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設(shè)計三篇

      時間: 李斯21287 分享

        《數(shù)星星的孩子》講述了童年時的張衡在數(shù)星星時發(fā)現(xiàn)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說的亂動,而是在有規(guī)律地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一年級語文《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設(shè)計三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設(shè)計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并了解它們在本課中的意思。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能正確回答課后練習1的三個問題。

        3.能按要求完成課后練習2,能說出課后練習3每組中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張衡能成為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長大以后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培養(yǎng)自己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掌握它們的音形義。

        2.能正確認讀本課生詞并理解詞意。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4.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寫出課題。

        提示“數(shù)”sh( )的讀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并標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讀課文,分別讀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說說這課主要講了誰的什么事。

        (這課講了張衡數(shù)星星的事。)

        3.老師簡介張衡生平事跡。

        張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國漢朝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學方面表現(xiàn)了非凡的才能,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動的觀測天體的渾天儀和觀測氣象的候風儀。他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向的地動儀。他還是東漢六大畫家之一。

        由于張衡在天文、地理、歷法、地震、器械等許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學者和科學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墳?zāi)?,科學院院長為墓碑題詞: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屬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仰。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張衡小時候的一件事。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自學生字,了解音形義。

        2.檢查自學效果。

        (1)字音

        數(shù):它是一個多音字,在“無數(shù)”中讀sh),在“數(shù)星星”中讀sh(。

        斗:它是一個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讀d%u,在“斗爭”中讀d^u。

        (2)字形

        最后一橫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個“林”,注意兩個捺都改成點,下邊的筆順是

        (3)詞意

        一閃一閃:本課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間:表示在兩個事物或時間的中間。

        距離:在空間或時間上的相隔。在本課是指兩顆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顆明亮的星星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狀。

        無數(shù):難計算出數(shù),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讓人辨認、了解。在本課中是“明白”的意思。

        3.讀生字,口頭給生字組詞。然后再讀字詞,記憶字音、字形、詞意。

        4.指導書寫,讓學生寫字頭。

        四、作業(yè)。

        1.寫生字各一行。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能正確回答課后練習1中的三個問題。

        2.了解張衡從小愛好天文,喜歡研究,長大以后才成為的天文學家。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內(nèi)容,了解張衡在小時候是怎樣愛好天文,喜歡研究的。

        2.啟發(fā)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先學第6自然段,知道這段主要內(nèi)容。

        1.課文的哪段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誰?(第6自然段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叫張衡。)

        2.讀了這段你還知道了些什么?

        (張衡是漢朝人,后來成了的天文學家。)

        3.齊讀第6自然段。

        二、學習1、2、3自然段。

        1.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夜空的美麗。

        (1)出示投影。(課文第一幅插圖,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夜空的美麗。然后再讀書里寫夜空的話。

        (3)出投影,比較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這兩句話的意思基本一樣,但第二句更具體、生動,因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麗。)

        (4)范讀這句,自己練讀,齊讀。

        2.出示投影。(課文第二幅圖。)

        (1)找書上有關(guān)的句子,說說誰在干什么?

        (2)指名有語氣地讀第1自然段。

        3.學習2、3自然段。

        (1)指名讀奶奶的話,說說為什么奶奶叫張衡“傻孩子”,“又”說明了什么?

        (“傻孩子”說明奶奶對張衡很疼愛,“又”說明了張衡是經(jīng)常數(shù)星星的,他從小就對天體現(xiàn)象有濃厚的興趣,所以他不止一次這樣做。)

        (2)指名讀張衡的話,說說他說了幾句話。再指三人每人讀一句并說出句意。(共說了三句話。第一句說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第二句說星星不是亂動。第三句說兩顆星之間總隔那么遠。)

        問:從張衡說的這三句話中,你看出什么?(張衡不僅數(shù)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運行規(guī)律。)

        (3)指名分角色讀奶奶和張衡的話,說說奶奶和張衡對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認為那么多星星亂動,根本數(shù)不清。張衡認為星星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所以可以數(shù)得清。)

        三、學習4、5自然段。

        1.默讀第4自然段,看看爺爺說了幾次話。

        2.指名讀爺爺?shù)牡谝淮卧?,說說爺爺同意誰的觀點,他告訴了張衡什么知識?(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

        3.指名讀爺爺?shù)牡诙卧?,出示北極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讓學生根據(jù)爺爺?shù)脑捳页霰倍沸呛捅睒O星。

        4.出示投影,說說這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話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動、具體了。)

        5.齊讀第4自然段,再說說北斗星和北極星的運行規(guī)律。

        6.張衡聽了爺爺?shù)脑捄笫窃趺聪氲?、怎么做的,從書上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讀讀。

        7.張衡觀察的結(jié)果是什么?“果然”說明了什么?

