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和大年相差幾天_小年和大年的區(qū)別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也有地方是臘月二十四,而大年就是大家熟悉的大年三十,小年的民間習俗和大年也不相同,那么你知道小年和大年相差幾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男∧旰痛竽晗嗖顜滋靇小年和大年的區(qū)別,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年和小年,相差6到7天。
小年一般是臘月二十三,也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四,再過六、七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小年,從字面意思上看有三種解釋。一是指農歷臘月是二十九天的月份,二是指節(jié)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在這天祭灶,第三種解釋是指果樹結果少,竹木生長慢的年份。 作為節(jié)日來講,由于地域風俗的差異,小年在全國各地賦予的含義和習俗也是不同的,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jié)為小年;江浙滬一帶很多地區(qū)稱正月初五為小年;中國國內也有不少地區(qū)稱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為小年,也有地方稱冬至為小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常說的除夕夜,除夕夜,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jié)(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了解傳統春節(jié),接受傳統教育的最佳時機。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的習俗,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小年大年的日期、習俗均不相同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澳胁话菰拢患涝睢钡牧曀?,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由于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
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節(jié)日期間主要的傳統民俗活動有祭祖,貼門神,放爆竹,給壓歲錢,吃年夜飯,送財神等。
祭灶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對于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由于各地風俗不同,民間還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動。
掃塵
舉行過灶祭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jié)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剪窗花
剪好窗花后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里,給家里增添了許多過年的喜氣。窗花圖案有各種動、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寫春聯
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jié)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沐浴理發(fā)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發(fā)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后進行。
趕亂婚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xiāng)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在中原地帶,臘月二十三是很隆重的節(jié)日,據說這一天灶王會上天去回報人們在這一年中的行為善惡,玉皇大帝便根據灶王的回報,決定獎善罰惡的度數,如此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雖為可笑,但不缺乏心理的暗示作用,是中國民俗中重要的傳統文化。
目前,對于祭灶,在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眼里仍然是一項重要而神圣的儀式。當中擺上一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祭祀了“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爺,它就會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家庭吉祥如意,這是一種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小年和大年相差幾天_小年和大年的區(qū)別相關文章:
★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和大年相差幾天_小年和大年的區(qū)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