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語文知識大全 > 辨析病句教學設計

      辨析病句教學設計

      時間: 沙娣999 分享

      辨析病句教學設計

        修改病句,指對一句有語病的句子進行修改,使其不改變原意,句子更通順。辨析病句教學設計有哪些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辨析病句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辨析病句教學設計1

        一、 背景分析

        辨析病句是歷年高考必考題型,它從語言的角度來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涉及語法、修辭、邏輯等知識。由于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在復習備考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了反反復復的各種各樣的訓練,效果甚微。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做題時感到一頭霧水,得分率較低。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找到一條有效提高得分率的方法,我做了一些嘗試。

        二、 教學對象分析

        大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正確的表達習慣,在平時的口頭表達和動筆寫作時常常出現(xiàn)語病。在這種語言基礎上,你讓他去辨別別人語句中的毛病,無異于天方夜譚。因此,本教學設計的重點是讓學生先知后辨,即先利用正確語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表達習慣,再通過正誤對比,突出明確何為正確的表達習慣、何為錯誤的表達形式,進而掌握對病句的分析判斷方法,辨析句子的正誤。

        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培養(yǎng)正確的表達習慣,辨析句式雜糅和缺少主語的語病。

        2. 能力目標:通過閱讀、對比、總結,明確設題點,以辨析句式雜糅類和主語殘缺類病句為例提高病句辨析能力。

        3. 情感目標:體會準確表達的重要性。

        四、 教學策略

        只有積累了大量的符合常規(guī)表達習慣的語句,才有資格評判他人語句表達的正誤。只有符合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并遵循這一規(guī)律,才能真正認識事物,進而掌握和運用這一規(guī)律。即先知后辨。

        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 教學過程

        辨析病句教學設計2

        (1)感讀——憑語感,凡是讀起來別扭,聽起來含混的,就可能有語病。

        如:她有一個女兒,同許多年輕的媽媽一樣,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誰“同許多年輕的媽媽一樣”呢?讀到這里,就含混不清。在“同”前加一個“她”字,語意就清晰了。

        (2)梳理——由主干到枝葉逐步檢查。先縮掉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簡后,留下句子的主干(即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然后檢查句子的主干,再檢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語病。此法能迅速地確診句子的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shù)炔∫?,實踐中最常用。

        如:同學們以敬佩的目光注視著和傾聽著班長的報告。

        [辨析]此句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同學們……注視著和傾聽著……報告”,“注視著”同“報告”搭配不當。應改為“同學們以敬佩的目光注視著班長,傾聽著他的報告。

        (3)類比——用同義詞替換,關聯(lián)詞替換、仿照原句造句等比較法來檢查語病。

        如:我們交流了意見,心情舒暢了許多。

        [辨析]用同義詞“交換”替換“交流”加以比較,“交換”比“交流”通暢,合乎習慣。

        (4)分析——從事理上進行分析,檢查是否自相矛盾和符合邏輯。

        如:清晨,雄雞報曉三更時,我起床了。

        [辨析]“清晨”與“三更”不是同一時間,前后矛盾。

        (5)

        例1:我們的校長常常接待許多學生家長的來訪和來信。(動賓搭配不當,賓語是并列的兩項,“接待”可和“來訪”搭配,刪去“和來信”。)

        例2:他的無畏精神時刻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主謂搭配不當,“精神”與“浮現(xiàn)”不搭配。)

        例3:我們堅信,有那么一天,中國的農(nóng)業(yè)會成為發(fā)達的國家。(主賓不搭配,“農(nóng)業(yè)”不能成為“國家”,應改為“中國會成為農(nóng)業(yè)發(fā)達的國家。)

        例4: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糧食生產(chǎn)穩(wěn)步增長。(關聯(lián)詞搭配不當,“只要……就”、“只有……才”。)

        例5:秋天的香山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主賓不搭配,可把“季節(jié)”改為“地方”。

        (6)

        例1:聽了校長的報告,使我受到極大的鼓舞。(缺少主語。應去掉“使”。)

        例2:我們正在努力為建設一個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謂語殘缺,句末加上“而努力”才通順。)

        例3:市政府嚴肅處理了水泥廠擅自提價。(賓語殘缺,句末補上“的做法”才通順。)

        (7)

        例1:老師為了培養(yǎng)我們,可真是廢寢忘食,處心積慮。(詞語感情色彩與句意不合)

        例2:今年的產(chǎn)量減少了一倍。(數(shù)量減少不能用倍數(shù),應改為“一半”或“百分之五十”)

        (8)

        例1:張老師才到我校,許多老師還不認識。(到底是誰不認識誰?不明確,應在最后加上“他”)

        例2:小明和小華的同學來了。

        例3:搜集史料不容易,鑒定和運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國過去的大部分史學家主要力量就用在這方面。

        (9)

        例1:博物館展出了幾千年前剛出土的文物。(多層定語語序不當,應改為“展出了剛出土的幾千年前的文物”。)

        例2:她做了兩個丈夫喜歡的菜。(賓語的修飾語語序不當,產(chǎn)生了歧義,出現(xiàn)了“兩個丈夫”的語義不清的錯誤,應把“兩個”調到“菜”的前面。)

        例3:趙老師親切地走過來對我說:“你要注意保護視力啊!”(修飾語語序不當,“親切地”與“走過來”應對調。)

        例4:這里的情況,對于我們已經(jīng)很熟悉。

        (10)

        例1:這悲壯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動得流淚呢?(反問句中的否定詞要注意,這句話最終表達了否定的意思,與本意正好相反。應把其中一個“不”字去掉。)

      2667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