        8.如有條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極星運轉(zhuǎn)的情況。

        四、總結(jié)全文。

        1.指名分角色讀全文,說說為什么張衡長大以后成了的天文學家。

        2.總結(jié)

        張衡長大以后之所以能成為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具有刻苦鉆研精神。我們要學習張衡這種精神,提高自己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長大才能成為有所作為的人。

        五、作業(yè)。

        1.寫字詞各三遍。

        2.抄寫課后作業(yè)(3)的句子。

        3.讀課文兩遍。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并聽寫本課生字詞。

        2.完成課后練習(2)。

        3.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鞏固本課所學生字新詞,能看拼音填詞語,完成課后練習2。

        教學過程:

        一、分角色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按小組讀,全班讀)

        再說說張衡為什么能成為天文學家。

        二、鞏固字詞的訓練。

        1.看拼音寫詞語。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邊做,其他同學做在書上。)

        做完檢查對一對這些詞,再齊讀兩遍。

        2.給下面的宇換部首,組成新字,再組詞語。

        錘( )________ 祖( )________

        棵( )________ 炬( )________

        3.用多音字組詞語。

        4.選字填空。

        棵  顆  組  祖  斗  抖

        一( )星星  小( )發(fā)( )

        一( )樹苗  ( )國  一( )米

        一( )小草  ( )合  北( )星

        一( )珠子  ( )傳  煙( )

        一( )紅豆  ( )先  ( )動

        (填空之前,老師先帶領(lǐng)學生查字典,說說每組字的字意,區(qū)別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進行句子訓練的設(shè)計。

        1.照樣子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飛進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飛進了蜂房。

        (1)張衡坐在院子里。

        張衡指著天空數(shù)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

        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課文原句填空。

        (1)滿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七顆星,連起來像( )叫( )。

        (3)北斗星總是繞著( )轉(zhuǎn)。

        四、聽寫字詞。

        五、作業(yè)。

        1.訂正錯字,各改三遍。

        2.把課上沒做完的練習題做完。

        小學一年級語文《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設(shè)計二

        教學目標:

        1.認識“撒、玉”等9個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張衡從小善于思考觀察的好品質(zhì)。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張衡的頭飾。

        教法過程:

        一、課前游戲

        同學們這節(jié)課由我跟同學們一塊上,那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好嗎?聽說咱們班同學知道的詞語特別多,是真的嗎?那咱們都來說帶星的詞語看誰說出的詞語多,現(xiàn)在大家先準備一分鐘,快速搜集頭腦中帶星字的詞語。(星星、星光、明星、球星等)準備好了嗎?開始!(學生說帶星的詞語)

        咱們班同學積累的詞語真多,真不簡單,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咱們先玩到這里,準備上課吧!

        二、導入新課

        課前我們說了那么多帶“星”字的詞語,今天我們就來學一 篇和星星有關(guān)的課文,講的是一個孩子數(shù)星星的故事。 板書課題:數(shù)星星的孩子(指名讀、齊讀)師指出多音字shu。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同學們咱們課文比較長,先聽老師給同學們范讀一遍,不認識的生字注上拼音。(放老師范讀課件)

        2.同學們本課呀,有9個星星生字等著同學們認識它們呢?同學們默讀課文快去認一認吧!(教師放星星生字課件)

        誰來說說你認識了那個星星生字?(請幾位同學認生字,并組詞)

        3.星星生字同學們都認識了,我們把它們放入課文中看同學們還認不認識,請同學們翻到課本133頁,誰愿意接讀課文?(請5位同學讀,每人一段。)同學們端起書來仔細聽他們讀得怎么樣?

