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學習方法>各學科學習方法>數學學習方法>

      2022初中數學重要知識點匯總

      時間: 舒淇4599 分享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于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022初中數學重要知識點匯總,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數學重要知識點匯總

      (一)數與代數

      A、數與式:

      1、有理數

      有理數:

      ①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

      ②分數→正分數/負分數

      數軸:

      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guī)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數軸。

      ②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③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么我們稱其中一個數為另外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位于原點的兩側,并且與原點距離相等。

      ④數軸上兩個點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正數大于負數。

      絕對值:

      ①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

      ②正數的絕對值是他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他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數的運算:

      加法:

      ①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把絕對值相加。

      ②異號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③一個數與0相加不變。

      減法: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乘法:

      ①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

      ②任何數與0相乘得0。

      ③乘積為1的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

      除法:

      ①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一個數的倒數。

      ②0不能作除數。

      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A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A叫底數,N叫次數。

      混合順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減,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的。

      2、實數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叫無理數。

      平方根:

      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

      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

      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

      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

      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

      ②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

      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

      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3、代數式

      代數式:單獨一個數或者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合并同類項:

      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

      ②把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就叫做合并同類項。

      ③在合并同類項時,我們把同類項的系數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

      4、整式與分式

      整式:

      ①數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式叫單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tǒng)稱整式。

      ②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

      ③一個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整式運算:加減運算時,如果遇到括號先去括號,再合并同類項。

      冪的運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除法一樣。

      整式的乘法:

      ①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他們的系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余字母連同他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

      ②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根據分配律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③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外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公式兩條: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

      ①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后,作為商的因式;對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他的指數一起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②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化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

      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這個就是分式,對于任何一個分式,分母不為0。

      ②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分式的運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個分式等于乘以這個分式的倒數。

      加減法:

      ①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②異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分式方程:

      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②使方程的分母為0的解稱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與不等式

      1、方程與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

      ①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去分母,移項,合并同類項,未知數系數化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的值,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項的最高次數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數的關系

      已經學過二次函數(即拋物線)了,對它也有很深的了解,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數來表示,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當Y的0的時候就構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示出來,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數中,圖象與X軸的交點。也就是該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二次函數有頂點式(-b/2a,(4ac-b2)/4a),這個頂點公式一定要記住,很重要,因為在上面已經說過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部分,所以它也有自己的一個解法,利用它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變?yōu)橥耆椒焦?,再用直接開平方法去求出解。

      配方法的步驟:

      先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再把二次項的系數化為1,再同時加上1次項的系數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也一樣,利用這點,把方程化為幾個乘積的形式去解。

      分解因式法的步驟:

      把方程右邊化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為乘積的形式。

      (3)公式法

      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萬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數分別代入,這里二次項的系數為a,一次項的系數為b,常數項的系數為c。

      4)韋達定理

      利用韋達定理去了解,韋達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積=c/a

      也可以表示為x1+x2=-b/a,x1x2=c/a。利用韋達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數,在解題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況

      利用根的判別式去了解,根的判別式可在書面上可以寫為“△”,讀作“diao ta”,而△=b2-4ac,這里可以分為3種情況:

      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相同的實數根;

      I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

      2、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不等式:

      ①用符號>,=,<號連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②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③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者除以一個正數,不等號方向不變。

      ④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①關于同一個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這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號方向: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樣,等號是不變的,他是隨著你加或乘的運算改變。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正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減去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負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不改向;例如:A>B,A_C>B_C(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改向;例如:A>B,A_C<b_c(c<0)。< p="">

      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號改為等號。

      所以在題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數,那么就要看看題中是否出現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現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數就不等為0,否則不等式不成立。

      3、函數

      變量:因變量,自變量。

      在用圖象表示變量之間的關系時,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數軸上的點自變量,用豎直方向的數軸上的點表示因變量。

      一次函數:①若兩個變量X,Y間的關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B為常數,K不等于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②當B=0時,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

      一次函數的圖象:

      ①把一個函數的自變量X與對應的因變量Y的值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在直角坐標系內描出它的對應點,所有這些點組成的圖形叫做該函數的圖象。

