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生物 >

      高一生物知識點歸納

      時間: 維維20 分享

      高一新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以及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一生物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生物知識點歸納

      高一生物知識點1

      一、減數分裂的概念

      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所特有的細胞分裂方式。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減少一半。

      (注:體細胞主要通過有絲分裂產生,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新產生的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

      二、減數分裂的過程

      1、精子的形成過程:精巢(哺乳動物稱睪丸)

      減數第一次分裂

      間期:染色體復制(包括DNA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稱聯會),形成四分體。

      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fā)生對等片段的互換。

      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列在赤道板上(兩側)。

      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末期:細胞質分裂,形成2個子細胞。

      三、分裂的總結

      以一個染色體數為2n的生物為例

      (1)染色體復制: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復制的結果是,每條染色體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并由一個著絲點連接著,因此染色體復制之后,染色體數目不變?yōu)?n,但是DNA分子數由2n變?yōu)?n,染色單體數由0變?yōu)?n。

      (2)同源染色體和非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是指形態(tài)、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能兩兩配對(即聯會)的一對染色體。

      非同源染色體是形態(tài)、大小不相同,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不聯會的染色體。

      (3)聯會: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由于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聯會。

      (4)四分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由于同源染色體的聯會,使得每對同源染色體中含有4條染色單體,這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又叫一個四分體,所以細胞中的四分體的個數就等于同源染色體的對數。

      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之間,父方的染色體中的一條染色單體與母方染色體中的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fā)生交叉互換。這就是“基因連鎖互換定律”的細胞學基礎,在遺傳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5)同源染色體分離: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和非姐妹染色單體進行部分的互換后,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并計入子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是: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減數分裂的主要變化。

      (6)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在同源染色體分離時,同源的兩條染色體各自移向細胞的哪一極是隨機的,也就是說,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的。這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

      (7)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分開: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這就是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主要變化。

      2、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比較

      項目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

      著絲點不分裂分裂

      染色體數目2n→n,減半n→2n→n,不減半

      DNA含量4n→2n,減半2n→n,減半

      染色體的主要行為同源染色體分離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分開3、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和DNA的含量變化

      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和DNA含量的變化本來應該是平行的,但是由于復制后的染色體仍由一個著絲點連接著,沒有馬上完全分開,所以減數分裂的不同時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與DNA的含量有時不相同。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例,將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數目和DNA含量的變化比較如下

      項目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

      前、中期/后期

      染色體數目2n2nn2nn

      DNA含量2n→4n4n2n2nn

      高一生物知識點2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細胞中的糖類——主要的能源物質

      糖類的分類,分布及功能:

      種類、分布、功能

      單糖、五碳糖、核糖

      (C5H10O4)、細胞中都有、組成RNA的成分

      脫氧核糖(C5H10O5)、細胞中都有、組成DNA的成分六碳糖(C6H12O6)、葡萄糖、細胞中都有、主要的能源物質果糖、植物細胞中、提供能量、半乳糖、動物細胞中、提供能量

      二糖

      (C12H22O11)、麥芽糖、發(fā)芽的小麥、谷控中含量豐富、都能提供能量蔗糖、甘蔗、甜菜中含量豐富、乳糖、人和動物的乳汁中含量豐富、多糖(C6H10O5)n、淀粉、植物糧食作物的種子、-根或莖等儲藏器官中、儲存能量、纖維素、植物細胞的細胞壁中、支持保護細胞、肝糖原

      糖原

      肌糖原、動物的肝臟中、儲存能量調節(jié)血糖

      動物的肌肉組織中、儲存能量

      細胞中的脂質脂質的分類

      脂肪:儲能,保溫,緩沖減壓

      磷脂:構成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的主要成分膽固醇、固醇、性激素

      維生素D

      脂質的分類,分布及功能

      1、脂肪(C、H、O)存在人和動物體內的皮下,大網膜和腸系膜等部位。動物細胞中良好的儲能物質與糖類相同質量的脂肪儲存能量是糖類的2倍。

      功能:①保溫②減少內部器官之間摩擦③緩沖外界壓力

      2、磷脂構成細胞膜以及各種細胞器膜重要成分。

      分布:人和動物的腦、卵細胞、肝臟、大豆的種子中含量豐富。

      3、固醇

      包括:①膽固醇------構成細胞膜重要成分;參與人體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②性激素------促進人和動物-官的發(fā)育以及生殖細胞的形成,激發(fā)并維持第二性征

      ③維生素D------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Ca和P的吸收。

      單體和多聚體的概念: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是由許多氨基酸連接而成的。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連接而成的。氨基酸、核苷酸、單糖分別是蛋白質、核酸和多糖的單體,而這些大分子分別是單體的多聚體

      生物大分子的形成:C形成4個化學鍵→、成千上萬原子形成→、碳鏈、→、單體、→、生物大分子

      高一生物知識點2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一、氨基酸及其種類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或單體)。

      結構要點:每種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種類由R基(側鏈基團)決定。

      二、蛋白質的結構

      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鏈、一條或若干條多肽鏈盤曲折疊、蛋白質

      氨基酸分子相互結合的方式: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的水。

      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叫做肽鍵三、蛋白質的功能

      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肌肉毛發(fā))

      2、催化細胞內的生理生化反應)

      3、運輸載體(血紅蛋白)

      4、傳遞信息,調節(jié)機體的生命活動(胰島素)

      5、免疫功能(抗體)

      四蛋白質分子多樣性的原因

      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以及空間結構不同導致蛋白質結構多樣性。蛋白質結構多樣性導致蛋白質的功能的多樣性。

      規(guī)律方法

      1、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為:NH2-C-COOH

      根據R基的不同分為不同的氨基酸。H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個-NH2和一個-COOH位于同一個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斷是否屬于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2、n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m條多肽鏈時,共脫去(n-m)個水分子,形成(n-m)個肽鍵,至少存在m個-NH2和m個-COOH,形成的蛋白質的分子量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3、氨基酸數=肽鍵數+肽鏈數

      4、蛋白質總的分子量=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總分子量-脫水縮合反應脫去的水的總分子量

      高一生物知識3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DNA(脫氧核糖核酸)

      一、核酸的分類、

      RNA(核糖核酸)

      DNA與RNA組成成分比較(見附表)

      二、核酸的結構

      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

      (1)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

      (2)RNA的基本單位核糖核苷酸

      核酸中的相關計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體中,則堿基種類為5種;核苷酸種類為8種。

      (2)DNA的堿基種類為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種類為4種。

      (3)RNA的堿基種類為4種;核糖核苷酸種類為4種。

      化學元素組成:C、H、O、N、P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觀察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試劑: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注意事項:

      鹽酸的作用: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

      現象:

      綠將細胞核中的DNA染成綠色,

      吡羅紅將細胞質中的RNA染成紅色。

      DNA是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此外,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少量的分布。

      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少量存在于細胞核中。

      高一生物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一生物必背知識點匯總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與學習方法建議

      高一生物必修知識點匯總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新梳理

      高一生物知識點總結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78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