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18課一個少年的筆記預習教案(2)
四年級18課一個少年的筆記預習教案第二課時
一、品味文章語言。
師:關于這篇文章的語言,你是怎么看的?
生:沒什么詞,很平淡,一般般。
師:沒有用一些華麗的詞,很平淡,我也有同感。想想,是葉老詞匯不豐富,還是另有原因?
生:是要以一個少年的語言特點來寫吧。
師:大家說對了—半,葉老的作品讀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葉老在語言上追求的就是平淡、準確。不信,讀讀課文,你能刪補—個字嗎?
(學生讀文,嘗試刪補。)
生:很難刪補。
師:能說這種語言一般般嗎?不能。讀讀爬山虎巴墻上爬一段,說說內容。
(學生讀讀、說說。)
師:丟開課文,你能把剛才了解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在課堂練習本上寫出來嗎?試試。
(學生嘗試寫話)
師:相互讀讀,與原文比較,意思說明白了沒有?順序合理與否?語言簡明嗎?
(學生相互讀,比較,明確:原文語言平淡、簡明。)
(新課標的“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這一目標在教學中得到了較為全面的落實。)
二、學習拓展
師:在隨筆本上,以“做一個陽光少年”為話題寫一則隨筆拓展學習。
提示:結合文本,聯(lián)系實際,放開思路,寫出收獲。
(學生聊話題、構思、寫作。)
師:相互讀讀,將你的評價寫在同學的本子上。
(學生互評)
師:推薦好的作品,讀給大家聽聽。
(學生推薦、朗讀、評議。)
師:互評中有分歧的同學,把隨筆念出來,并說說分歧,其他同學先認真聽,然后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讀、聽、討論。)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觀力的語言。”這是拓展設計的依據(jù)。)
三、布置作業(yè)
1.修改自己的隨筆。
2.以第一則內容為素材,可添加想象,寫詩(不少于四行)。
看過“四年級18課一個少年的筆記預習教案”的人還看了:
2.靈狐少年讀書筆記
四年級18課一個少年的筆記預習教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