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_五月天亚洲欧美综合网_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精选

  • <menu id="29e66"></menu>

    <bdo id="29e66"><mark id="29e66"><legend id="29e66"></legend></mark></bdo>

  • <pre id="29e66"><tt id="29e66"><rt id="29e66"></rt></tt></pre>

      <label id="29e66"></label><address id="29e66"><mark id="29e66"><strike id="29e66"></strike></mark></address>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生物 >

      高一生物學基礎知識點梳理

      時間: 贊銳20 分享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種下一棵樹種,它終會成為一棵攀天大樹;只要肯撥下種子,就能開花結果。學習就是如此,你付出了多少,最后你將離成功更近了多少,實現(xiàn)你的目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簧锘A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一生物學基礎知識點梳理

      高一生物學基礎知識點梳理1

      1、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fā)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3、兩條遺傳基本規(guī)律的精髓是:遺傳的不是性狀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4、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現(xiàn)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對或多對性狀的遺傳;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基于對大量數(shù)據的分析而提出假說,再設計新的實驗來驗證。

      5、孟德爾對分離現(xiàn)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生物體再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6、減數(shù)_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的細胞_。在減數(shù)_的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_兩次。減數(shù)_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7、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叫做聯(lián)會。聯(lián)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8、減數(shù)_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_。

      9、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shù)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10、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shù)_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的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_過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2、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它們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這種現(xiàn)象叫做伴性遺傳。

      13、因為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shù)生物(如HIV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4、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guī)律。

      15、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16、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17、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18、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斷。

      19、RNA是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稱為轉錄。

      20、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做翻譯。

      2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2、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3、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

      24、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主要內容是: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25、修改后的中心法則增加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

      26、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有些性狀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有的基因可以決定或影響多種性狀。一般來說,性狀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7、DNA分子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進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8、由于自然界誘發(fā)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fā)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9、基因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不定向的。

      30、在自然狀態(tài)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高一生物學基礎知識點梳理2

      1、組織液淋巴

      2、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

      3、神經纖維上傳導: 雙向(靜息電位內負外正;動作電位內正外負),但若神經元在體內,則只有單向。

      4、神經元間傳遞:單向(原因:神經遞質只能從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 突觸小泡(神經遞質)→ 突觸前膜→突觸間隙→ 突觸后膜(有受體)→產生興奮或抑制

      5、人體血糖的三個來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質的轉化

      三個去處: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轉化成脂肪蛋白質等

      6、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

      胰島素(胰島B細胞分泌):一種調低血糖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胰島A細胞分泌)、腎上腺素:升高血糖含量:

      7

      寒冷刺激→下丘腦→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 (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

      8、水鹽平衡調節(jié):

      抗利尿激素:有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增強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9、體液免疫過程:(抗原不進入細胞)

      ↑→→→→→→→→→→→→→→↓記憶B細胞 抗原→→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漿細胞→→抗體(與抗原結合)

      T細胞的作用:產生淋巴因子。

      10、細胞免疫(抗原進入細胞)

      記憶T細胞

      侵入細胞的抗原→吞噬細胞→T細胞→效應T細胞

      效應T細胞作用:使靶細胞裂解,抗原暴露

      1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彎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產生生長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12、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原因:

      ①:橫向運輸(只發(fā)生在胚芽鞘尖端):單側光照射或重力作用

      ②:縱向運輸(極性運輸):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到下端,不能倒運(遺傳特性決定)

      注:在太空中無橫向運輸,但有極性運輸。

      13、五種植物激素的區(qū)別出生率、死亡率 遷入率、遷出率 14增長型 年齡組成穩(wěn)定型 (預測種群數(shù)量變化)

      衰退型

      15、種群密度的測量方法:樣方法(植物和運動能力較弱的動物)、標志重捕法(運動能力強............

