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積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學習也是一樣的,需要積累,從少變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二年級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下冊數學各單元知識點
第六單元:有余數的除法
一、有余數的除法
1、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在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會有剩余。
2、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必須比除數小。的余數小于除數1,最小的余數是1。
3、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1)先寫除號“廠”
(2)被除數寫在除號里,除數寫在除號的左側。
(3)試商,商寫在被除數上面,并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
(4)把商與除數的乘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相同數位要對齊。
(5)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如果沒有剩余,就表示能除盡。
4、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可以分四步進行: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1)商:即試商,想除數和幾相乘最接近被除數且小于被除數,那么商就是幾,寫在被除數的個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數和商相乘,將得數寫在被除數下面。
(3)減: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所得的差寫在橫線的下面。
(4)比:將余數與除數比一比,余數必須必除數小。
二、解決問題
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簡單的有余數的除法的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余數。
第七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
一、1000以內數的認識
1、10個一百就是一千。
2、讀數時,要從高位讀起。百位上是幾就幾百,十位上幾就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中間有一個0,就讀“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3、寫數時,要從高位寫起,幾個百就在百位寫幾,幾個十就在十位寫幾,幾個一就在個位寫幾,哪一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寫0占位。
4、數的組成:看每個數位上是幾,就由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組成。
二、10000以內數的認識
1、10個一千是一萬。
2、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與1000以內的數讀法和寫法相同。
3、最小兩位數是10,的兩位數是99;最小三位數是100,的三位數是999;最小四位數是1000,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五位數是10000,的五位數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1、整百、整千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數看成幾個百,幾個千,然后相加減。
(2)先把0前面的數相加減,再在得數末尾添上與整百、整千數相同個數的0。
2、估算
把數看做它的近似數再計算。
第八單元: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計量較輕的物品的質量時,通常用“克”;計量較重的物品質量時,通常用“千克”作單位。
1千克=1000克、(了解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
1斤=10兩、1兩=50克)
估計物品有多重,要結合物品的大小、質地等因素。
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推理時,先根據條件確定必然情況,再用排除法確定其他情況。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
一、本冊的復習內容包括:
有余數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路線,萬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減法、測量、認識圖形、解決問題、統(tǒng)計。
二、下面就各部分內容的復習作一簡要說明。
1、“有余數除法”的復習。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除法的意義和計算已經比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兩道題,分別對除法的意義和計算進行總復習。目的是使學生清楚什么樣的實際問題要用除法解決,同時,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計算。
2、“混合運算”(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加減混合以及兩步有括號式題)的復習。
通過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在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兩步解答時,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及“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順序。并能掌握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
3、“方向和路線”的復習。
借助現(xiàn)實的數學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fā)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4、“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復習。
萬以內數認識的重點是數的讀、寫和數的組成。教材分別安排題目進行復習。另外,結合實際數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準確數與近似數不同,知道近似數的作用,從而對數有更全面的認識。
5、“萬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萬以內的加、減法計算與100以內的加、減法有很多聯(lián)系。因此,這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已學知識正確計算。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對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
6、“測量”的復習。
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以及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
7、“認識圖形”的復習。
通過生活實景,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復習的重點也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對圖形進行描述,加深對這些知識的認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用數學語言表達生活中現(xiàn)象的意識和習慣。
8、“解決問題”的復習。
培養(yǎng)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根據情境中給出的資源(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本單元的復習中,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是使學生能夠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決方法。對同一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止一種,不要求學生都掌握,只要學生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解答即可。
9、“統(tǒng)計”的復習。
統(tǒng)計知識復習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對數據的分析能力。
三、復習的重、難點
復習的重點:放在數與數的運算這一塊內容中的,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以及萬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兩部分內容。
復習的難點是:萬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年級數學驗算方法總結
一
1、仔細觀察的習慣。通過課堂上仔細觀察情境圖、操作的過程,發(fā)展到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敢于提問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恥下問,隨時表揚那些敢于、善于提問題的同學。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要耐心解答。課堂上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3、多角度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不要局限或拘泥于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而是從多個角度去探討問題的答案,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求異思維。
4、善于聯(lián)想、猜想和假設的習慣。遇到問題,無從下手時,可以大膽去猜想、假設答案,然后再往前推理。尤其是在做那些難度較大的思考題時,可用這種方法。
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這幾種好的習慣,學生的思維靈活度便會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會跟著上升。
二
快速、正確口算的習慣:數學上低年級的口算是今后計算的基礎,要養(yǎng)成快速、正確口算的習慣,還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礎上多練習。二年級上期重點練習10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法以及乘加、乘減的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的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這需要老師在具體的計算方法上進行分類指導,而表內乘法以及乘加、乘減的計算就需要學生熟記乘法口訣,教學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采用有效的具體的記憶方法有針對性地多記、多練、熟記。課上課下也可以用撲克牌游戲的形式練習連加、連減或乘法,經常練習,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養(yǎng)成好習慣,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要想使好習慣持之以恒,剛開學的一個月很關鍵。作為二年級的數學老師,開學后我要時時處處提醒自己以身作則,改掉以往易沖動、處理問題簡單、粗暴的壞毛病,時時處處提醒自己按上面的養(yǎng)成教育的要點去悉心培養(yǎng)學生的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因為二年級學生的年齡關系,有時習慣容易反復,所以還要和家長多溝通,教給家長具體的家庭培養(yǎng)方法,讓家長配合老師共同抓,反復抓,抓反復,才能使習慣成自然。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班上的學困生,之所以學困,往往是學習習慣不好所致,對待他們一定要有耐心,首先把他們當成一個充滿希望的好孩子來看待,多寬容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教學中多關注他們,適當地對他們降低學習標準和問題的難度,延長習慣養(yǎng)成的時間,允許多次反復,讓他們多體驗成功的快樂。號召班上的其他同學多關心、幫助他們,建議家長采用適當的教育方法,讓他們改掉身上的壞習慣,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
二年級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相關文章:
二年級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




