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三學習方法>高三化學>

      高考化學必備的基礎知識點總結

      時間: 文瓊0 分享

      對于化學的高考復習,其實很簡單, 我們要善于用聯(lián)系法,把學過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理出主線,在逐項、逐個知識點進行具體詳細拓展分析記憶。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高考化學必備的基礎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高考化學推斷題知識

      1.Li是周期序數(shù)等于族序數(shù)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價等于最低負價絕對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最內(nèi)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nèi)電子數(shù)的1/2的元素;

      5.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元素;

      7.Na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等。

      9.He、Ne各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都滿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數(shù)與周期數(shù)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等于電子總數(shù)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等于電子總數(shù)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數(shù)是周期數(shù)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數(shù)是周期數(shù)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代數(shù)和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價不等于族序數(shù)的元素。

      17.子核內(nèi)無中子的原子 氫( H)

      18.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 碳

      19.地殼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Si、Al

      20.大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21.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2倍的元素(或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最外層1/2的元素)C

      22.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3倍的元素(或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最外層1/3的元素) O

      23.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4倍的元素(或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最外層1/4的元素)Ne

      24.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電子數(shù)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電子數(shù)1/4的元素 Mg

      高考化學易錯知識

      常錯點1 錯誤地認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辨析 酸性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是兩種不同的分類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而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是兩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錯點2 錯誤地認為膠體帶有電荷。

      辨析 膠體是電中性的,只有膠體粒子即膠粒帶有電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膠體粒子都帶有電荷。如淀粉膠體粒子不帶電荷。

      常錯點3 錯誤地認為有化學鍵被破壞的變化過程就是化學變化。

      辨析 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zhì)生成,從微觀角度看就是有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生成。只有化學鍵斷裂或只有化學鍵生成的過程不是化學變化,如氯化鈉固體溶于水時破壞了其中的離子鍵,離子晶體和金屬晶體的熔化或破碎過程破壞了其中的化學鍵,從飽和溶液中析出固體的過程形成了化學鍵,這些均是物理變化。

      常錯點4 錯誤地認為同種元素的單質(zhì)間的轉化是物理變化。

      辨析 同種元素的不同單質(zhì)(如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質(zhì),相互之間的轉化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生成,是化學變化。

      常錯點5 錯誤地認為氣體摩爾體積就是22.4L·mol-1

      辨析 兩者是不同的,氣體摩爾體積就是1 mol氣體在一定條件下占有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22.4 L,在非標準狀況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錯點6 在使用氣體摩爾體積或阿伏加德羅定律時忽視物質(zhì)的狀態(tài)或使用條件。

      辨析 氣體摩爾體積或阿伏加德羅定律只適用于氣體體系,既可以是純凈氣體,也可以是混合氣體。對于固體或液體不適用。氣體摩爾體積在應用于氣體計算時,要注意在標準狀況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錯點7 在計算物質(zhì)的量濃度時錯誤地應用溶劑的體積。

      辨析 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衡量標準是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計算物質(zhì)的量濃度時應用溶液的體積而不是溶劑的體積。

      常錯點8 在進行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換算時,忽視溶液體積的單位。

      辨析 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換算時,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單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單位是g·cm-3,在進行換算時,易忽視體積單位的不一致。

      常錯點9 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時,所得溶液能夠導電,因此錯誤地認為SO2、CO2、NH3、Cl2等屬于電解質(zhì)。

      辨析 (1)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研究的范疇是化合物,單質(zhì)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

      (2)電解質(zhì)必須是化合物本身電離出陰、陽離子,否則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作為判斷其是否是電解質(zhì)的依據(jù)。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時之所以能夠導電,是因為它們與水發(fā)生了反應生成了電解質(zhì)的緣故。

      常錯點10 錯誤地認為其溶液導電能力強的電解質(zhì)為強電解質(zhì)。

      辨析 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溶液的導電性強弱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導電性的強弱與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有關;而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其電離程度的大小有關。

      常錯點11 錯誤地認為氧化劑得到的電子數(shù)越多,氧化劑的氧化能力越強;還原劑失去的電子數(shù)越多,還原劑的還原能力越強。

      辨析 氧化性的強弱是指得電子的難易程度,越容易得電子即氧化性越強,與得電子的數(shù)目無關。同樣還原劑的還原性強弱與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與失電子的數(shù)目無關。

      常錯點12 錯誤認為同種元素的相鄰價態(tài)一定不發(fā)生反應。

      辨析 同種元素的相鄰價態(tài)之間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但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應中H2SO4表現(xiàn)強酸性。

      常錯點13 錯誤地認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質(zhì)子、電子和中子構成的。

      辨析 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質(zhì)子和電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錯點14 錯誤地認為元素的種類數(shù)與原子的種類數(shù)相等。

      辨析 (1)同一種元素可能由于質(zhì)量數(shù)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種類數(shù)要大于元素的種類數(shù)。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種核素,如Na、F等。

      常錯點15 錯誤地認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屬原子。

      辨析 最外層電子數(shù)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屬于非金屬元素。

      常錯點16 錯誤地認為離子鍵的實質(zhì)是陰陽離子的靜電吸引作用。

      辨析 離子鍵的實質(zhì)是陰陽離子的靜電作用,包括靜電吸引和靜電排斥兩種作用,離子鍵是這兩種作用綜合的(平衡)結果。

      常錯點17 錯誤地認為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辨析 (1)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才能稱為共價化合物;

      (2)離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價鍵,如Na2O2中含有非極性共價鍵,NaOH中含有極性共價鍵。

      常錯點18 錯誤地認為增大壓強一定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辨析 (1)對于只有固體或純液體參加的反應體系,增大壓強反應速率不變。