        4.請幾生評價朗讀情況。(從語氣、錯字方面)

        四、朗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落在碧玉盤里,一個孩子做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shù)星星,就讓我們仰起頭,指著天空跟孩子一起來數(shù)星星行吧!(課件出示滿天繁星,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仰起頭,指著天空一顆一顆的數(shù))

        2.咦,你們怎么不數(shù)了?(學生說說數(shù)星星的感受:星星太多了,數(shù)也數(shù)不清)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課件出示: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通過“滿天”和”無數(shù)”兩個詞語來體會星星之多,指導學生讀出星星多的語氣。)是啊,星星一閃一閃的,真是太難數(shù)了??墒沁@個孩子就這樣數(shù)呀數(shù)呀,一直數(shù)了幾百顆,多么有耐心的孩子呀!你佩服他媽?誰愿意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指名讀、師范讀、加動作讀)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這個孩子多么有耐心啊!看到孩子數(shù)星星,奶奶是怎么說的?孩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請你們同位兩個一人當奶奶,一人當孩子,讀讀他們的對話吧!

        2.(課件出示奶奶和孩子的對話)誰愿意當奶奶?誰愿意當孩子?(師指兩名學生讀對話、并給孩子戴頭飾)

        3.我想來采訪采訪這位奶奶。(走到奶奶身邊)

        (1)奶奶,您好!您為什么說自己的孩子是傻孩子呢?(因為天上的星星太多了,是很難數(shù)清的。)

        他數(shù)星星時你感到心疼了嗎?(是)真是位疼愛孫子的奶奶。誰愿意再來當奶奶勸勸自己的孫子?(指導學生朗讀奶奶的話,讀出奶奶和藹的語氣)

        4.讓我再來問問孩子。(老師走到孩子身邊)

        (1) 孩子你好!奶奶心疼你了。勸你不要數(shù)星星了,你覺得奶奶說的對嗎?(不對,因為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的清。)

        (2) 這些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平時很多次觀察得來的)你數(shù)過多少次星星?(很多次,無數(shù)次)

        (3) 這是一個多么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孩子啊!誰還愿意當孩子,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指導朗讀孩子的話,讀出孩子好學、求知數(shù)語氣)

        學習第四自然段。

        1.奶奶和孩子的話被爺爺聽到了,他走過來對孩子說了些什么呢?同學們聽(課件放錄音爺爺說的話)

        2. 爺爺?shù)脑捠鞘裁匆馑寄?請你默讀課文后和同位交流交流吧!(課件出示爺爺?shù)脑?

        3.你們讀懂爺爺?shù)脑捔藛?那你能從湛藍的夜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極星嗎?(出示星空課件請一名同學找北斗七星和北極星)

        4.大家看,這位同學找的對嗎?(對)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

        5.爺爺還告訴孩子:“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動”。聽了這句話孩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請你自己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動)

        6. 現(xiàn)在我想再來采訪采訪孩子,哪個孩子愿意接受我的采訪?(戴頭飾)

        (1)聽了爺爺?shù)脑?,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我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

        (2)你晚上起來幾次?(四次或五次)你不覺得累嗎?(不累)

        (3)你最后看到結(jié)果是怎樣的?(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祝賀你又有了新的收獲!

        7.為了證實爺爺?shù)脑挘@個孩子能一夜起來看星星,真是個不怕吃苦、肯鉆研的孩子!誰能讀讀這三句話,夸夸孩子?(指名讀、齊讀,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讀出孩子愛鉆研的語氣)

        學習第五自然段。

        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長大后怎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生齊讀)數(shù)星星的孩子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天文,成了的天文學家。(板書:漢·張衡。天文學家)同學們張衡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現(xiàn)在有很久很久,很遠很遠,但這個故事卻留給了我們,更重要的是張衡成為天文學家做出的貢獻留給了我們。同學們誰了解張衡長大后的情況?(生:1.發(fā)明地動儀;2.發(fā)明渾天儀;3.是杰出的文學家)同學們你喜歡小張衡嗎?(喜歡)說說你的原因吧!(指幾名學生說)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張衡從小就刻苦鉆研天文,長大后成了天文學家,在我們身邊也時有科學,處處有科學,如果我們也像張衡那樣,用心去觀察,去思考,去鉆研,也許未來的科學家就在我們中間。

        六、隨堂檢測。

        按課文內(nèi)容天空。

        1.天上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期顆星連起來像( ),叫( )。

        3.( )果然繞著( )慢慢地轉(zhuǎn)動。

        板書設(shè)計:

        數(shù)星星的孩子

        (漢·張衡)

        天文學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設(shè)計三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會認9個字,會寫12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通過集體讀、指名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悟張衡從小勤于思考、善于觀察、樂于探究的精神。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

