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三學習方法 > 高三化學 >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的量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的量

      時間: 慧良1230 分享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的量

        有關物質的量同學們應該已經復習過了,有關物質的量與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大家都會了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的量

        第一章 物質的量

        本章綜述

        本章內容按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及應用特點可分為三部分:一是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各量之間的關系及其計算應用;二是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有關推論;三是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實驗。本章內容是歷年高考必考內容,涉及面廣。

        本章知識概念多,與學科內知識聯(lián)系較多,牽涉到元素化合物知識中的計算問題,以及物質的溶解度、質量分數(shù)、物質的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等的計算。

        本章不僅是化學計算的核心,也是數(shù)、理、生、化等相關學科計算的“橋梁”,比如物理學中的氣態(tài)方程、分子質量的計算,分子直徑的數(shù)量級的估算等。

        鑒于本章知識是歷年高考之熱點,復習時應予以特別重視:一是要正確理解有關的概念,加強與相關學科知識的聯(lián)系;二是要建立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化學計算體系,正確靈活地運用以物質的量為樞紐和其他量的轉換關系。

        第一講 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

        1.知識理解:

        (1)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2)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涵義。

        2.掌握技能:

        (1)物質的量與粒子數(shù)目、氣體體積、物質質量之間的關系。

        (2)有關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命題趨向

        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問題是近幾年的高考命題熱點。從高考試題看,此類題目多為選擇題且題量和題型保持穩(wěn)定,命題的形式也都是:已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判斷和計算一定量的物質所含粒子數(shù)的多少。具體涉及以下內容:①已知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物質的體積求粒子的數(shù)目或比較其粒子的數(shù)目大小;②已知溶液的體積和濃度求溶液中溶質的粒子的數(shù)目或比較其粒子的數(shù)目大小;③已知粒子的數(shù)目求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量、物質的體積、溶液中溶質的粒子的濃度或溶液的濃度;④物質在發(fā)生氧化一還原反應時電子轉移的數(shù)目。試題在注意有關計算關系考查的同時,又隱含對某些概念的理解的考查,試題雖然計算難度不大,但概念性強、區(qū)分度好,預計今后會繼續(xù)保持。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也是高考必考的內容,題型常以選擇題為主,命題的熱點通常是:已知同溫同壓(或同溫同容)下不同氣體的某些條件,推斷或比較其物理量的大小;或者根據(jù)反應原理、阿氏定律推斷氣態(tài)產物或反應物的化學式。

        考題薈萃

        1.(2003·全國·7)在兩個容積相同的容器中,一個盛有HCl氣體,另一個盛有H2和C12的混合氣體。在同溫同壓下,兩容器內的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 ( )

        A.原子數(shù) B.密度

        C.質量 D.質子數(shù)

        2.(2003·上海·3)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53g碳酸鈉中NA個CO32-

        B.0.1mol OH-含NA個電子

        C.1.8g重水(D20)中含NA個中子

        D.標準狀況下11.2L臭氧中含NA個氧原子

        3.(2003·蘇粵·14)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常溫常壓下,11.2L氧氣所含的原子數(shù)為NA

        B.1.8g的NH4+;離子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NA

        C.常溫常壓下,48g 03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3NA

        D.2.4g金屬鎂變?yōu)殒V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1NA

        4.(2005·廣東)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0g甲烷所含有的電子數(shù)目為10NA

        B.常溫常壓下,4g氦氣所含有的中子數(shù)目為4NA

        C.標準狀況下,22.4L單質溴所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為2NA

        D.電解食鹽水若產生2g氫氣,則電子轉移數(shù)目為NA

        5.(2006·廣東)下列條件下,兩瓶氣體所含原子數(shù)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質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溫度、同體積的H2和N2

        C.同體積、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壓強、同體積的N2O和CO2

        6.(2007·廣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48gO3氣體含有6.02×1023個O3分子

