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三學習方法>高三歷史>

      高考歷史備考復習題測試

      時間: 文瓊0 分享

        高考即將到來,為了方便大家備考,提前了解自己的備考準備如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考歷史備考復習題測試,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高考歷史備考復習題【一】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固基題組]

        1.[2016·滄州月考]1377年,明太祖設通政使司作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納和封駁,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稟告中書省。明太祖的這些舉措意在(  )

        A.彌補廢除丞相出現(xiàn)的權力空白

        B.進一步完善中央政權機構

        C.提高中央政權機構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強君主的專制權力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明代君主專制的加強。1380年,明太祖誅殺丞相胡惟庸,廢除丞相,與題干中時間“1377年”不符,故A項錯誤;明初沿襲元朝制度,在中央設有中書省和左右丞相,管理全國行政事務,但是根據(jù)材料信息“凡奏不得先稟告中書省”,實際上反映出明太祖對丞相懷有戒心,力圖削弱相權、加強皇權,故D項正確;B、C兩項都不是明太祖采取這些舉措的真正目的,故應排除。

        2.[2016·滄州摸底]易中天先生在《帝國的終結》一書中寫道:“作為集權主義者,尤其是那些傾向于專制和獨裁的‘雄略之主’,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為過度的集權。他們只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因此,他們吸取的教訓,也只能是專制、專制、再專制,集權、集權、再集權?!睗h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

        A.沿用秦朝以來的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

        B.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分割削弱相權

        C.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加強專制皇權

        D.通過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強官僚隊伍建設

        答案 C

        解析 此題實際是問漢武帝、宋太祖、明成祖加強君權的措施。根據(jù)所學可知C項所述為正確答案。

        3.[2015·安慶模擬]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設軍機處,經(jīng)制規(guī)劃,多為其(張廷玉)手定……軍機處地處隆宗門內,嚴禁外人進入,且機構簡單,有官無吏,辦公場所只有幾間值班用的平房。此設置(  )

       ?、購娀司鲗V啤、谔岣吡诵姓省、蹨p少了行政運行成本?、鼙U狭藳Q策機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軍機處的設置遷移了中央核心決策機構,強化了君主權力,故①正確;軍機處獨尊皇權意志,簡略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故②正確;軍機處結構簡單,有官無吏,節(jié)約財政開支,減少運行成本,故③正確;軍機處置于宮內,嚴禁外人進入,保障了決策的機密性,故④正確。

        4.[2016·臨川月考]康熙帝曾訓斥議政王大臣說:“今聞會議之事尚未具題,在外之人即得聞知?!庇赫墼嬲]大學士等說:“凡大小臣工,面奉諭旨,皆國家政務,不當輕泄于外?!睘榻鉀Q這種困境,清朝統(tǒng)治者(  )

        A.設內閣,置六部

        B.設議政王大臣會議

        C.設軍機處

        D.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與內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清朝為政務保密而設置機構。根據(jù)史實可知C為正確答案。

        [提能題組]

        5.《明史》記載“居正為政……及史部左侍郎張四維人,恂恂若屬史,不敢以僚自處。……詔盡削居正官秩,奪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謂當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內閣首輔張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狀況折射出(  )

        A.皇權與內閣的矛盾不可調和

        B.內閣成為制約皇權的中央機構

        C.內閣權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D.內閣首輔演變?yōu)槭聦嵣系脑紫?/p>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根據(jù)所學知識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張居正在生前擁有很大權力,死后以罪狀示天下,說明內閣權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內閣無實權,不能制約皇權,皇權與內閣并不存在矛盾,故A、B、D三項說法不正確,選C項。

        6.[2016·武勝月考]《利瑪竇中國札記》中說:“雖然我們已經(jīng)說過中國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貴族政體,……如果沒有與大臣磋商或考慮他們的意見,皇帝本人對國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決定?!形募急仨氂纱蟪紝忛喅式换实邸!崩敻]認為中國明朝時(  )

        A.君主制不是中國政府的主要形式

        B.皇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內閣

        C.君主與內閣大臣擁有同等決策權

        D.政體形式為責任內閣制

        答案 B

        解析 由“如果沒有與大臣磋商或考慮他們的意見,皇帝本人對國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決定?!械奈募急仨氂纱蟪紝忛喅式换实邸笨芍J為明朝時皇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內閣。B項正確。

        7.[2015·北京東城二模]有學者總結中國古代“皇權的強化,一方面表現(xiàn)為有一定獨立性的外朝中樞機構權力被削奪殆盡,另一方面又表現(xiàn)為一部分內廷臣屬或機構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斷培養(yǎng)發(fā)展勢力,成為實際上的權力中樞”。能支持上述觀點的朝代是(  )