        在愉快輕松的學習中掌握生字,記憶字形,并能正確、美觀的書寫生字;能正確、流利、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通過細讀品味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和思考,熱愛科學的好品質(zhì)。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一、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1、1900多年前,就在這美麗的星空下(課件出示星空圖)有一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

        2、板書課題,指導寫“數(shù)”

        3、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測學情,初識張衡。

        1、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名叫——(生:張衡。),指名讀詞語,注意“衡”是后鼻音

        2、張衡是漢朝人,(卡片出示:漢朝)生齊讀

        漢朝是一個朝代,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1900多年了,再讀。(生齊讀)

        三、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找一找下面的拼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爭取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同桌間你讀給我聽聽,我讀給你聽聽,讀不對的,幫他糾正。

        3、生提示哪些字音需要特別注意的。

        “傻”是翹舌音 “撒”是平舌音

        4、去拼音,學生當小老師代讀生字

        5、指導讀句,學習字詞。

        a.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卡片出示:無數(shù))師提示“數(shù)”是多音字

        比喻句,把星星比作珍珠

        感受“撒”這個動作

        (課件出示:繁星圖)師范讀句子,生美美地讀句子

        b.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可是看起來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

        學習詞語“距離”,理解詞語意思

        距是形聲字

        c.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動。

        指名讀句子

        依次出示:楚、清楚、清清楚楚,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讀好句子。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詞語“仰起頭”

        3、師帶著孩子一起數(shù)星星,體會星星很難數(shù)

        4、課件出示: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指名讀、齊讀)

        (二)第二自然段,糾正讀音。

        1、指名讀課文,奶奶叫張衡傻孩子什么呀?(出示卡片:傻孩子) 你覺得奶奶為什么這樣叫小張衡呢?那奶奶是怎么叫張衡的呢?

        2、女生讀奶奶說的話

        (三)第三自然段,理解“距離”,識記“距”字。

        1、男生讀課文。

        2、小張衡發(fā)現(xiàn),這顆星和那顆星總是隔那么遠,就是它們之間的什么沒有變?(生:距離。)

        (四)第四自然段,識記“勺”“組”,理解“一組一組的”。

        1、爺爺聽了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他又說了什么呢? (生齊讀)

        (課件出示:孩子,你看得很仔細……)

        2、我們的祖先把天上的星星分成一組一組的,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藥捉M星,瞧,這還有一組——(課件出示:天鵝座。)這里呢?(課件出示:獅子座。)

        師:我們的祖先就這樣把它們分成——(生齊:一組一組的。)還給起了名字。天上的星星是——(生:一組一組的。)

        3、識記“組”字?

        “絞絲旁”加一個“且”。

        “祖先”的“祖”,“示字旁”換成“絞絲旁”。

        (字卡出示)有絲便是“組”,有女便是“姐”,有米便是“粗”,有示便是“祖”。

        4、爺爺也給大家介紹了一組星(課件出示: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生齊讀

        (生動手畫)。

        5、 (課件出示:北斗圖)仔細看,這北斗七星多像一把勺子啊!

        (課件出示:那七顆星,連起來( )叫( )。

        (課件出示:“勺”字的演變過程)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寫“勺”字的,現(xiàn)在我們這樣寫——(師范寫)

        6、爺爺說的話張衡相信了嗎?(課件出示: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生讀)

        7、(課件出示: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動。)生齊讀

        (五)師生合作讀最后一段。

        這個孩子名叫——(生:張衡。)是——(生: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天文,成了的——(生齊:天文學家。)

        五、指導寫字

        下面我們好好寫字,一定要把字寫正確,寫規(guī)范。這節(jié)課我們要寫這些字。(課件出示“我會寫”的字詞)

        (師指導書寫)

        師:請小朋友認認真真地把“睡”和“距離”在書上描一遍,寫一遍。記?。阂豢炊懭龑φ?,一個要比一個好。(學生寫字)

        小結(jié):張衡為什么能成為的天文學家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shè)計:

        28、數(shù)星星的孩子

        張衡 漢朝 天文學家


      相關(guān)文章:

      1.二年級下冊語文第29課課文數(shù)星星的孩子

      2.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學設(shè)計

      3.《桃花源記》優(yōu)秀教案設(shè)計(2)

      4.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及反思

      5.s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24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