        B.常溫常壓下,4.6gNO2氣體含有1.81×1023個NO2分子

        C.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個Cu2+

        D.標準狀況下,33.6LH2O含有9.03×1023個H2O分子

        7.(2003·蘇粵·25)取一定量的Na2C03、NaHC03和Na2S04混合物與250mL1.00mol/L過量鹽酸反應,生成2.016LC02(標準狀況),然后加入500mL0.100mol/L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質量為2.33g,溶液中過量的堿用10.0mL 1.00 mol/L鹽酸恰好完全中和。計算混合物中各物質的質量。

        8.(2006廣西理綜8).用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5molAl與足量鹽酸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1NA

        B.標準狀況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0.5NA

        C.0.1molCH4所含的電子數(shù)為1NA

        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1NA

        9.(2006廣西理綜9.)把分別盛有熔融的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鋁的三個電解槽串聯(lián),在一定條件下通電一段時間后,析出鉀、鎂、鋁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1:2:3 B.3:2:1 C.6:3:1 D.6:3:2

        10.(2006全國理綜9).某氯化鎂溶液的密度為1.18g•cm-1,其中鎂離子的質量分數(shù)為5.1%。300mL該溶液中Cl-離子的物質的量約等于:

        A.0.37mol B. 0.63mol

        C.0.74mol D. 1.5mol

        11.(2006重慶理綜7).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5.6g鐵與足量鹽酸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3NA

        B.100mL 2.0 mol/L的鹽酸與醋酸溶液中氫離子均為0.2NA

        C.標準狀況下,22.4L氦氣與22.4L氟氣所含原子數(shù)均為2NA

        D.20g重水(D2O)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10NA

        12..(2006江蘇6、)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約為6.02×1023mol-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1.0L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數(shù)為6.02×1023

        B.Na2O2與H2O反應生成1.12LO2(標準狀況),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6.02×1023

        C.32g S8單質中含有的S—S鍵個數(shù)為6.02×1023

        S8分子結構

        D.22.4L N2中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6.02×1023

        13.(2006上海8.)某非金屬單質A和氧氣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B。B為氣體,其體積是反應掉氧氣體積的兩倍(同溫同壓)。以下對B分子組成的推測一定正確的是

        A.有1個氧原子 B.有2個氧原子

        C.有1個A原子 D.有2個A原子

        14.(2006上海12.)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9gD2O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5NA

        B.1molMgCl2中含有的離子數(shù)為2NA

        C.1molCH4分子中共價鍵總數(shù)為4NA

        D.7.1gC1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2NA

        15.(2006廣東12.)下列條件下,兩瓶氣體所含原子數(shù)一定相等的是

        A.同質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溫度、同體積的H2和N2

        C.同體積、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壓強、同體積的N2O和CO2

        答案:8.C 9.D 10.D 11.D 12.C 13.A 14.C15.AC

        高中化學方程式記憶方法

        1.實驗聯(lián)想法

        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實驗的忠實和本質的描述,是實驗的概括和總結。因此,依據(jù)化學實驗來記憶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熱和使用催化劑(MnO2)的條件下,利用KClO3分解來制取氧氣。只要我們重視實驗之情景,聯(lián)想白色晶體與黑色粉末混和加熱生成氧氣這個實驗事實,就會促進對這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理解和記憶。

        2.反應規(guī)律法

        化學反應不是無規(guī)律可循?;?、分解、置換和復分解等反應規(guī)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這里再強調一下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如,F(xiàn)eCl3是較強的氧化劑,Cu是不算太弱的還原劑,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總是首先發(fā)生在較強的氧化劑和較強的還原劑之間這一原則,因而兩者能發(fā)生反應: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與FeCl2是較弱的氧化劑與還原劑,因而它們之間不能反應。

        3.索引法

        索引法是從總體上把學過的方程式按章節(jié)或按反應特點,分門別類地編號、排隊,并填寫在特制的卡片上,這樣就組成一個方程式系統(tǒng)。利用零碎時間重現(xiàn)這些卡片,在大腦皮層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4.編組法

        索引能概括全體,而編組能突出局部,是一種主題鮮明、有針對性的表現(xiàn)形式。兩者相互補充,異曲同工。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物質的量相關文章:

      1.2019高三化學老師工作計劃

      2.高三化學教師新學期2019工作計劃

      3.2019高三化學老師的工作計劃

      4.高三化學一輪復習攻略

      9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