        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代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題干中“外朝中樞機構,內廷臣屬或機構”可知該朝代應該存在內、外兩種機構,西周時期尚未形成完整的朝廷機構,故A項錯誤;秦朝設立三公九卿制,只存在一種機構,故B項錯誤;元朝實行一省制,不存在內外中樞機構之分,故C項錯誤;清代在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軍機處獨立于六部成為皇帝的秘書班子,形成內外中樞機構之分,故D項正確。

        8.[2016·河北名校高三聯(lián)考]乾隆時人閣協(xié)辦批本的程晉芳曾感慨說:“旁觀者謂密勿重務咸由軍機,內閣秉成例而行,如郵傳耳。烏知國家大政內自九卿以下,外而督撫藩臬,凡諸兵農禮樂刑賞之事,胥由是出納焉,可不謂至重歟?”據(jù)此可以得出(  )

        A.內閣和軍機處分管地方和中央

        B.內閣處理的政務不如軍機處重要

        C.軍機處和內閣分理軍務和政務

        D.軍機處并未完全取代內閣的職能

        答案 D

        解析 內閣和軍機處都是中央機構,不存在分管地方和中央的區(qū)別,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內閣重要,而非內閣處理的政務不如軍機處重要,故B項錯誤;內閣“凡諸兵農禮樂刑賞之事,胥由是出納焉”可見其也處理軍務,故C項錯誤;材料講述了乾隆年間人們以為軍機處重要,但是內閣也秉成例而行,很多重要事情均由它決定,說明了軍機處并未完全取代內閣的職能,故D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20分)

        9.[2015·南京模擬]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為人臣)以禮待君,忠順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謂之忠,從命而利君謂之順。

        ——荀子《荀子·臣道》

        人臣要從主之法,虛心待令,皆宜其能,勝其官,而莫懷余力于心。

        ——韓非子《韓非子·南面》

        材料二 大哉,我宋之祖宗容受讜(正直)言,養(yǎng)成臣下剛勁之氣也!朝廷一黜陟不當,一政令未便,則正論輻輳(聚集),各效其忠。雖雷霆之威不避也。

        ——(宋)何坦《西疇常言》

        材料三 帝(太祖)嘗覽《孟子》,至“草芥”“寇仇”語,謂:“非臣子所宜言”,議罷其配享。詔:“有諫者以大不敬論?!?錢)唐抗疏入諫曰:“臣為孟軻死,死有余榮?!薄坭b其誠懇,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復。

        ……帝自踐阼后,頗好釋氏教?!?李)仕魯……章數(shù)十上,亦不聽。仕魯性剛介,由儒術起,方欲推明朱氏學,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見用,遽請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無惑乎臣言之不入也!還陛下笏,乞賜骸骨歸田里?!彼熘皿擞诘亍5鄞笈?,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階下。

        ——《明史·卷一百三十九》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概括荀子與韓非子關于君臣關系的相同主張。在“人臣”對君主命令的態(tài)度方面,兩人觀點又有何不同?(6分)

        (2)據(jù)材料二,概括宋代良好君臣關系的表現(xiàn)。(6分)

        (3)材料三中明太祖對兩位大臣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結合所學,指出其反映的君權特征。(4分)

        (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影響中國古代君臣關系的主要因素。(4分)

        答案 (1)相同:人臣要效忠君主。

        不同:荀子認為如果對君主有利可以抗命;韓非子則主張人臣對君主要絕對服從。

        (2)表現(xiàn):君主胸懷寬廣;大臣正直敢言;政治風氣良好。

        (3)不同:寬恕;嚴厲。特征:專制獨裁;隨意武斷。

        (4)因素: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君臣的個人因素;君主專制體制。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綜合材料一中荀子的觀點“忠順而不懈”和韓非子的觀點“從主之法”可以得出人臣要效忠君主;第二小問,結合材料一中荀子的觀點“逆命而利君謂之忠”和韓非子的觀點“人臣要從主之法……而莫懷余力于心”來作答。第(2)問,從君主、人臣和當時政治氛圍三個方面作答。第(3)問,第一小問,從態(tài)度來看,前者寬恕或寬容,后者嚴厲;第二小問,根據(jù)教材中皇帝制度的特征來作答。第(4)問,結合本題第(2)問和歷史傳統(tǒng)思想、君主專制體制特征來作答。

        高考歷史備考復習題【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固基題組]

        1.[2016·滄州月考]1377年,明太祖設通政使司作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納和封駁,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稟告中書省。明太祖的這些舉措意在(  )

        A.彌補廢除丞相出現(xiàn)的權力空白

        B.進一步完善中央政權機構

        C.提高中央政權機構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強君主的專制權力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明代君主專制的加強。1380年,明太祖誅殺丞相胡惟庸,廢除丞相,與題干中時間“1377年”不符,故A項錯誤;明初沿襲元朝制度,在中央設有中書省和左右丞相,管理全國行政事務,但是根據(jù)材料信息“凡奏不得先稟告中書省”,實際上反映出明太祖對丞相懷有戒心,力圖削弱相權、加強皇權,故D項正確;B、C兩項都不是明太祖采取這些舉措的真正目的,故應排除。