      的動物)、取樣器取樣法(土壤動物)

      16、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曲線:

      (1)“J”型增長:增長率保持不變

      (2)“S”型增長: 增長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17、K值: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的數(shù)量(環(huán)境容納量)

      18、豐富度:群落中物種數(shù)目的多少

      19、群落的空間結構:

      植物與光照強度有關

      垂直結構動物與食物和棲息地有關

      水平結構:鑲嵌分布

      20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2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陽光、熱能、水、空氣、無機物

      生產者:自養(yǎng)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硝化細菌

      組成成分消費者:絕大多數(shù)動物,除營腐生動物

      分解者:能將動植物尸體或糞便為食的生物

      的結構(細菌、真菌、腐生生物)

      食物鏈和食物網(營養(yǎng)結構):

      2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

      23、生態(tài)系統(tǒng)總能量來源:生產者固定太陽能的總量

      能量去處: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傳給下一營養(yǎng)級、未利用(定量、定時)

      24、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yǎng)級間的傳遞效率:10%~20%(不可以提高也不可以降低)

      25、碳循環(huán)

      碳在無機環(huán)境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碳、碳酸鹽

      碳的循環(huán)形式:二氧化碳 碳在生物之間的傳遞形式:有機物 物質循環(huán)特點:循環(huán)反復,具有全球性。

      注:物質循環(huán)是在無機環(huán)境和生物之間,不能在生物與生物之間循環(huán)。

      26、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信息種類: 物理信息: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光、聲、溫度、濕度、磁力

      化學信息:生命活動中產生的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 行為信息(僅動物才有):動物的特殊行為,在同種或異種生物之間傳遞信息。

      27、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信息的傳遞 ②:信息還能夠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28、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抵抗力穩(wěn)定性:

      恢復力穩(wěn)定性:

      一般來說,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自我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高,恢復力穩(wěn)定性越差,二者呈負相關。

      注; 抵抗力穩(wěn)定性和恢復力穩(wěn)定性并不一定呈負相關(如北極苔原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

      29、生物多樣間接價值: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價值(生態(tài)功能)

      性的價值直接價值:對人類食用、藥用和工業(yè)原料等實用意義的,有旅游觀賞、科

      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價值

      注:做題先判斷是不是屬于間接價值,否則即為直接價值。

      30、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就地保護:在原地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及風景名勝區(qū)(最有效)。

      易地保護:把保護對象從原地遷出,在異地進行專門保護。

      其他的建立精子庫、種子庫等利用生物技術對瀕危物種的基因進行保護,利用人工受精、組織培養(yǎng)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術,對珍稀瀕危的物種保護。

      高一生物學基礎知識點梳理3

      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

      第1、2節(jié)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一、基本概念:

      (1)性狀——是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對性狀——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

      (3)在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的雜交實驗中,雜種一代(F1)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未表現(xiàn)出來的是隱性性狀。

      (4)性狀分離是指在雜種后代中,同時顯現(xiàn)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

      (5)雜交——具有不同相對性狀的親本之間的交配或傳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個體之間的交配或傳粉(自花傳粉是其中的一種)

      (7)測交——用隱性性狀(純合體)的個體與未知基因型的個體進行交配或傳粉,來測定該未知個體能產生的配子類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種雜交方式。

      (8)表現(xiàn)型——生物個體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9)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體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二、孟德爾實驗成功的原因:

      (1)正確選用實驗材料:一豌豆是嚴格自花傳粉植物(閉花授粉),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是純種二具有易于區(qū)分的性狀

      (2)由一對相對性狀到多對相對性狀的研究

      (3)分析方法:統(tǒng)計學方法對結果進行分析

      (4)實驗程序:假說-演繹法

      觀察分析——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

      三、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一)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P:高豌豆×矮豌豆 P:AA×aa

      ↓ ↓

      F1: 高豌豆 F1: Aa

      ↓自交 ↓自交

      F2:高豌豆 矮豌豆 F2:AA Aa aa

      3 : 1 1 :2 :1

      (二)二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P: 黃圓×綠皺 P:AABB×aabb

      ↓ ↓

      F1: 黃圓 F1: AaBb

      ↓自交 ↓自交

      F2:黃圓 黃皺 綠圓 綠皺 F2:A-B- A-bb aaB- aabb

      9 :3 : 3 : 1 9 :3 : 3 : 1

      在F2 代中:

      4 種表現(xiàn)型: 兩種親本型:黃圓9/16 綠皺1/16

      兩種重組型:黃皺3/16 綠皺3/16

      9種基因型: 完全純合子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種×1/16

      半純合半合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種×2/16

      完全雜合子AaBb 共1種×4/16


      高一生物學基礎知識點梳理相關文章: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新梳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梳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高一生物五大知識點梳理(走進細胞)

      高一生物知識點歸納

      高一生物知識點的歸納

      高一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高一生物必修知識點匯總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知識重點歸納歸總

      1069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