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學習方法>各學科學習方法>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選修自然災害知識點

      時間: 芷瓊1026 分享

        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自然現象。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地理選修自然災害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地理選修自然災害知識點

        1、洪澇災害

        我國典型地區(qū):

        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續(xù)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臺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厄爾尼若現象等。

        (2)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彎取直,加固大堤;開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區(qū);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

        2、沙塵暴現象

        我國典型地區(qū):

        西北;華北地區(qū)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鋒天氣影響;氣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風**數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采;過度開墾

        治理措施:

        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

        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采伐發(fā)菜等

        3、地震

        我國典型地區(qū):

        東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區(qū)

        形成原因:

        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

        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級大,破壞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淺源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fā)其他災

        害等

        減輕災害的措施:

        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huán)保和減災意識;建立災害監(jiān)測預報體系;加強地質災

        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

        加強國際合作等。

        4、西南地區(qū)地質災害嚴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山區(qū)面積廣大,巖石破碎,風化嚴重;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fā)育。

        (2)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

        治理措施:恢復植被

        地理選修自然災害習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我國的通信系統、供電系統、交通系統等生命線工程,易受________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多受________等受災方式的損害(  )

        A.地震、洪澇、滑坡、泥石流、風暴潮 變形、開裂、沉陷、淤埋、泄漏

        B.洪澇、干旱、凍害、風暴潮、病蟲害 浸泡、缺水、冷凍、雹砸、蟲食

        C.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臺風 浸泡、淤埋、腐蝕

        D.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風暴潮 變形、震塌、沉陷、毀壞

        解析:選A。我國的自然災害多種多樣,其危害也是涉及多個方面,如風暴潮、泥石流、滑坡、洪澇、地震對交通通信系統的影響,它使得各項工程受到變形、開裂、沉陷、淤埋等不同程度的損害。

        我國是地質災害發(fā)生頻率較高的國家。雖然地質災害危害很大,但人類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減輕災害的損失。據此回答2~3題。

        2.下列與我國地質災害發(fā)生無關的因素是 (  )

        A.我國位于三大板塊交界地區(qū),地質作用強烈

        B.我國位于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較多

        C.我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抵御地質災害的能力不足

        D.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且植被覆蓋率較低

        3.泥石流經常發(fā)生在下列哪個地區(qū)(  )

        A.黃河河口三角洲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天山北麓

        解析:我國的地質災害多表現為地震、滑坡、泥石流,其形成和地質、地形、氣候有關,抵御和發(fā)生無關。其中的泥石流多形成于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地勢落差相對較大的地區(qū)。

        答案:2.C 3.C

        讀下圖,回答4~5題。

        4.將下列選項中適當項目的序號填入圖中A、B、C、D字母處(每項只選用一次),依次應為(  )

        ①土地肥力下降?、诤樗疄暮υ龆唷、酆拥烙偃涌臁、芩亮魇Ъ觿?/p>

        A.④②③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造成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的人為原因是(  )

        A.修建水庫 B.植樹造林

        C.氣候異常 D.圍湖造田

        解析:本題組以示意圖的形式考查洪水的形成原因,洪水的形成既有人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其中自然原因和氣候異常形成的豐富降水有關,人為原因與人類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抬高河床,降低河流泄洪能力及圍湖造田降低其調蓄洪峰能力有關。

        答案:4.A 5.D

        據報道,2010年冬春季,由于降水量持續(xù)偏少、氣溫偏高,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陜西、湖北等十多個省市區(qū)出現三十年一遇的罕見干旱,最嚴重時,糧食作物受旱面積高達1.6億畝。據此回答6~8題。

        6.因2010年冬春季干旱,下列糧食作物受旱面積最大的是(  )

        A.水稻 B.春小麥

        C.冬小麥 D.玉米

        7.關于此次大旱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厄爾尼諾現象導致大氣環(huán)流異常,引發(fā)旱災

        B.暖氣流勢力強盛,長期控制該地區(qū)導致旱災

        C.夏季風勢力弱,雨帶滯留南方造成南澇北旱

        D.此次大旱屬于全球變暖引起的極端氣候事件

        8.上述省區(qū)中,七月中旬易受干旱影響的是 (  )

        A.皖和鄂 B.魯和冀

        C.晉和豫 D.秦和晉

        解析:我國的干旱分為春旱和夏旱(伏旱),春旱多形成于華北地區(qū),對當地的主要糧食作物冬小麥春季返青影響較大,其中的伏旱是由于副高長期控制長江中下游平原形成的。

        答案:6.C 7.D 8.A

      270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