      ②正比例函數Y=KX的圖象是經過原點的一條直線。

      ③在一次函數中,當K<0,B<o,則經234象限;當k0時,則經124象限;當K>0,B<0時,則經134象限;當K>0,B>0時,則經123象限。

      ④當K>0時,Y值隨X值的增大而增大,當X<0時,Y的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少。

      (二)空間與圖形

      A、圖形的認識

      1、點,線,面

      點,線,面:

      ②圖形是由點,線,面構成的。

      ②面與面相交得線,線與線相交得點。

      ③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展開與折疊:

      ①在棱柱中,任何相鄰的兩個面的交線叫做棱,側棱是相鄰兩個側面的交線,棱柱的所有側棱長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狀相同,側面的形狀都是長方體。

      ②N棱柱就是底面圖形有N條邊的棱柱。

      截一個幾何體:用一個平面去截一個圖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視圖: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

      多邊形:他們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依次首尾相連組成的封閉圖形。

      弧、扇形:

      ①由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的端點的兩條半徑所組成的圖形叫扇形。

      ②圓可以分割成若干個扇形。

      2、角

      線:

      ①線段有兩個端點。

      ②將線段向一個方向無限延長就形成了射線。射線只有一個端點。

      ②將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就形成了直線。直線沒有端點。

      ④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比較長短:

      ①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②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之間的距離。

      角的度量與表示:

      ①角由兩條具有公共端點的射線組成,兩條射線的公共端點是這個角的頂點。

      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

      角的比較:

      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條射線繞著他的端點旋轉而成的。

      ②一條射線繞著他的端點旋轉,當終邊和始邊成一條直線時,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邊繼續(xù)旋轉,當他又和始邊重合時,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③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的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

      平行:

      ①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②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③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3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垂直:

      ①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②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③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垂直平分線:垂直和平分一條線段的直線叫垂直平分線。

      垂直平分線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線段,不能是射線或直線,這根據射線和直線可以無限延長有關,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線是一條直線,所以在畫垂直平分線的時候,確定了2點后,一定要把線段穿出2點。

      垂直平分線定理:

      性質定理:在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該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判定定理:到線段2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角平分線:把一個角平分的射線叫該角的角平分線。

      定義中有幾個要點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線是一條射線,不是線段也不是直線,很多時,在題目中會出現直線,這是角平分線的對稱軸才會用直線的,這也涉及到軌跡的問題,一個角個角平分線就是到角兩邊距離相等的點。

      性質定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該角兩邊的距離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該角的角平分線上。

      正方形: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性質定理:正方形具有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定理:

      1、對角線相等的菱形;

      2、鄰邊相等的矩形。

      3、相交線與平行線

      角:

      ①如果兩個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稱和兩個角互為余角;如果兩個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稱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補角相等。

      ③對頂角相等。

      ④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反之亦然。

      4、三角形

      ①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③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④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度。

      ⑤三角形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⑤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⑥三角形中一個內角的角平分線與他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⑦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與他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中線。

      ⑧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交于一點,三條中線交于一點。

      ⑨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他的對邊所在的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⑩三角形的三條高所在的直線交于一點。

      圖形的全等:全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兩個能夠重合的圖形叫全等圖形。

      全等三角形:

      ①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角相等。

      ②條件:SSS、AAS、ASA、SAS、HL。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反之亦然。

      5、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①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③平行四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連成的線段叫他的對角線。

      ④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對角相等。

      ④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條件: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定義。

      菱形:

      ①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②領心的四條邊相等,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組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③判定條件:定義/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

      矩形與正方形:

      ①有一個內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對角線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質。⑤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梯形:

      ①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②兩條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③一條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內角相等,對角線星等,反之亦然。

      多邊形:

      ①N邊形的內角和等于(N-2)180度。

      ②多邊心內角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反向延長線所組成的角叫做這個多邊形的外角,在每個頂點處取這個多邊形的一個外角,他們的和叫做這個多邊形的內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面圖形的密鋪:三角形,四邊形和正六邊形可以密鋪。

      中心對稱圖形:

      ①在平面內,一個圖形繞某個點旋轉180度,如果旋轉前后的圖形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中心對稱圖形,這個點叫做他的對稱中心。

      ②中心對稱圖形上的每一對對應點所連成的線段都被對稱中心平分。

      B、圖形與變換:

      1、圖形的軸對稱

      軸對稱: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軸對稱圖形:

      ①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②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

      軸對稱的性質: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對應角相等。

      2、圖形的平移和旋轉

      平移:

      ①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平移。

      ②經過平移,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角相等。

      旋轉:

      ①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旋轉。

      ②經過旋轉,圖形商店每一個點都繞旋轉中心沿相同方向轉動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是旋轉角,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3、圖形的相似

      如:①A/B=C/D,那么AD=BC,反之亦然。②A/B=C/D,那么A土B/B=C土D/D。③A/B=C/D=……=M/N,那么A+C+…+M/B+D+…N=A/B。

      黃金分割:點C把線段AB分成兩條線段AC與BC,如果AC/AB=BC/AC,那么稱線段AB被點C黃金分割,點C叫做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AC與AB的比叫做黃金比例【(根號5-1)/2】。

      相似:

      ①各角對應相等,各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多邊形叫做相似多邊形。

      ②相似多邊形對應邊的比叫做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

      ①三角對應相等,三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②條件:AAA、SSS、SAS。

      相似多邊形的性質:

      ①相似三角形對應高,對應角平分線,對應中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②相似多邊形的周長比等于相似比,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圖形的放大與縮?。?/p>

      ①如果兩個圖形不僅是相似圖形,而且每組對應點所在的直線都經過同一個點,那么這樣的兩個圖形叫做位似圖形,這個點叫做位似中心,這時的相似比又稱為位似比。

      ②位似圖形上任意一對對應點到位似中心的距離之比等于位似比。

      C、圖形的坐標

      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叫做X軸或橫軸,鉛直的數軸叫做Y軸或縱軸,X軸與Y軸統(tǒng)稱坐標軸,他們的公共原點O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他們分4個象限。XA,YB記作(A,B)。

      D、證明

      定義與命題:

      ①對名稱與術語的含義加以描述,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也就是給出他們的定義。

      ②對事情進行判斷的句子叫做命題(分真命題與假命題)。

      ③每個命題是由條件和結論兩部分組成。

      ④要說明一個命題是假命題,通常舉出一個離子,使之具備命題的條件,而不具有命題的結論,這種例子叫做反例。

      公理:

      ①公認的真命題叫做公理。

      ②其他真命題的正確性都通過推理的方法證實,經過證明的真命題稱為定理。

      ③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反之亦然;SAS、ASA、SSS,反之亦然;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反之亦然;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反之亦然;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度;三角形的一個外交等于和他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三角心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他不相鄰的內角。

      ④由一個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定理,叫做這個公理或定理的推論。

      (三)統(tǒng)計與概率

      1、統(tǒng)計

      科學記數法:一個大于10的數可以表示成A_10N的形式,其中1小于等于A小于10,N是正整數。

      扇形統(tǒng)計圖:

      ①用圓表示總體,圓中的各個扇形分別代表總體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的大小,這樣的統(tǒng)計圖叫做扇形統(tǒng)計圖。

      ②扇形統(tǒng)計圖中,每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等于該部分所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的度數與360度的比。

      各類統(tǒng)計圖的優(yōu)劣:條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目;折線統(tǒng)計圖:能清楚反映事物的變化情況;扇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

      近似數字和有效數字:

      ①測量的結果都是近似的。

      ③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個數的近似數時,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說這個近似數精確到哪一位。

      ④對于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為0的數字起,到精確到的數位為止,所有的數字都叫做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平均數:對于N個數X1,X2…XN,我們把(X1+X2+…+XN)/N叫做這個N個數的算術平均數,記為X(X上邊一橫)。

      加權平均數:一組數據里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時往往給每個數據加一個權,這就是加權平均數。

      中位數與眾數:

      ①N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②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大的那個數據叫做這個組數據的眾數。

      ③優(yōu)劣:平均數:所有數據參加運算,能充分利用數據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常用,但容易受極端值影響;中位數:計算簡單,受極端值影響少,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數據的信息;眾數:各個數據如果重復次數大致相等時,眾數往往沒有特別的意義。

      調查:

      ①為了一定的目的而對考察對象進行的全面調查,稱為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對象的全體稱為總體,而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稱為個體。