      (2)對于恒溫恒容條件的氣態(tài)物質(zhì)之間的反應,若向體系中充入惰性氣體,體系的壓強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質(zhì)的濃度沒有改變,故反應速率不變。

      (3)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必須是引起氣態(tài)物質(zhì)的濃度的改變才能影響反應速率。

      常錯點19 錯誤地認為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就會增大。

      辨析 平衡常數(shù)K只與溫度有關,只有改變溫度使平衡正向移動時,平衡常數(shù)才會增大,改變濃度和壓強使平衡正向移動時,平衡常數(shù)不變。

      常錯點20 錯誤地認為放熱反應或熵增反應就一定能自發(fā)進行。

      辨析 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的判據(jù)是ΔG=ΔH-TΔS,僅從焓變或熵變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是不準確的。

      高考化學方程式知識

      鋁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鋁與鹽酸: 2Al+6HCl=2ALCl3+3H2氣體

      鋁與硫酸: 2Al+3H2SO4=Al2(SO4)3+3H2氣體

      鋁和稀硝酸: Al+4HNO3=Al(NO3)3+NO↑+2H2O

      注:常溫下,鋁和濃硝酸不能反應,表面生成一層致密而堅固的氧化膜,阻止反應的進行!

      鋁與氫氧化鈉:2Al+2NaOH+H2O=2NaAlO2+3H2氣體

      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加熱)Al2O3+H2O

      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Al(OH)3+NaOH=NaAlO2+2H2O

      氫氧化鋁與鹽酸:Al(OH)3+3HCl=AlCl3+3H2O

      氧化鋁與鹽酸:Al2O3+6HCl=2AlCl3+3H2O

      氧化鋁與氫氧化鈉:Al2O3+2NaOH=2NaAlO2+H2O

      偏鋁酸鈉與鹽酸:NaAlO2+HCl+H2O=Al(OH)3沉淀+NaCl

      偏鋁酸鈉溶液與少量的鹽酸反應: NaAlO2+HCl(少量)+H2O= NaCl + Al(OH)3

      偏鋁酸鈉溶液與足量的鹽酸反應: NaAlO2+4HCl(過量)=NaCl+AlCl3+2H2O

      硫酸鋁與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沉淀+3(NH4)2SO4

      氯化鋁與氫氧化鈉:AlCl3+3NaOH=Al(OH)3沉淀+3NaCl

      氯化鋁與氨水:AlCl3+3NH3·H2O==Al(OH)3↓+3NH4Cl(反應到此為止不再繼續(xù))

      氯化鋁與氫氧化鈉:AlCl3+4NaOH=NaAlO2+2H2O

      銅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Cu

      2Cu+O2加熱 1373K 2CuO

      4Cu+O2==2Cu2O (過氧化銅)

      2Cu+O2+H2O+CO2=Cu2(OH)2CO3堿式碳酸銅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Cl2=點燃=CuCl2

      2Cu+4HCl+O2=2CuCl2+2H2O

      Cu+2FeCl3=2FeCl2+CuCl2

      2H2SO4濃+Cu=CuSO4+2H2O+SO2↑

      2Cu+2H2SO4(稀)+O2==2CuSO4+2H2O (加熱)

      銅的化合物

      (1)氫氧化銅和氧化銅

      4CuO==Cu2O+O2↑(>1273K)

      Cu(OH)2=加熱=CuO+H2O (353K)

      Cu(OH)2+H2SO4=CuSO4+2H2O

      Cu2+ + 2OH- =Cu(OH)2↓

      硫酸銅

      (a)硫酸銅俗名膽礬或藍礬,其水溶液呈藍色

      (b)硫酸銅的制備: Cu+2H2SO4(濃)====CuSO4+SO2↑+2H2O(加熱)

      2Cu+2H2SO4(稀)+O2====2CuSO4+2H2O (加熱)

      (c) 硫酸銅的加熱:CuSO4==CuO+SO3↑(無水硫酸銅>923K時,分解成CuO)

      或者:2CuSO4==2CuO+2SO2↑+O2↑(加熱)

      高考化學必備的基礎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考化學重點知識點大全

      高三化學基礎知識匯總

      2020年高三化學基礎知識歸納

      高考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高中化學各大模塊詳細學習攻略

      哪些是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

      生物知識點歸納大全

      2020高中沖刺歷史知識點復習

      2020高考地理的考題題型知識點復習

      高中化學必備的知識大全

      高考化學必備的基礎知識點總結

      對于化學的高考復習,其實很簡單, 我們要善于用聯(lián)系法,把學過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理出主線,在逐項、逐個知識點進行具體詳細拓展分析記憶。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高考化學必備的??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記憶口訣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記憶口訣

        高考正在悄然襲來,高考生要抓好剩下的時間認真復習,江蘇地區(qū)的考生也正在認真?zhèn)淇?,想知道化學這門科目需要復習哪些知識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

      • 高考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點歸納
        高考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點歸納

        現(xiàn)在高三學生已經(jīng)著手開始今年高考復習,理科生是需要復習化學這門科目的,江蘇的考生知道哪些知識點是要重點把握的嗎?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高

      • 化學高考重要基礎知識點
        化學高考重要基礎知識點

        面對化學高考,我們在復習中可以按高考要求及近年來高考命題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做好復習計劃,抓住考點知識。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

      • 高考化學基礎知識歸納
        高考化學基礎知識歸納

          高考正在悄然襲來,高考生要抓好剩下的時間認真復習,江蘇地區(qū)的考生也正在認真?zhèn)淇迹胫阑瘜W這門科目需要復習哪些知識點嗎?下面小編給大家

      47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