        2.[2016·滄州摸底]易中天先生在《帝國的終結》一書中寫道:“作為集權主義者,尤其是那些傾向于專制和獨裁的‘雄略之主’,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為過度的集權。他們只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因此,他們吸取的教訓,也只能是專制、專制、再專制,集權、集權、再集權。”漢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

        A.沿用秦朝以來的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

        B.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分割削弱相權

        C.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加強專制皇權

        D.通過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強官僚隊伍建設

        答案 C

        解析 此題實際是問漢武帝、宋太祖、明成祖加強君權的措施。根據(jù)所學可知C項所述為正確答案。

        3.[2015·安慶模擬]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設軍機處,經(jīng)制規(guī)劃,多為其(張廷玉)手定……軍機處地處隆宗門內,嚴禁外人進入,且機構簡單,有官無吏,辦公場所只有幾間值班用的平房。此設置(  )

       ?、購娀司鲗V啤、谔岣吡诵姓省、蹨p少了行政運行成本?、鼙U狭藳Q策機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軍機處的設置遷移了中央核心決策機構,強化了君主權力,故①正確;軍機處獨尊皇權意志,簡略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故②正確;軍機處結構簡單,有官無吏,節(jié)約財政開支,減少運行成本,故③正確;軍機處置于宮內,嚴禁外人進入,保障了決策的機密性,故④正確。

        4.[2016·臨川月考]康熙帝曾訓斥議政王大臣說:“今聞會議之事尚未具題,在外之人即得聞知。”雍正帝曾告誡大學士等說:“凡大小臣工,面奉諭旨,皆國家政務,不當輕泄于外?!睘榻鉀Q這種困境,清朝統(tǒng)治者(  )

        A.設內閣,置六部

        B.設議政王大臣會議

        C.設軍機處

        D.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與內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清朝為政務保密而設置機構。根據(jù)史實可知C為正確答案。

        [提能題組]

        5.《明史》記載“居正為政……及史部左侍郎張四維人,恂恂若屬史,不敢以僚自處?!t盡削居正官秩,奪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謂當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內閣首輔張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狀況折射出(  )

        A.皇權與內閣的矛盾不可調和

        B.內閣成為制約皇權的中央機構

        C.內閣權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D.內閣首輔演變?yōu)槭聦嵣系脑紫?/p>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根據(jù)所學知識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張居正在生前擁有很大權力,死后以罪狀示天下,說明內閣權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內閣無實權,不能制約皇權,皇權與內閣并不存在矛盾,故A、B、D三項說法不正確,選C項。

        6.[2016·武勝月考]《利瑪竇中國札記》中說:“雖然我們已經(jīng)說過中國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貴族政體,……如果沒有與大臣磋商或考慮他們的意見,皇帝本人對國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決定?!形募急仨氂纱蟪紝忛喅式换实邸!崩敻]認為中國明朝時(  )

        A.君主制不是中國政府的主要形式

        B.皇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內閣

        C.君主與內閣大臣擁有同等決策權

        D.政體形式為責任內閣制

        答案 B

        解析 由“如果沒有與大臣磋商或考慮他們的意見,皇帝本人對國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決定?!械奈募急仨氂纱蟪紝忛喅式换实邸笨芍?,他認為明朝時皇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內閣。B項正確。

        7.[2015·北京東城二模]有學者總結中國古代“皇權的強化,一方面表現(xiàn)為有一定獨立性的外朝中樞機構權力被削奪殆盡,另一方面又表現(xiàn)為一部分內廷臣屬或機構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斷培養(yǎng)發(fā)展勢力,成為實際上的權力中樞”。能支持上述觀點的朝代是(  )

        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代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題干中“外朝中樞機構,內廷臣屬或機構”可知該朝代應該存在內、外兩種機構,西周時期尚未形成完整的朝廷機構,故A項錯誤;秦朝設立三公九卿制,只存在一種機構,故B項錯誤;元朝實行一省制,不存在內外中樞機構之分,故C項錯誤;清代在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軍機處獨立于六部成為皇帝的秘書班子,形成內外中樞機構之分,故D項正確。

        8.[2016·河北名校高三聯(lián)考]乾隆時人閣協(xié)辦批本的程晉芳曾感慨說:“旁觀者謂密勿重務咸由軍機,內閣秉成例而行,如郵傳耳。烏知國家大政內自九卿以下,外而督撫藩臬,凡諸兵農禮樂刑賞之事,胥由是出納焉,可不謂至重歟?”據(jù)此可以得出(  )