      ②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個體進行調查,這種調查稱為抽樣調查,其中從總體中抽取的一部分個體叫做總體的一個樣本。

      ③抽樣調查只考察總體中的一小部分個體,因此他的優(yōu)點是調查范圍小,節(jié)省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其調查結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結果準確。為了獲得較為準確的調查結果,抽樣時要主要樣本的代表性和廣泛性。

      頻數與頻率:

      ①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為頻數,而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與總次數的比值為頻率。

      ②當收集的數據連續(xù)取值時,我們通常先將數據適當分組,然后再繪制頻數分布直方圖。

      2、概率

      可能性:

      ①有些事情我們能確定他一定會發(fā)生,這些事情稱為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們能肯定他一定不會發(fā)生,這些事情稱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確定的。

      ②有很多事情我們無法肯定他會不會發(fā)生,這些事情稱為不確定事件。

      ③一般來說,不確定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概率:

      ①人們通常用1(或100%)來表示必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用0來表示不可能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②游戲對雙方公平是指雙方獲勝的可能性相同。

      ③必然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為1,記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為0,記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為不確定事件,那么0<p(a)<1。< p="">

      復習數學的方法

      一、回歸課本,鞏固基礎

      課本是復習的重要工具。

      考試中,題目的難度一般都是8:1:1。即80%基礎題,10%中檔題,10%難題。

      80%的基礎題都是在考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而這些都在我們的課本中。

      臨近考試,其實沒有必要大量刷題了,特別是偏題、怪題。

      把課本上的例題、練習吃透即可。所有的題目都是從例題變形而來的。

      考前做太多的偏題、怪題會影響孩子自信,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自己嚇唬自己“這種題目真是太難了,要是考試碰到的話我肯定做不出來”。

      二、切忌機械的重復復習

      復習是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鞏固的過程。但并不是將學過的知識簡單、機械重復。

      如果復習方法呆板單調,時間一長,孩子難免會覺得厭煩。就像是把吃過的東西再嚼一遍,定會索然無味。

      失去繼續(xù)復習的興趣,就會讓復習效果大打折扣。

      復習的方法,應該靈活多樣,讓孩子有新鮮感。

      以乘法口訣的復習為例。

      復習方法1:對口訣。如,出“四七”,對“二十八”。

      復習方法2:根據口訣說算式。如,出“四七二十八”,答“4×7=28,28÷4=7,28÷4=7”。

      復習方法3:填數游戲。規(guī)則:根據線索將1-9填入表格,1-9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復。如:

      有序細致地分析每個條件,完成3×3表格的填數游戲。既能讓孩子感受到層層推理的樂趣,也能復習1-9的乘法口訣,將數與運輸和游戲有機結合。用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幫助孩子熟記口訣。

      學數學的小竅門

      1.學數學要善于思考,自己想出來的答案遠比別人講出來的答案印象深刻。

      2.課前要做好預習,這樣上數學課時才能把不會的知識點更好的消化吸收掉。

      3.數學公式一定要記熟,并且還要會推導,能舉一反三。

      4.學好數學最基礎的就是把課本知識點及課后習題都掌握好。

      5.數學80%的分數來源于基礎知識,20%的分數屬于難點,所以考120分并不難。

      6.數學需要沉下心去做,浮躁的人很難學好數學,踏踏實實做題才是硬道理。

      7.數學要想學好,不琢磨是行不通的,遇到難題不能躲,研究明白了才能罷休。

      8.數學最主要的就是解題過程,懂得數學思維很關鍵,思路通了,數學自然就會了。

      9.數學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算的,或許這一秒沒思路,當你拿起筆開始計算的那一秒,就豁然開朗了。

      10.數學題目不會做,原因之一就是例題沒研究明白,所以數學書上的例題絕對不要放過。

      2022初中數學重要知識點匯總相關文章

      初三中考數學幾何知識點歸納

      初中反比例函數知識點總結大全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2022精選10篇

      2022九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工作總結報告10篇

      2022年數學課堂教學反思總結(10篇)

      2022期中考試學習總結最新版十篇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初一下冊數學教學總結

      2022初中學期教學工作總結10篇

      初三數學復習計劃及安排

      2022初中數學重要知識點匯總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于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022初中數學重要知識點匯總,希望大家喜歡!初中數學重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53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