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感悟:我的起點是“零”
校長感悟:我的起點是“零”
相傳在很遠的古代
知了是不會飛的。一天,它看見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十分羨慕。它就請大雁教它學飛。大雁高興地答應了。學飛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知了怕吃苦,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跑東竄西,學得很不認真。大雁給它講怎樣飛,它聽了幾句,就不耐煩地說:知了!知了!大雁讓它多試著飛一飛,它只飛了幾次,就自滿地嚷道: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大雁一起展翅高飛,可是,它撲騰著翅膀,怎么也飛不高。這時候,知了望著大雁在萬里長空飛翔,十分懊悔自己當初太自滿,沒有努力練習。可是,已經(jīng)晚了,它只好嘆息道:遲了!遲了!
在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這樣的“知了”,就有多少這樣的“遲了”。自滿使我們目光短淺,安于現(xiàn)狀;懈怠使我們固步自封,坐失良機。
知識,對一個人而言,是永遠學不完的。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謙虛地認識自身的知識與能力,否則,當你走上講臺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存”遠遠不足。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作為一名老師,如果不能擁有“歸零”的心態(tài),不能隨時保持一個學習的姿態(tài),就會在競爭中喪失優(yōu)勢,從而難免淘汰的厄運。
古時候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聽說某個寺廟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便去拜訪。老禪師的徒弟接待他時,他態(tài)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你算老幾?后來老禪師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為他沏茶??稍诘顾畷r,明明杯子已經(jīng)滿了,老禪師還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么杯子已經(jīng)滿了,還要往里倒?”大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干嘛還倒呢?”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jīng)很有學問了,干嘛還要到我這里求教?
這就是“空杯心態(tài)”的起源,象征意義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tài)。如果想學到更多學問,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空著的杯子”,而不是驕傲自滿。
不歸零就不會持續(xù)性發(fā)展。只有心態(tài)歸零你才能快速成長。如果你要喝一杯咖啡,就必須把杯子里的茶先倒掉。否則把咖啡加進去之后,就茶也不是,咖啡也不是,成了四不像。毛澤東主席說: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
歸零的心態(tài)就是一切從頭再來,就象大海一樣把自己放在最低點,來吸納百川。歸零的心態(tài)就是空卑、謙虛的心態(tài),要去掉缺點,吸取優(yōu)點。不要倚老賣老自以為是。有句話說:謙虛是人類最大的成就。謙虛讓你得到尊重。我們?nèi)ビ^察,越是飽滿的麥穗越是彎著腰。我們也應該像“麥穗”一樣。
學習是儲備知識的唯一途徑,知識能給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學習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先有輸入,才能輸出。成功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尤其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過時的知識等于廢料,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攝取能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才能生存下來,要想成功就必須不斷地充實自己。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新。
學習是留意你身邊的人和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21世紀是一個“學習、改變、創(chuàng)業(yè)”的世紀, 在21世紀你要征服別人,必須用知識。
作為教師,我們是學生的榜樣,為給學生一碗水,我們擁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多讀書,要活到老學到老,可以利用無盡的網(wǎng)絡資源來增強自己的實力,要有廣泛的愛好,做一個讓學生徹底佩服的好老師。
當你時刻擁有了“零起點”的心態(tài),你離著自己所需要的成功就越來越近了。
【本文作者:王福強(微信公眾號:王福強的小院)】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