        A.內閣和軍機處分管地方和中央

        B.內閣處理的政務不如軍機處重要

        C.軍機處和內閣分理軍務和政務

        D.軍機處并未完全取代內閣的職能

        答案 D

        解析 內閣和軍機處都是中央機構,不存在分管地方和中央的區(qū)別,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內閣重要,而非內閣處理的政務不如軍機處重要,故B項錯誤;內閣“凡諸兵農禮樂刑賞之事,胥由是出納焉”可見其也處理軍務,故C項錯誤;材料講述了乾隆年間人們以為軍機處重要,但是內閣也秉成例而行,很多重要事情均由它決定,說明了軍機處并未完全取代內閣的職能,故D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20分)

        9.[2015·南京模擬]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為人臣)以禮待君,忠順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謂之忠,從命而利君謂之順。

        ——荀子《荀子·臣道》

        人臣要從主之法,虛心待令,皆宜其能,勝其官,而莫懷余力于心。

        ——韓非子《韓非子·南面》

        材料二 大哉,我宋之祖宗容受讜(正直)言,養(yǎng)成臣下剛勁之氣也!朝廷一黜陟不當,一政令未便,則正論輻輳(聚集),各效其忠。雖雷霆之威不避也。

        ——(宋)何坦《西疇常言》

        材料三 帝(太祖)嘗覽《孟子》,至“草芥”“寇仇”語,謂:“非臣子所宜言”,議罷其配享。詔:“有諫者以大不敬論。”(錢)唐抗疏入諫曰:“臣為孟軻死,死有余榮?!薄坭b其誠懇,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復。

        ……帝自踐阼后,頗好釋氏教?!?李)仕魯……章數(shù)十上,亦不聽。仕魯性剛介,由儒術起,方欲推明朱氏學,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見用,遽請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無惑乎臣言之不入也!還陛下笏,乞賜骸骨歸田里?!彼熘皿擞诘?。帝大怒,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階下。

        ——《明史·卷一百三十九》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概括荀子與韓非子關于君臣關系的相同主張。在“人臣”對君主命令的態(tài)度方面,兩人觀點又有何不同?(6分)

        (2)據(jù)材料二,概括宋代良好君臣關系的表現(xiàn)。(6分)

        (3)材料三中明太祖對兩位大臣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結合所學,指出其反映的君權特征。(4分)

        (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影響中國古代君臣關系的主要因素。(4分)

        答案 (1)相同:人臣要效忠君主。

        不同:荀子認為如果對君主有利可以抗命;韓非子則主張人臣對君主要絕對服從。

        (2)表現(xiàn):君主胸懷寬廣;大臣正直敢言;政治風氣良好。

        (3)不同:寬恕;嚴厲。特征:專制獨裁;隨意武斷。

        (4)因素: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君臣的個人因素;君主專制體制。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綜合材料一中荀子的觀點“忠順而不懈”和韓非子的觀點“從主之法”可以得出人臣要效忠君主;第二小問,結合材料一中荀子的觀點“逆命而利君謂之忠”和韓非子的觀點“人臣要從主之法……而莫懷余力于心”來作答。第(2)問,從君主、人臣和當時政治氛圍三個方面作答。第(3)問,第一小問,從態(tài)度來看,前者寬恕或寬容,后者嚴厲;第二小問,根據(jù)教材中皇帝制度的特征來作答。第(4)問,結合本題第(2)問和歷史傳統(tǒng)思想、君主專制體制特征來作答。

      高考歷史備考復習題測試相關文章

      高考歷史復習真題演練訓練題及答案

      高考文綜備考模擬試題及答案

      2020高三歷史高考模擬練習題

      高考文綜歷史備考模擬試題

      全國卷高考歷史選擇題集錦

      歷史高考題庫及答案

      高考歷史考綱使用方法及備考攻略與歷史主觀題拿分方法

      高考歷史選擇題必勝絕招:高考歷史復習策略

      高考歷史的答題技巧及復習策略

      高考歷史六大復習方法

      高考歷史備考復習題測試

      高考即將到來,為了方便大家備考,提前了解自己的備考準備如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考歷史備考復習題測試,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高考歷史備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高考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

          剛考完高考的小伙伴們應該試卷答案比較感興趣,那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考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最新匯總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最新匯總

          歷史知高考必考的科目,學生們想考好歷史,最重要的就是背誦知識點,打好知識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匯總,希

      • 歷史高考答題技巧
        歷史高考答題技巧

        歷史通常是由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大部分組成,而且相比較選擇題而言,非選擇主觀題所占分數(shù)較重,且對學生綜合知識考察較多。以下是歷史高考答題技

      • 高三歷史下冊世界現(xiàn)代史知識點梳理
        高三歷史下冊世界現(xiàn)代史知識點梳理

        歷史,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tǒng)的記錄、研究和詮釋。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呷龤v史下冊世界現(xiàn)代

      4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