質(zhì)結構、元素周期表的認識
(1)主族元素的陰離子、陽離子、核外電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徑大小比較
(3)電子式的正確書寫、化學鍵的形成過程、化學鍵、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
(4)能畫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構—性”。
三、熟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常考查的微粒數(shù)止中固體、得失電子、中子數(shù)等內(nèi)容。
四、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表達(狀態(tài)、計量數(shù)、能量關系)
五、離子的鑒別、離子共存
(1)離子因結合生成沉淀、氣體、難電離的弱電解質(zhì)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發(fā)生氧化還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雙水解、生成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酸、強堿大量共存
(5)題設中的其它條件:“酸堿性、顏色”等
六、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及計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斷(電荷守衡、物料守衡、質(zhì)子守衡)
(2)電荷守恒中的多價態(tài)離子處理
七、pH值的計算
(1)遵循定義(公式)規(guī)范自己的計算過程
(2)理清題設所問的是“離子”還是“溶液”的濃度
(3)酸過量或堿過量時pH的計算(酸時以H+濃度計算,堿時以OH–計算再換算)
八、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
(1)能計算反應速率、理解各物質(zhì)計量數(shù)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2)理順“反應速率”的“改變”與“平衡移動”的“辯證關系”
(3)遵循反應方程式規(guī)范自己的“化學平衡”相關計算過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觀點來解題
小編推薦: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結構框架圖
九、電化學
(1)能正確表明“原電池、電解池、電鍍池”及變形裝置的電極位置
(2)能寫出各電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3)了解常見離子的電化學放電順序。
(4)能準確利用“得失電子守恒”原則計算電化學中的定量關系
十、鹽類的水解
(1)鹽類能發(fā)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類型之鹽類發(fā)生水解的后果(酸堿性、濃度大小等)。
(3)鹽類水解的應用或防止(膠體、水凈化、溶液制備)。
(4)對能發(fā)生水解的鹽類溶液加熱蒸干、灼燒的后果。
(5)能發(fā)生完全雙水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十一、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單質(zhì)及化合物
(1)容易在無機推斷題中出現(xiàn),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應
(2)注意N中的硝酸與物質(zhì)的反應,其體現(xiàn)的酸性、氧化性“兩作為”是考查的的重點
(3)有關Al的化合物中則熟悉其兩性反應(定性、定量關系)。
(4)有關Fe的化合物則理解Fe2+和Fe3+之間的轉(zhuǎn)化、Fe3+的強氧化性。
(5)物質(zhì)間三角轉(zhuǎn)化關系。
十二、有機物的聚合及單體的推斷
(1)根據(jù)高分子的鏈節(jié)特點準確判斷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2)熟悉含C=C雙鍵物質(zhì)的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間的縮聚反應
十三、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1)請按官能團的位置異構、類別異構和條件限制異構順序一個不漏的找齊
(2)本內(nèi)容最應該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動進行一定的檢驗
十四、有機物的燃燒
(1)能寫出有機物燃燒的通式
(2)燃燒最可能獲得的是C和H關系
十五、完成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有機代表物的相互衍變,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轉(zhuǎn)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質(zhì)的結構簡式、表明反應條件、配平方程式
十六、有機物化學推斷的解答(“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
(1)一般出現(xiàn)以醇為中心,酯為結尾的推斷關系,所以復習時就熟悉有關“醇”和“酯”的性質(zhì)反應(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團的醇類和酯)。
(2)反應條件體現(xiàn)了有機化學的特點,請同學們回顧有機化學的一般條件,從中歸納相應信息,可作為一推斷有機反應的有利證據(jù)。
(3)從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前后的官能差別,推導相關物質(zhì)的結構。
十七、化學實驗裝置與基本操作
(1)常見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2)常見氣體的制備方法。
(3)實驗設計和實驗評價。
十八化學計算
(1)近年來,混合物的計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務必熟悉有關混合物計算的一般方式(含討論的切入點),注意單位與計算的規(guī)范。
(2)回顧近幾次的綜合考試,感受“守恒法“在計算題中的暗示和具體計算時的優(yōu)勢。
化學計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結
得失電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電荷守恒法、最終溶質(zhì)法、極值法、假設驗證法等。
高考關于化學的知識點概括相關文章:
高考關于化學的知識點概括





下一篇:2020高考化學復習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